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其中大部分问题已完成整改,个别问题”的相关试题
材料

光可分为可见光段和不可见光段两大类,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380~760纳米,其中380~500纳米范围的光,我们的视网膜感知为蓝色,称之为“蓝光”。蓝光是自然光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室内的人造蓝光来源则包括荧光灯(日光灯和节能灯)、发光二极管(LED灯)和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蓝光对视网膜敏感性最高、穿透力最强,对视网膜可造成光化学损害,加速黄斑区细胞的氧化损伤。一般情况下,如果要对视网膜细胞产生危害,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波长在450~500纳米的蓝光;超过1500勒克斯的照度;持续直射3小时以上。而我们平常使用的电子屏幕一般是波长在460~470纳米的蓝光,可电子屏幕最大亮度也不会超过600勒克斯,更别提3小时不闭眼直视了。
相比于蓝光是否损害视力,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它对昼夜节律的影响。视网膜中的光敏感神经节细胞对蓝光最为敏感,而它与昼夜节律的调控中枢——视交叉上核相连。因此,蓝光对昼夜节律的影响比其他颜色的光都强。在白天,蓝光照射有利于提振精神。一项研究表明,早上接受1小时低强度蓝光照射能够加快反应速度,提神效果超过喝两杯咖啡。但在晚上,蓝光会延迟生物钟,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影响睡眠。
很多人有睡前玩手机的习惯,这会不会影响睡眠呢?不久前,美国科学家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手机光照对褪黑激素的影响。该研究发现,只有当蓝光照度足够高时才会影响褪黑激素水平:对于成年人来说,影响褪黑激素分泌的最低光照强度是85勒克斯,对于青少年则是71勒克斯。这大约等同于一个平板电脑的光照强度,手机光照没那么强。但该研究还发现,如果长时间暴露于低照度蓝光下,褪黑激素分泌也会被抑制。有趣的是,亮度更高的电视屏幕似乎并不会抑制褪黑激素分泌。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看电视时一般距离屏幕较远,视网膜接受的蓝光的量并不多。虽然手机屏幕亮度很低,但它距离眼睛很近,因此它对褪黑激素分泌的影响是难以忽略的。
此外,蓝光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影响不同。光通过晶状体进入视网膜,晶状体对蓝光有一定过滤作用。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眼睛的晶状体会自然变黄,吸收更多蓝光,从而导致蓝光透过率下降。儿童的晶状体澄清透明,蓝光透过率很高。因此,蓝光对儿童的影响更大。大量研究表明,过多使用电子设备会对儿童的视力和睡眠质量造成很大影响。这或许不能片面地归咎于蓝光,但限制儿童面对屏幕的时间显然很有必要。


201/1000
单选题

这篇文章没有讨论的问题是:

A

蓝光影响睡眠的生理机制

B

消除蓝光危害的有效技术

C

视网膜细胞被损害的条件

D

蓝光照射对人的积极影响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2.5%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3-北京-055】 展开解析
202/1000
单选题

“国以民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国家发展的最终目的。住房、医改、物价等问题引起了百姓的极大关注,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A

坚持改革开放

B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C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D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0.8%
易错项:A
知识点:政治理论
来源 【2013-上海A-083/上海B-082】 展开解析
203/1000
单选题

脱离国情和实际的立法,即使搞出来,也只是______、纸上谈兵,解决不了我国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镜中水月

B

空中楼阁

C

雾里看花

D

空话连篇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9.1%
易错项:D
知识点:并列关系
来源 【2015-广州-021】 展开解析
204/1000
单选题

在知情同意方面,由于绝大部分没有专业知识的受试者对基因治疗的原理无法准确理解,因而很难真正完全知晓其所承担的风险。另一个风险是由于很多基因治疗所针对的是严重的遗传疾病,因而通常需要在病人婴儿或儿童时期治疗,但此时是否做基因治疗的知情同意和选择将取决于其父母或监护人。父母或监护人是否有权为病人选择可能改变其体内部分细胞的基因目前也没有明确的共识。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知情同意在基因治疗中的实现难度

B

基因治疗中医患关系的特殊性

C

基因治疗中医疗风险的特殊性

D

知情同意在基因治疗中的观念分歧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5.5%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9-江苏C-018】 展开解析
205/1000
单选题

可别小瞧了那些在路边沉默而低调的野生果树,它们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珍贵自然遗产。自人类出现以来,野果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它们中的一部分被驯化为优质水果,比如现在风靡市场的猕猴桃,起初也是其貌不扬的野果。然而大部分野果还默默地隐居于林间亦或是已经被破坏掉,需要我们在开发利用它们的同时,共同保护这些野生的果树资源。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野生果树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珍贵遗产

B

野生果树成为优质水果需要驯化

C

我们应该重视野生果树的培育开发同时加强保护

D

野果其貌不扬但却是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

正确答案:C
正确率:93.4%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7-辽宁-030】 展开解析
材料

从花粉到花生,让人类产生过敏变态反应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变态反应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变态反应”这一术语是儿科医生冯·皮尔凯和贝拉·锡克在20世纪首先提出的。几乎同一时期,“过敏症”使生理学家查尔士·里歇声名远播并荣膺1913年诺贝尔奖。此后多年,变态反应研究始终将过敏视为一种病态或障碍,极少有科学家探询究竟为何存在这种严重而有潜在危险的免疫反应,更不用说免疫系统为什么会以这种方式对貌似无害,却经常充当过敏原的物质作出反应。

20世纪60年代有关多细胞真核寄生物引发免疫反应的研究回答了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发现,人体如果受到蠕虫这种寄生虫的感染会导致高含量免疫球蛋白E的生成,而引起变态反应的正是这一抗体。从那时起,有种观点盛行不衰:在进化中,人体为抵御寄生虫,发生变态反应,却把免疫反应的目标弄错了。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玛吉·普罗菲特在1991年对变态反应作出了一种非主流理论解释。她推测,在进化中,变态反应的形成是为了启动免疫系统,保护我们不受环境毒素(例如有毒的植物化学物质和毒液)的伤害。过敏原在多数人看来是无害的,但有很多事实上就是毒素。所以,与其把变态反应看成对蠕虫目标锁定有误的反应,倒不如视之为一种有益的反应,目的在于防御环境中的有毒物质。

虽然“毒素假设”至今仍不受生物医学界重视,但是其仍有一定合理性。首先,流鼻涕等过敏症状可以理解为身体力求摆脱过敏原的一种尝试,类似于食物和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引起类似的驱逐反应。其次,变态反应往往发生在接触毒素后的几秒钟或几分钟内,与需要一定时间方才显现的蠕虫感染相比,有一定差异。此外,患有过敏症的人常对过敏原变得极度敏感,环境中稍有微量便立即反应。考虑到对细菌和病毒的免疫反应都不能如此灵敏,对蠕虫表现得如此敏感就不是那么令人信服了。最后,充当过敏原的物质多种多样。“蠕虫假设”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么多的物质都能造成变态反应,但“毒素假设”却预料到这些过敏原可能共同具有一种造成伤害的能力。“毒素假设”也无法直接解释面对环境中哪怕是微乎其微的过敏原,肌体为什么有时候会作出如此严重的、潜在致死的过敏反应。

过敏症的多数患者会发现,变态反应可能有益的说法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但是,反应的好处可能类似于疼痛的好处:疼痛固然给人带来不快,但这种不快会帮助我们避开损害我们肌体的环境原,从而使我们更有幸存的可能。

206/1000
单选题

第2段中的“这个问题”指的是:

A

变态反应的产生机制

B

人体过敏的反应类型

C

导致变态反应的基因

D

对人体损害最严重的过敏原

正确答案:A
正确率:0.0%
易错项:D
知识点:说明文
来源 【2014-北京-052】 展开解析
207/1000
单选题

结构性就业问题是因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不对应,使工作岗位要求与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就业问题。以下措施最有助于缓解结构性就业问题的是(    )。

A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

B

持续、大规模、多层次开展职业培训

C

完善就业失业统计监测调查体系

D

健全覆盖城乡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1.5%
易错项:A
知识点:市场经济理论
来源 【2022-广东县级-017】 展开解析
208/1000
单选题

某饭店宣布“新开发的排放油烟系统,虽然还未完成为期6个月的试验检验,但是至今并未发生故障,所以公司决定要安装在饭店后厨,毕竟这个系统可以更有效地解决油烟问题。”该饭店的主厨说:“我们不能使用未完成试验的排放油烟系统,6个月以后再说吧。”
以下哪项最能支持主厨的反对意见:

A

能更有效地处理油烟的新系统也可能存在新问题

B

尽管新的排放油烟系统比以前的难操作,但有一些新能力

C

新的排放油烟系统保修期更长,维修方便

D

许多安全事故都是排放油烟系统造成的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1.0%
易错项:D
知识点:加强支持型
来源 【2017-北京-094】 展开解析
209/1000
单选题

能力动机是指争取在某些方面有所专长,使得个体能完成高质量工作的驱动力。具有能力动机的员工以发展和运用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荣耀,在工作中面临困难时努力创新。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员工的行为出于能力动机的是(  )。

A

甲家庭困难,每个月都超额完成销售任务,获得较多销售提成

B

乙得到同事称赞后,工作很积极,每天都提前到办公室打水扫地

C

丙不服输,通过长期攻关解决了车间操作中的技术难题

D

丁业务能力很强,但因待遇问题工作积极性不高,时常抱怨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9.4%
易错项:B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19-新疆兵团-067】 展开解析
210/1000
单选题

_______生态文明是由人的问题引起的,_______最终指向人的生存和发展,_______,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对人自身的观念、行为作出深刻的检视。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因为    甚至    所以

B

虽然    并且    但是

C

由于    甚至    因此

D

既然    并且    那么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1.8%
易错项:C
知识点:语义关系
来源 【2013-广东(三)-024】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