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的相关试题
921/1000
单选题

老庄固古今天下第一等聪明人,《道德经》五千言亦世界第一等聪明哲学。然聪明至此,已近老猾巨奸之哲学,不为天下先,则永远打不倒,盖老猾巨奸之哲学无疑。盖中国人之聪明达到极顶处,转而见出_______,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又因聪明绝顶,看破一切,知“为”与“不为”无别,与其_______,何如不为以养吾生。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强弩之末    为而无效

B

强弩之末    苦心孤诣

C

聪明之害    苦心孤诣

D

聪明之害    为而无效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2.7%
易错项:C
知识点:轻重
来源 【2009-浙江-017】 展开解析
922/1000
单选题

小王从图书馆借了一本书,书共204页,阅读时,他发现书的前半部分有连续的4个页码被墨水污染,将其余200个页码加总,其和刚好可以被85整除,则被污染的4个页码中最小的数是:

A

100

B

95

C

75

D

41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0.8%
易错项:C
知识点:代入排除思想,约数、倍数
来源 【2022-深圳-055】 展开解析
923/1000
单选题

记者采访时的提问要具体、简洁明了,切忌空泛、笼统、不着边际。《采访技巧》一书中尖锐地剖析了“您感觉如何”等问题的弊端,认为这些提问实际上在信息获取上等于原地踏步,它使采访对象没法回答,除非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
由此可以推出:

A

记者采访时的提问如果具体、简洁明了,就不会给采访对象带来回答的困难

B

采访对象如果没法回答提问,说明他没有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

C

采访对象只有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才能回答“您感觉如何”等问题的提问

D

诸如“您感觉如何”这样的问题,只能使采访对象抓不住问题的要点而作泛泛的或言不由衷的回答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4.4%
易错项:D
知识点:翻译推理
来源 【2016-国考地市-105/国考副省-110】 展开解析
924/1000
单选题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应试,学生的天职也不单是学习文化知识。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学校教育必须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促进人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

可持续发展是教育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B

现代教育的弊端是市场经济功利性副作用的体现

C

学习文化知识是为了生存

D

现代教育的弊端是只注重知识传授,忽略了人的生活价值和意义

正确答案:C
正确率:37.1%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08-吉林乙-032】 展开解析
925/1000
单选题

美国坦普尔大学研究人员以2500多名志愿者为对象,利用计算机对影响未来财富的决定性因素进行排名。这些因素包括:年龄、职业、教育、种族、性别、身高、地理位置以及延迟“即刻满足”的能力(自控力)等。结果显示,职业和教育是预测高收入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所处地理位置和性别,紧跟其后的就是人的自控能力,它对收入的预测性明显超过年龄、种族和身高等因素。研究人员认为,重视儿童自控力的培养有助挖掘孩子未来的赚钱潜力。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

性格决定命运

B

自控力强的人更富有

C

财富从孩子抓起

D

神奇的财富猎手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2.0%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0-新疆-033】 展开解析
926/1000
单选题

传记,从本质上说,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记载,是人类生命的一种特殊载体。人的生命活动,不仅表现出生存和发展的渴求,而且表现出自身潜能的开发、释放。这种自身潜能的开发、释放,就是一种力的创造。创造,包括多种形式,有政治家治国平天下的才能展现,有哲学家、思想家在精神领域的探索,有军事家运筹帷幄、驰骋疆场的战斗较量,有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有文学家、艺术家的才华展示,有改革家对生存环境的革新改造,等等。这是一幅幅壮丽的生命画卷,是活力向惰性的挑战。人类只有在这样的挑战中才能保持其生命的活力,并为活力的凝聚创造更好的条件。中国古典传记,正是这种生命活力的形象性展现。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

传记是人类生命活动最为生动的记载

B

中国古典传记从多角度展现了生命活力

C

人类自身潜能的开发包括多种形式

D

人类个体与整体创造性在传记中有不同的表现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3.7%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3-联考/安徽-070】 展开解析
927/1000
单选题

下列哪次会议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

中共七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八大

D

瓦窑堡会议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0.4%
易错项:B
知识点:毛泽东思想
来源 【2011-安徽-103】 展开解析
928/1000
单选题

文化是“人化”,同时又要“化人”。城市中的人一方面是文化形象的________和代言人,人们的精神面貌、道德修养、行为举止诸方面都反映出城市的文化形象;另一方面其行为方式又受到城市文化形象的影响,良好的文化形象会对人产生引导、规范和________作用。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载体  激励

B

体现  训诫

C

内涵  塑造

D

象征  制约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0.5%
易错项:D
知识点:并列关系,主谓宾关系,感情色彩
来源 【2020-联考/山西-036】 展开解析
929/1000
单选题

知识_______可以带来幸福,_______假如把它压缩成药丸子灌下去,就丧失了乐趣。_______,_______有人这样来对待自己的孩子,那就不是我能管的事,我只是对孩子表示同情而已。

A

既然    但是    自然    即使

B

既然    那么    自然    如果

C

虽然    但是    当然    如果

D

虽然    那么    当然    即使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8.8%
易错项:B
知识点:转折关系,轻重
来源 【2014-河北(政法干警)-021】 展开解析
930/1000
单选题

数字社会以个人信息为基本要素,以算法等为技术支撑,此两大特征确定了个人诚信的可计算性(诚信指数),从而在更大程度上破解了线下社会个人信用较难判定的实践难题。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才说数据(含个人信息)不仅是数字经济中的物质性生产要素,更为重要的是,它还体现了社会伦理价值。个人信息彰显人的人格尊严和自由,是个人主观诚信的客观化呈现,利于实现人之诚信的可计量化。在数字社会中,个人信息计算至少使人们看到了实现人类诚信价值的一缕曙光,这或许是数字社会的真正价值所在。
这段文字中提取的关键词最恰当的是:

A

数字经济    个人信息

B

数字经济    个人诚信

C

数字社会    个人诚信

D

数字社会    个人信息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0.5%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3-江苏B-034】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