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纹螺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底,自身并不产毒,其毒素来源于摄入的带毒海藻。织纹螺使人中毒的毒素主要是麻痹性贝类毒素,其中的石房蛤毒素是已知毒性最强的海洋生物毒素之一,它通过阻断神经细胞膜中的钠通道而引起麻痹,毒性是眼镜蛇毒的80倍;另外还有河豚毒素,这是自然界发现的毒性最强的神经毒素之一,其毒性比氰化钠还强1000多倍,0.5毫克即可致人死亡。这两种毒素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煮沸、盐腌、日晒等均不能将其破坏,所以吃上一颗织纹螺就可能致人死亡。这段文字没有解释下列哪一问题:
A.河豚毒素的毒性为何比氰化钠更强    B.织纹螺携带的毒素是从哪里来的    C.石房蛤毒素是如何使人体麻痹的    D.为何加工过的织纹螺仍然含有毒素    
2025-03-19 17:36:17 【2025-国考行政执法-065】
由于缺乏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古代的城市排水系统将依托地形、自流排水的理念贯穿在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中。因此,__________。元朝时期,元大都的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城市总体布局的规划设计同时进行,排水设施的建造先于或与城市道路、宫殿、城墙的建设同步,系统设计地下管网的高度差,充分发挥“水往低处流”的概念,使城市的内涝现象和污水溢出现象得到进一步缓解。元朝后,明清首都(北京)的排水格局也基本保持了元朝的设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排水系统的设计也需要结合建筑的特点“量体裁衣”    B.城市排水的运行效率非常依赖工程人员对地势的把握    C.具备较完整的城市管网及排水体系是城市建设的关键    D.地下管网的功能主要聚焦在供水、排污、排涝等方面    
2025-01-23 11:45:29 【2025-国考行政执法-063】
①绝缘问题已不是一般材料的简单组合和简单工艺所能解决,而需要有一些特定性能的材料,针对具体的绝缘要求做成特定形式的结构才能适应需要②随着技术发展,社会对电工产品的经济效益和性能稳定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绝缘材料才从材料的大类里分离而出③在电工技术发展初期,电工产品对绝缘的要求不高,一般天然材料如棉、麻、丝等纤维,松香、石蜡等有机物质即可满足使用要求④这样一来,一批多功能的协和性组合绝缘结构得到了开发,绝缘技术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⑤因而,当时没有专门用于绝缘的材料,也没有绝缘工艺和绝缘结构的概念⑥随着使用电压的不断提高,电工产品使用领域的扩展,环境因素对绝缘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将以上 6 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②③⑤⑥④①    B.②③⑥⑤①④    C.③⑤②⑥①④    D.③⑤⑥②④①    
2025-01-23 11:46:35 【2025-国考行政执法-061】
近百年来,对于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通常是保压取样后在实验室进行,或在耐压舱中模拟水合物的形成分解。但由于深海与海面之间压力和温度的差异,在样品回收过程中,天然气水合物的一些性质会被破坏,实验室的模拟舱也很难还原深海复杂的环境条件。拉曼光谱技术能在深海原位环境中对天然气水合物进行直接研究。在这项技术中,激光通过光纤系统传输到深海,并与待测样品发生拉曼散射,通过采集和分析散射光谱,可获得样品组分、结构和理化性质等信息。这段文字没有提及:
A.在实验室模拟舱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的弊端    B.拉曼光谱技术对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的优势    C.深海环境对应用拉曼光谱技术的限制    D.天然气水合物样品性质被破坏的原因    
2025-01-23 11:47:03 【2025-国考行政执法-060】
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立法宗旨不仅在于保护私权,而且在于促进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和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秩序。因此,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经常涉及社会公共利益。许多知识产权案件涉及复杂技术问题和疑难法律问题,且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则可以遵循,故通常审理难度较大。人民法院案例库中的知识产权参考案例所体现的裁判规则,明确案件的审理思路、裁判逻辑与法律适用,可以有效解决“同案不同判”的司法难题。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知识产权案件审判工作难度较大的各种原因    B.进一步优化人民法院案例库建设的主要思路    C.案例库建设对提升案件审判质效的重要意义    D.知识产权参考案例指导司法审判的具体实践    
2025-01-23 11:47:21 【2025-国考行政执法-059】
从本质上看,量子雷达成像的原理与传统雷达一致,都是对电磁场携带信息的提取,但二者获取物体信息的物理机制不同,传统成像技术建立在电磁场的确定性理论模型之上,利用电磁场的一阶关联信息,通过记录辐射场的光强或相位分布获取物体的图像信息;而量子成像技术则建立在电磁场的量子统计不确定性理论之上,利用了电磁场的高阶关联信息,通过辐射场分布的强度、相位的空间统计特性获得物体图像信息,因而量子雷达可以获得超越传统雷达系统衍射极限的成像分辨能力。这段文字无法解释下列哪一问题:
A.量子成像技术是如何获得物体图像信息的    B.传统成像技术与电磁场的确定性理论模型有何关系    C.量子雷达成像分辨能力为何可以超越传统雷达    D.量子雷达与传统雷达的发射信息载体有何不同    
2025-01-23 11:47:37 【2025-国考行政执法-058】
__________。农药、化肥和农膜污染是主要的农业面源污染源,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耕地生态水平。近年来,在一系列农业绿色发展政策的支持下,农药、化肥和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大幅下降,农业面源污染情况持续改善。耕地对于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推动耕地高质量保护,提升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题中应有之义。目前,一些地方全力打造生态高标准农田,采用“稻田+生态沟渠+水塘/生态塘”等治理模式,不仅有效实现了稻田主要面源污染物的减少,还推动了乡村游等生态产业发展。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践行绿色生态理念,强化耕地生态功能    B.多举措全面发力,推动耕地高质量保护    C.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D.加强农业生态投资,助力生态产业发展    
2025-01-23 11:47:52 【2025-国考行政执法-057】
足够的执法权限是基层治理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权限不足,可能导致基层执法需求与实际权力配置之间存在较大张力,让基层治理陷入“看得见的管不着”的低效治理困境;但权限如果过度下放,又可能出现“接不住、管不好”的现象。因此,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执法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和制度,确保执法职能精准划转、行政职权科学配置;另一方面需要加快完善基层执法事项基准库,建立基层执法事项指导目录,确保执法事项在基层供需精准对接、有效贯通执行、全面落实落细。这段文字意在强调,基层治理应:
A.重视“基层执法”,提升基层执法服务效果    B.围绕“精准赋权”,科学动态调整执法权属    C.加快“权限下放”,精准对接基层执法需求    D.调整“执法目录”,落实落细基层执法事项    
2025-01-23 11:48:13 【2025-国考行政执法-05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空间中出现了许多“声音工作者”,以生产解说、配音等相关的数字产品为生。然而,随着技术发展,模仿人声用 AI 生产内容逐渐普及,不仅一些具有辨识度的名人声音被滥用,许多“声音工作者”的声纹信息也遭遇侵权风险。民法典规定,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参照适用肖像权保护的有关规定。所以,声音权即声音的可辨识性,具有人格属性,可以作为一项人格权益保护的条件。任何自然人的声音均应受到法律的保护,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许可他人使用录音制品中的声音,构成侵权。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声音权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法律规定    B.应用 AI 技术模仿人声存在侵权风险    C.“声音工作者”职业发展中的权益危机    D.技术发展给人格权益保护带来挑战    
2025-07-16 15:18:53 【2025-国考行政执法-055】
合唱发端于公元6世纪的西方古典音乐,并于20世纪初以“学堂乐歌”的方式传入中国。作为一种高度专业化的多声部声乐类别,其千百年来一直在追求创作与演唱技术的发展与精进。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的室内合唱更多在音乐专业领域内,或是有一定知识储备的文化圈内开展艺术实践与鉴赏,与普通老百姓的欣赏层面尚有距离,使其推广受到限制。近年来,随着一批合唱团与合唱作品的“改良下沉”,这一艺术形式逐渐亲民,其厚重的古典传统不断被注入轻盈的流行时尚气息,“跨界”属性使合唱频频突破专业视野,吸引大众目光。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室内合唱和传统合唱存在技术差别    B.流行音乐为合唱艺术注入了新活力    C.合唱艺术呈现出亲民化发展趋势    D.合唱艺术由重技术向重形式转变    
2025-01-23 11:48:50 【2025-国考行政执法-054/国考副省-053】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