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织纹螺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底,自身并不产毒,其毒素来源于摄入的带毒海藻。织纹螺使人中毒的毒素主要是麻痹性贝类毒素,其中的石房蛤毒素是已知毒性最强的海洋生物毒素之一,它通过阻断神经细胞膜中的钠通道而引起麻痹,毒性是眼镜蛇毒的80倍;另外还有河豚毒素,这是自然界发现的毒性最强的神经毒素之一,其毒性比氰化钠还强1000多倍,0.5毫克即可致人死亡。这两种毒素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煮沸、盐腌、日晒等均不能将其破坏,所以吃上一颗织纹螺就可能致人死亡。
这段文字没有解释下列哪一问题:
A . 河豚毒素的毒性为何比氰化钠更强
B . 织纹螺携带的毒素是从哪里来的
C . 石房蛤毒素是如何使人体麻痹的
D . 为何加工过的织纹螺仍然含有毒素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①识题型: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②析题干:
文段没有提及“河豚毒素的毒性为何比氰化钠更强”的相关表述,所以选A。
③析选项:
B选项:根据“织纹螺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底,自身并不产毒,其毒素于摄入的带毒海藻”可知,选项在文中提及,本题选非,所以排除。
C选项:根据“其中的石房蛤毒素是已知毒性最强的海洋生物毒素之一,它通过阻断神经细胞膜中的钠通道而引起麻痹”可知,选项在文中提及,本题选非,所以排除。
D选项:根据“这两种毒素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煮沸、盐腌、日晒等均不能将其破坏,所以吃上一颗织纹螺就可能致人死亡”可知,选项在文中提及,本题选非,所以排除。
故本题选A。
【2025-国考行政执法-065】
视频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