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opuyas10 has part 2”的相关试题
741/1000
单选题

2016年10月16日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部队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纪念日。

A

65周年

B

70周年

C

75周年

D

80周年

正确答案:D
正确率:42.5%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
来源 【2016-陕西-022】 展开解析
742/1000
单选题

2023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根据该规划,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本,以增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本领为重点

B

推进县级党校统一建设,逐步推进县级党校办学体制改革和办学模式的创新

C

加强年轻干部政治训练,实施年轻干部理想信念强化计划

D

有计划地选调地方、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到党校、干部学院参加专题培训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2.6%
易错项:A
知识点:政治理论
来源 【2024-山东-012】 展开解析
743/1000
单选题

2023年9月-10月,第19届亚运会在浙江A省杭州市顺利举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杭州亚运会赛事奖牌“湖山”灵感来自河姆渡文化

B

新中国历史上获得的首枚亚运会金牌来自射击项目

C

本届杭州亚运会,攀岩和电子竞技首次成为亚运会正式竞赛项目

D

亚运会的前身是东亚运动会,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洲际国际竞赛

正确答案:B
正确率:26.5%
易错项:C
知识点:政治理论
来源 【2024-浙江A-020】 展开解析
材料

xingguang

xingguang

744/1000
单选题

2012年中国对匈牙利出口前10大类之外的商品出口额之和约为多少亿美元:

A

3

B

4

C

5

D

6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0.0%
易错项:B
知识点:简单加减
来源 【2014-新疆兵团-113/重庆下-113】 展开解析
745/1000
单选题

电影票10元一张,降价后观众增加一倍,收入增加星光公考,则一张票降价多少元:

A

8

B

6

C

4

D

2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8.2%
易错项:D
知识点:方程思想
来源 【2009-江西-040】 展开解析
746/1000
单选题

1,2,5,11,26,59,(   )

A

98

B

137

C

179

D

215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1.8%
易错项:A
知识点:倍数数列
来源 【2020-深圳思维能力-015】 展开解析
747/1000
单选题

2,3,-1,4,-5,(   )

A

-8

B

-9

C

8

D

9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9.2%
易错项:B
知识点:其他数列
来源 【2018-广州324-029】 展开解析
748/1000
单选题

1,2,7,20,61,182,(   )

A

268

B

374

C

486

D

547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2.6%
易错项:C
知识点:和数列
来源 【2017-浙江A-054/浙江B-049】 展开解析
材料

每提起屈原的《涉江》,人们总喜欢把它与《离骚》作比较,有人说它是“一部小型的《离骚》”,有人认为,“《涉江》同《离骚》一样,反映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和遭贬后的愤懑与不平。”有些学者把《离骚》和《涉江》都看作是屈原晚年的作品,都写于放逐江南之时,陶今雁在《漫谈屈原的〈涉江〉》中说:“《涉江》与《离骚》一样,都是诗人对一生生活经历的总结,是他晚年流放于湘沅一带写的”。郭沫若也说过下面的话:“《涉江》之作殆与《离骚》相去不远。屈原在长期窜逐中,南下湘沅流域应不止一次,余昔以《涉江》作于《哀郢》之后,今知其非是。”(《屈原赋今译》)固然《涉江》与《离骚》都像一面闪光的镜子,反映出屈原伟大的人格和坚贞的品质,也像一道深深的辙印,印下了诗人求索中坎坷的历程。但《涉江》与《离骚》是有明显的不同的,仅就写作时间与地点来说,差别也是巨大的。对于《涉江》的写作时间与地点,我对传统的看法是没有疑义的,但《离骚》却是作于放逐汉北之时,大约是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之前不久,当时屈原应为四十四岁左右。

这个问题,还可以从《离骚》本身的内容来看。细析《离骚》诗意,诗中对君王听信谗言、朝废昔替,是有埋怨和责难的,但也有希冀和期待,希望他能改其度,继前王之踵武;同时有对年华易逝的惋惜和懊丧,但也表示要珍惜这大好时光,并没有自弃和绝望。有对自己受谗遭贬怀着牢骚和不平,但对未来也还抱有希望企求。这与后期作品那种决绝的调子,凄凉的色彩是有所不同的。在《离骚》中,我们看不到《涉江》中“世溷浊而莫余知兮,余将高驰而不顾”,“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那种对世事极度伤心的态度;我们也听不到像《悲回风》中“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来者之逖逖”,“骤谏君而不听兮,任重石之何益”(“任重石”即抱石投河之意)那种对君王、对前途完全绝望的凄绝的心声。相反地,它却有着强烈的牢骚和不平。一个人只有在有希冀、有企求之时,才会有因实现不了这希冀、企求而产生的牢骚和不平。不然,也就如老子所云“无可无不可”了。所以,这牢骚和不平也正是有进取心的产物,如同白居易所云,“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另外,《离骚》中还有强烈的改变现实的自信心,这更是一个对事业和前途并未绝望的人的心理特征了。

749/1000
单选题

第2段旨在从内容的角度证明《离骚》:

A

充满希冀与不平,是充满生机的作品

B

不同于《涉江》和《悲回风》的格调

C

充满牢骚与希冀,以此证明它不是晚年作品

D

没有表达自弃和绝望,但有对年华易逝的惋惜和懊丧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0.0%
易错项:D
知识点:记叙文、传记等
来源 【2011-北京-068】 展开解析
750/1000
单选题

34,-6,14,4,9,13/2,(  )

A

22/3

B

25/3

C

27/4

D

31/4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8.3%
易错项:C
知识点:和数列
来源 【2008-浙江-004】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