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201道有关“danhkha_k17”的相关试题
111/201
单选题

小张每周一到周四夜跑,周五到周日休息,已知某年2月他夜跑17次,3月夜跑19次,问4月他夜跑多少次?

A

16

B

17

C

18

D

19

正确答案:A
正确率:18.5%
易错项:C
知识点:日期问题(周期问题)
来源 【2025-国考行政执法-071】 展开解析
112/201
单选题

张某,17岁,农民,15岁时父母双亡,因与哥嫂不和,即分家另过,独自居住在父母给自己的两间平房里,靠种承包田和外出打工度日。张某:

A

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

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

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

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正确答案:D
正确率:38.2%
易错项:B
知识点:民商法
来源 【2009-贵州-017】 展开解析
113/201
单选题

有甲、乙、丙、丁4人,每3个人的平均年龄加上余下一人的年龄分别为29、23、21和17,这4个人中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的差是:

A

14

B

16

C

18

D

20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5.0%
易错项:B
知识点:方程思想
来源 【2014-河北(政法干警)-055】 展开解析
114/201
单选题

3WCU7EM86VS4N                    7W3U56E9N2V4M                     K3Q457U9E2V8L

A

2

B

1

C

6

D

4

正确答案:C
正确率:统计中%
易错项:统计中
知识点:同符查找
来源 【2011-江苏B-029】 展开解析
115/201
单选题

某班有38名同学,一次数学测验共有两题,答对第一题的有26人,答对第二题的有24人,两题都答对的有17人,则两题都答错的人数是:

A

3

B

5

C

6

D

7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2.0%
易错项:C
知识点:容斥问题
来源 【2016-江苏A-062/江苏C-062】 展开解析
116/201
单选题

五个各不相等的自然数分别两两相加,10种相加组合共得到8个不同的结果,分别是17、22、25、28、31、33、36与39,则五个数中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之和为:

A

25

B

28

C

31

D

33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3.3%
易错项:C
知识点:方程思想
来源 【2013-深圳-052】 展开解析
117/201
单选题

有17个完全一样的信封,其中7个分别装了1元钱,8个分别装了10元钱,2个是空的,问最少需要从中随机取出几个信封,才能保证支付一笔12元的款项而无需找零:

A

4

B

7

C

10

D

12

正确答案:D
正确率:21.9%
易错项:C
知识点:极值问题
来源 【2011-北京-083】 展开解析
118/201
单选题

甲乙两辆汽车都由北京经长沙开往广州,出发时两车共有乘客160人,在长沙站甲车增17人,乙车减23人,这样在开往广州时,两车的乘客人数正好相等,问甲车原有多少人:

A

60

B

75

C

90

D

100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1.4%
易错项:D
知识点:其他数学问题
来源 【2009-湖南-114】 展开解析
119/201
单选题

资料显示高跟鞋最初是由波斯人发明,16世纪,高跟鞋文化传入欧洲,成为当时的服装潮流,甚至连贵族也争相_______。到了大约17世纪30年代,欧洲女性开始穿高跟鞋,以带动潮流。17世纪70年代,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规定,只有他的宫廷人员才可穿高跟鞋。及至启蒙时代,当时的人_______,关注高跟鞋的实用性而非为潮流而穿。直到18世纪中叶,男士穿着高跟鞋被视为笨拙象征,所以不再穿着。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效仿        洗尽铅华

B

模仿        返璞归真

C

追捧        返璞归真

D

追逐        洗尽铅华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4.8%
易错项:A
知识点:解释关系,语义关系
来源 【2016-重庆下-036】 展开解析
120/201
单选题

有一组算式“1+1、2+3、3+5、4+7、1+9、2+11、3+13、4+15、1+17、2+19、3+21、4+23、1+25、2+27、……”和为2021的是第几个算式?

A

507

B

1010

C

1012

D

1014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7.9%
易错项:C
知识点:数列问题
来源 【2024-浙江A-063】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