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2021年广东省农村劳动力数量”的相关试题
材料

2004年,广东省委省政府首次提出珠江三角与山区及东西两翼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截至2009年4月,广东全省已认定产业转移园32个,14个欠发达地市已至少有一个产业转移园,至2008年底,广东省29个产业转移园已投入开发资金111.38亿元,入园项目(含意向)973个。总投资1156亿元,已动工建设项目611个,投资额542.2亿元。园区已投入生产的企业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2.66亿元,实现利税27.72亿元。分别是2007年的4.67倍和5.33倍。园区用工约16.42万人,其中吸纳本地劳动力9.96万人,占60.7%。

从皮鞋和陶瓷这两个劳动密集型,附加值相对低的行业看,今年广东的产业布局得到优化,从皮鞋行业看,珠三角地区规模以上皮鞋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全省的比重从2003年的98.2%下降到2008年的86.2%,下降了12个百分点;其中广州下降幅度很大,从31.5%下降到14.4%。而珠江三角地区外围的清远皮鞋生产大幅度增加,从0.9%上升到11.7%;梅州,潮汕,揭阳则从无到有,三市2008年的皮鞋产值比重为0.7%。从陶瓷行业看,珠三角地区规模以上陶瓷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全省的比重从2003年的66.4%下降到2008年的51.4%,下降了15个百分点;其中广州陶瓷产值所占比重从7.2%下降至2.3%。佛山从48.8%下降至35.1%,下降了13.7个百分点,下降幅度最大,而珠江三角地区外围的清远陶瓷生产增加较快,比重从1.1%上升到5.7%;梅州从28.9%上升到43.7%,增加幅度最大。

61/1000
单选题

截至2008年底,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已动工建设项目的个数占入园项目总数的比重以及已投资占总投资额的比重分别是:

A

62.8%,46.9%

B

62.8%,52.7%

C

60.9%,46.9%

D

60.9%,52.7%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0.0%
易错项:B
知识点:现期比重计算和变形
来源 【2010-广东-087/深圳-087】 展开解析
材料

据初步测算,2006年广东完成生产总值25968.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经济总量继续列全国第一位置。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8%,第二产业增长16.9%,第三产业增长12.2%。与此同时,鲁、苏、浙、沪也稳定协调发展,其中山东、江苏赶超步伐不减,增速分别高广东0.6个和0.8个百分点。山东完成生产总值21846.71亿元,增长14.7%;江苏完成生产总值21548.36亿元,增长14.9%;浙江生产总值为15649亿元,增长13.6%,分别列全国第二到第四位;上海完成生产总值10297亿元,增长12.0%。在四省一市中,广东经济增长速度居中间。

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0718.57亿元,低于山东工业增加值(11122.76亿元),高于江苏工业增加值(10015.12亿元),鲁、粤、苏分列前三位。浙江工业增加值5655.05亿元,上海工业增加值4456.04亿元。广东工业增长18.3%,增速低于山东(23.6%)、江苏(21.4%),高于浙江(17.1%)和上海(13.4%)。

广东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958.34亿元,增长24.8%;山东实现利润2633.97亿元,增长21.7%;江苏实现利润1901.83亿元,增长37.4%;浙江实现利润1324.55亿元,增长20.6%;上海实现利润1086.7亿元,增长15.7%。

广东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16.89亿元,增长16.7%;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552.58亿元,增长11.2%。山东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714.86亿元,增长19.8%。江苏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473.69亿元,增长20.2%。浙江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428.03亿元,增长13.4%,上海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497.48亿元,增长9.8%。广东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落后于江苏和山东,列总量第三位。

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理性,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834.34亿元,增长22.4%。江苏房地产投资1901.01亿元,增长23.0%。山东房地产开发投资1178.71亿元,增长21.0%。浙江房地产开发投资1572.79亿元,增长8.0%。上海房地产开发投资1275.59亿元,增长2.3%。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低于江苏,增速较高。

62/1000
单选题

2006年广东省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比2005年:

A

增加了约1个百分点

B

降低了约1个百分点

C

增加了约1.5个百分点

D

降低了约1.5个百分点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4.7%
易错项:C
知识点:两期比重差
来源 【2009-广东-089】 展开解析
材料

xingguang

63/1000
单选题

2016年,广东省服务业增加值占表中四省服务业增加值之和的比重:

A

不到25%

B

在25%—28%之间

C

在28%—32%之间

D

高于32%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9.9%
易错项:D
知识点:现期比重计算和变形
来源 【2021-四川下-088】 展开解析
材料

xingguang

64/1000
单选题

下列关于2007年我国劳动力需求构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需求最多的三个行业的劳动力总需求超过了我国劳动力总需求的50%

B

农、林、牧、渔业劳动力需求占我国劳动力总需求的比重为2.7%

C

建筑业的劳动力需求人数是采矿业的4.3倍

D

房地产业的劳动力需求人数比金融业多1.5%

正确答案:D
正确率:15.4%
易错项:B
知识点:正误判断
来源 【2009-江苏A-104】 展开解析
材料

65/1000
单选题

广东省不出产什么农产品:

A

粮食

B

油料

C

棉花

D

糖料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0.0%
易错项:D
知识点:直接找数
来源 【2010-河北-120】 展开解析
材料

xingguang

66/1000
单选题

2007年我国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劳动力需求占劳动力总需求的比重之差是:

A

33.6%

B

36.2%

C

38.9%

D

39.2%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4.3%
易错项:B
知识点:简单加减
来源 【2009-江苏A-105】 展开解析
67/1000
单选题

广东省是全国光、热和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8.8%
易错项:A
知识点:国情常识
来源 【2024-广东-005】 展开解析
材料

xingguang

68/1000
单选题

将2007年我国各行业的劳动需求按从多到少排序,排在第一、第二位的两个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差距与排在第二、第三位的两个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差距的比值是:

A

1.9

B

2.1

C

2.3

D

2.5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2.5%
易错项:A
知识点:两数比值
来源 【2009-江苏A-104】 展开解析
材料

“十五”以来,广东省的产业集群发展迅速,特色产业基地已成为广东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新亮点。据统计,2006年广东省特色产业基地工业总产值达4930亿元,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0%;基地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650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11%。全省特色产业基地的经济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当地经济增长的平均幅度。2006年,广东省特色产业基地的工业总产值,比2005年增长20.3%。与此同时,各特色产业基地占当地经济总量的比重逐步加大,有些基地已占到当地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如湛江海洋特色产业基地的工业总产值,2006年已占湛江市工业总产值的33%;阳江五金刀具特色产业基地2006年工业总产值占了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1%;云浮禽畜生物制品特色产业基地2006年工业总产值占当地工业总产值的38.5%;国家级肇庆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有高新技术企业19家,占全市高新企业总数的17.7%,基地工业产业总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近20%。

69/1000
单选题

2005年广东省特色产业基地的工业总产值是多少?

A

4930亿元

B

4098亿元

C

3929亿元

D

2145亿元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2.5%
易错项:C
知识点:基期值计算
来源 【2008-广东-086】 展开解析
70/1000
单选题

通常来说,第一产业对就业表现为一种剩余劳动力“蓄水池”作用,虽然表面能吸纳大量劳动力,但实际上有效吸纳能力有限;第二、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在同样的经济规模下(即同样的GDP),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比例越高,则某区域的劳动力人口承载力越大。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

第一产业有效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B

区域产业结构不同,劳动力人口承载力也存在差别

C

第二、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应该重点发展

D

经济规模对劳动力人口承载力有很大影响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2.9%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1-广州-029】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