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和公务员优厚的待遇,报考公务员已经成为多数大学生就业的第一选择,而公务员招考门槛也水涨船高,报考条件中的高学历要求并不鲜见。在高学历日渐成为公务员考试“敲门砖”的今天,广东省却反其道行之,决定2009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符合条件的高中生也可报考。广东省此举可谓突破“常理”。
公务员招考是否应该追求高学历,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公务员待遇好,工作稳定,用人的要求应该高
提高门槛可以为“国考”降温,广州的做法不科学
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不是应当使用高学历人才,而是要人尽其才
高学历高能力是用人单位提高要求的原因
如果2001年广东省工业污染治理国家预算内资金为3.10亿元,则2001至2003年,该项资金年平均增长率约为:
75%
60%
50%
36%
2021年,广东省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982.76亿元,占当年全省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5.4%。其中,省本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102.05亿元,占省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6.6%,同比增加0.84个百分点。珠江三角洲核心区财政科学技术支出845.09亿元,同比增长2.6%。
2020年广东省省本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
在60-80亿元之间
在80-100亿元之间
在100-120亿元之间
超过120亿元
下图为劳动力人口结构情况,结合表中信息可判断A、B、C、D分别代表:
男性劳动力、20~24岁女性劳动力、35~44岁女性劳动力、55~64岁女性劳动力
男性劳动力、20~24岁女性劳动力、55~64岁女性劳动力、25~34岁女性劳动力
男性劳动力、65岁及以上女性劳动力、16~19岁女性劳动力、35~44岁女性劳动力
女性劳动力、20~24岁男性劳动力、55~64岁男性劳动力、16~19岁男性劳动力
一国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也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较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人口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就处在人口红利的阶段,每年供给的劳动力总量约为1000万,劳动人口比例较高,保证了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力需求。由于人口老龄化高峰尚未到来,社会保障支出负担轻,财富积累速度比较快。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断出:
“人口红利”一定会带来经济增长
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
“人口红利期”是一个国家人口变迁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一个老龄化社会,必然已经结束了“人口红利期”
从1979年到1982年,哪一类人的就业人数增减变化与城镇新就业人数的增减变化趋势恰好相反?
城镇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
大学、中专、技校毕业生
其他人
数据显示,我国近10年养老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攀升。2020年注册量达5.09万家,同比增长22%。2021年1-3季度共注册3.92万家养老相关企业,同比增长16%。
从地区来看,2021年9月月末,江苏省是我国养老相关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占全国总量的9%,山东、广东排名第二、第三位。
从城市分布来看,2021年9月月末,广州市拥有的养老相关企业数量最多,共7763家,占广东省总量的34.6%。
如果2021年我国第四季度注册养老相关企业的同比增长幅度与1-3季度幅度相同,则2021年我国养老相关企业注册量约为多少万家?
5.23
5.45
5.68
5.90
2021年,广东省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982.76亿元,占当年全省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5.4%。其中,省本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102.05亿元,占省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6.6%,同比增加0.84个百分点。珠江三角洲核心区财政科学技术支出845.09亿元,同比增长2.6%。
2020年,广东省省本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 )亿元。
83.96
102.64
122.32
132.67
从20世纪末开始的十几年间,中国大学招生数激增了五六倍,为制造业和高科技行业提供了_______的劳动力,但增长速度过快,远超过普通或无技能劳动力的增速,导致就业市场配置错位,反而是农民工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源源不断 供不应求
应有尽有 供过于求
形形色色 炙手可热
数不胜数 奇货可居
截止2007年12月,网民数已达到2.1亿人,比2007年6月增加4800万人,2007年一年增加了7300万,年增长率为53.3%。一年中平均每天增加网民20万人。目前,中国的网民人数略低于美国的2.15亿,位于世界第二位;中国16%的互联网普及率仍比全球平均水平19.1%低3.1个百分点。
从地域上看,北京和上海的互联网普及率较高,已经分别达到46.6%和45.8%;从增量上看,广东由于手机网民数增长的拉动,增长人数最多,一年内共增加了1500万网民。
2007年农村网民规模年增长率超过100%,达到127.7%,农村网民数量达到5262万人。7300万新增网民中的4成,即2917万来自农村。从网民居住地上看,网民居住在城镇的较多,74.9%都居住在城镇,城镇网民数已达到1.57亿人,而同期农村网民数量仅有5262万人。但农村网民数量增长非常迅速,年增长率超过100%,已达到127.7%,远高于城镇网民38.2%的增长率。但城镇与农村的互联网发展水平仍存在很大差距,城镇居民的互联网普及率是27.3%,农村仅为7.1%。
中国的宽带网民数量增长迅速。2007年12月的宽带网民数已经达到1.63亿,占网民总体的77.6%,比2007年6月增加了4094万人,比2006年12月的1.04亿增加了5938万人。
2007年,农村网民增长率比城市网民增长率高:
87.5%
89.5%
91.5%
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