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540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7118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2.6%,比上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为1635万人,出生率为12.10‰;死亡人口为966万人,死亡率为7.15‰;自然增长率为4.95‰。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0(女性=100)。
与1990年相比,201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幅度是:
42.5%
45.8%
47.4%
49.1%
2011年,全国电厂发电设备装机容量105576万千瓦,同比增长9.25%;其中,水电23051万千瓦,同比增长6.69%,占总发电设备装机容量的比重为21.83%;火电76546万千瓦,同比增长7.86%,占总发电设备装机容量的比重为72.5%;核电1257万千瓦,同比增长16.15%,占总发电设备装机容量的比重为1.19%;风电4505万千瓦,同比增长52.33%,占总发电设备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27%。
2011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4721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68%。其中水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14.03%,比2010年同期降低2.21个百分点;火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82.54%,比2010年同期提高1.73个百分点;核电、并网风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分别为1.85%和1.55%,比2010年同期分别提高了0.08个百分点和0.38个百分点。
与2010年相比,2011年全国的水电发电量约:
上升6.5%
上升11.7%
下降2.2%
下降3.5%
在1994-2006年间,全国报纸印刷总量持续增长。
以2004年为例,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30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企业占90%,而且全部增长5%以上,增长率达两位数的企业占66.67%。年印刷量在5亿至10亿对开张之间的企业有26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25家,增长率达到两位数的有19家。
到了2005年,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29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17家,增长5%以上的有11家,而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8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11家。年印刷量在5亿至10亿对开张之间的企业有31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20家,增长5%以上的有16家,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13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10家。
再看2006年,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31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19家,增长5%以上的有14家,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10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11家。年印刷量在5亿至10亿对开张之间的企业有28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20家,增长5%以上的有14家,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7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8家。
2005年,年印刷量在5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中,印刷量增长率为负的企业所占比例是:
16.6%
32.3%
35.0%
38.3%
2003年香港与内地进出口总额占香港同期进出口总额的比例与1998年相比:
多5.5个百分点
多10.75个百分点
多1.75个百分点
少2.5个百分点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有:
(1)2011年江苏省天然气消费量比2007年翻了一番多
(2)2011年江苏省煤炭消费增长量大于前四年煤炭消费增长量的总和
(3)2006-2011年,江苏省煤炭、原油和天然气消费量均呈逐年增加的态势
0个
1个
2个
3个
2007年上半年某镇完成工业总产值6662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7% ,增速提高12.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686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9% ,占全年工业总产值计划的45.3% 。完成工业增加值22177万元,同比增长26.2%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9270万元,同比增长47.9% 。
骨干企业群体壮大,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上半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3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超过5000万元,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8501.8万元,同比增长48.9% 。有10家企业产值同比增加额超过1000万元,比去年增加3家,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8852.7万元,同比增长88.1% 。这13家骨干企业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增长20个百分点。
10个行业大类中,服装行业实现产值3.01亿元,同比增长84.9% ;机械行业实现产值2236.8万元,同比增长49.5%;酒业实现产值1284万元,同比增长118.7%;童车行业实现产值1107.2万元,同比增长19.3%;五金机械行业实现产值377.3万元,同比增长34.4%;箱包行业实现产值1363.2万元,同比增长31.7%;羊毛衫行业实现产值1.75亿元,同比增长11.6%;有机化学行业实现产值792.7万元,同比增长16.4%;纸制品行业实现产值1713万元,同比增长7.0%;砖瓦行业由于今年砖窑厂数量的减少,实现产值329.5万元,同比下降64%。
2006年上半年,该镇工业增加值中由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的比例约为:
74.1%
78.8%
85.4%
86.9%
E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E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141.7亿元,同比增长了6.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0.6个百分点。
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8.79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3127.32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1745.59亿元,增长9.0%。从外贸、投资和消费方面来看,投资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
2014年上半年,全省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125.39亿美元,同比增长2.2%,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值26.79亿美元,同比下降20%;进口总值98.61亿美元,同比增长10.6%。此外,上半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39.03亿美元,同比增长12.5%。
2014年上半年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55.7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比一季度提升0.3个百分点。其中,全省民间投资总额达3065.69亿元,同比增长17.9%,占全部投资比重73.8%。
2014年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3.64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比一季度提升0.3个百分点。
2014年上半年,E省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1%,低于全国平均涨幅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5%,高于当期全国平均涨幅0.1个百分点。E省CPI涨幅在全国居第18位,处于平稳适度的区间。
2014年上半年E省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542元,同比增长9.9%,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79元,同比增长12.5%,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速均保持了高于GDP的水平,为实现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跑赢GDP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上半年,E省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
1:11.6:6.5
1:6.5:11.6
6.5:11.6:1
11.6:6.5:1
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比2002年分别增长170.7%和251.1%,增速分别快于人均消费支出19和66个百分点。2011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3%和3.2%,比2002年分别提高0.5和0.6个百分点。
与2006年相比,2011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上升了:
95%
166%
195%
266%
汽车的出现改变了现代生活的面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所在地、购买习惯、工作方式等。随着汽车越来越普遍,它们已经成为社会文化和生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每年由车祸导致的死亡人数约有125万人。其中,半数死亡的情况为车辆与路人、自行车、摩托车相撞所致。车祸已成为15-29岁人群致死事件的罪魁祸首。那么自动驾驶车辆的出现将有改变这一现象的趋势。
下列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的是:
自动驾驶车辆撞人致死的事件已经发生
自动驾驶车辆的控制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车祸的酿成与普罗大众的个人素质不无关系
自动驾驶车辆的商业普及率还很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数先行国家的行政重心逐渐向社会福利管理转移,它们的人口基础管理,普遍形成了一种以“人口服务”为主的新体制。这种体制并没有放弃人口的管控,只是这种管控的核心目标是人口服务,基本手段是人口服务,表现形式也是人口服务。它将管控寓于服务之中,而不是相反。我国社会转型的人口管理,显然也面临着类似的调整。
以下表述与这段文字意思不相符的是:
我国的人口管理应确立人口服务的管理宗旨
人口管控与人口服务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模式
先行国家的人口管理转型是行政重心转移的结果
人口管理的新体制通过人口服务实现人口管控
3.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