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欧洲编剧作家 哥哥和妻子都是导演 根据短篇小说改编 两条叙事线的电影”的相关试题
381/1000
单选题

19世纪末,中国维新派代表人物严复将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著作译为《原富》,献给光绪皇帝,但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可以说,与市场经济________是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若即若离

B

分道扬镳

C

南辕北辙

D

失之交臂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2.6%
易错项:B
知识点:解释关系
来源 【2018-浙江B-023/浙江A-088】 展开解析
382/1000
单选题

筷子,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就开始使用筷子。不过最初它并不叫筷子,而是叫箸或筴,筷这个称呼是怎么出现的呢?据文献记载,中国东部江南一带的人认为箸和住的发音一样,在江边行船的人很忌讳停住,就取反意称箸为筷。到公元10世纪的宋朝,人们又在快字上加上了竹字头,因为筷子大都是用竹子做成的。于是,中国人发明的这件食具就有了现在大家知道的名字“筷”。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筷子的:

A

得名过程

B

历史演变

C

文献记载

D

出现年代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6.2%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1-内蒙古-031】 展开解析
383/1000
单选题

工厂甲、乙、丙3条生产线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甲、丙先合作两天,完成了全部任务的星光公考,接着乙、丙合作两天完成剩下任务的45%,最后甲、乙合作两天恰好完成剩余任务。问甲完成的部分占全部任务的:

A

星光公考

B

星光公考

C

星光公考

D

星光公考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1.4%
易错项:B
知识点:工程问题
来源 【2022-四川上-046】 展开解析
384/1000
单选题

20世纪中期以前的生态学认为,自然界中存在某种“顶级生态系统”。由于进化和生物适应性等原因,在特定环境中,某些物种总能取得优势地位,进而建立起由其主导的生态体系,达到生态平衡。如特定树种的组合总是主导着某一类型的森林,即便雷电引发大规模山火,摧毁这片森林,随着时间推移,该森林总能恢复到山火前的那种状态。但在过去数十年间,对自然过程混沌性日渐深入的理解,已取代了这种静态、机械的生态系统观。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

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预

B

“顶级生态系统”的运作原理

C

关于自然和生态系统的混沌理论

D

研究环境演变历史的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8.3%
易错项:B
知识点:接语选择题
来源 【2019-国考地市级-042】 展开解析
385/1000
单选题

因为传统媒体的式微,媒体所扮演的传统的守门人角色也被淡化,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信息分发渠道,更多机构可以利用大数据和算法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的资讯。在“你需要知道的”与“你想要知道的”两者之间,如果“你想要知道的”资讯唾手可得,那很多人就很难走出自己的“舒适地带”。有研究发现,即使在上世纪60年代的英国,人们也会选择符合自己文化偏见的电视节目。数字经济时代,强化这种偏见的趋势更是急剧加强。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A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体所扮演的传统的守门人角色被淡化

B

由于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信息渠道,这使人际交往比以往变得更加便利和频繁

C

机构可以利用大数据为你提供“你需要知道的”和“你想要知道的”任何信息

D

在信息交流中,人们乐于待在自己的舒适地带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9.8%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3-上海A-012】 展开解析
386/1000
单选题

无论原著多么丰富精彩,文学经典改编成电视剧都是一次再创作。电视剧要尽可能地呈现原著复杂而沉重的主题,也要通过改编使片段式的故事汇成线条式的人物命运。古老土地的历史变迁、民族生存的生命反思、儒家文化的辉煌与没落、人性欲望的压抑与张扬……文学经典的母题,必须经由改编之手重新诠释。而且,无论怎么改,情节的推进,人物的塑造,剧情的发展,其本身都要符合人物内在的行为逻辑。
关于文学经典改编成电视剧的原则,文中没有涉及:

A

要突出文学经典的主题

B

要有比较明确的主线

C

应具有合理的内在逻辑

D

要使用必要的夸张手法

正确答案:D
正确率:93.7%
易错项:C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8-山东-023】 展开解析
387/1000
单选题

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木棍若干根,所有木棍的长度都是整数厘米,且同一颜色的木棍长度也相同。已知用两红两黄、两红两蓝和两黄两蓝的木棍拼成的长方形,面积分别为20,28和35平方厘米。问蓝色木棍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A

8

B

7

C

5

D

4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5.6%
易错项:A
知识点:爬楼梯
来源 【2015-山西-051/四川上-046】 展开解析
388/1000
单选题

一直以来,世界音乐界认为中国没有多声部的和声艺术,复调音乐仅存于西方。上个世纪50年代,侗族大歌被中国著名音乐家郑律成偶然发现。1986年贵州侗歌合唱团赴法国演出时引起轰动,音乐界惊叹这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从此扭转了国际上关于中国没有复调音乐的说法。侗族大歌“众低独高”、复调式的多声部合唱方式,是中外民间音乐所罕见的。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侗族大歌改变了音乐界对中国音乐的认识

B

世界音乐界一向比较重视西方的复调音乐

C

侗族大歌具有民间音乐所罕见的合唱方式

D

贵州侗歌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4.6%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2-联考/福建421-028】 展开解析
389/1000
单选题

气象条件及其变化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对心理情绪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有利的气象条件使人情绪高涨、心情舒畅;不利的气象条件使人情绪低落、懒惰无力,甚至导致心理及精神病态和行为异常。研究表明,高温、高湿、阴雨以及一些异常天气事件,都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世卫组织的一份资料表明,20世纪的厄尔尼诺现象使全球约10万人患上抑郁症,精神病发病率上升8%。究其原因,是该现象引起全球范围的气候异常和天气灾难,超过部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导致其出现坐卧不安、思维迟钝等精神异常状况。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异常天气会对人的精神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B

抑郁症与气候异常、天气灾难有一定关系

C

有必要深入研究厄尔尼诺等异常气象条件

D

古代“天人合一”的说法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7.9%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4-联考/福建-050】 展开解析
390/1000
单选题

①早期的铜鼎,因铸造技术的局限,形制比较单一,以锥足圆鼎为主,器壁较薄,纹样简单,充满了原始性
②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在大约1500年的历史进程中,鼎从一件日常的生活用器逐渐走向政治舞台,成为国家政权的标志
③值得一提的是在商代中期偏晚的时候,以族徽与日名为主题所构成的铭文开始出现,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后母戊鼎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青铜鼎由此进入了它的繁荣期
④商中期以后,随着铸造技术的提高和日益重要的祭祀的需要,鼎的形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方鼎和分档鼎,且形体也不断变大
⑤鼎是青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器物,贯穿了整个青铜时代的始终
⑥尊贵的社会地位,深厚的精神内涵,完美的艺术形式,汇聚于铜鼎一身,使其成为中国青铜文化的代表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⑤②⑥①④③

B

②⑤①④⑥③

C

⑤③①④⑥②

D

①④③⑥⑤②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5.9%
易错项:C
知识点:句子排序题
来源 【2020-新疆-047】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