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欧洲编剧作家 哥哥和妻子都是导演 根据短篇小说改编 两条叙事线的电影”的相关试题
201/1000
单选题

综观20世纪西方绘画史,各种时髦的“主义”_________,而柯尔内留·巴巴作为一名传统油画艺术的捍卫者,却在西方画坛_______。他的作品在写实的基础上注重概括和提炼,画面效果深重浑厚,_________,又不失深刻的象征寓意和文化旨归,给观者一种视觉的震撼和心灵的触动。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层出不穷      独树一帜        大气磅礴

B

大行其道      崭露头角        栩栩如生

C

浮光掠影      独领风骚        精美绝伦

D

铺天盖地      另辟蹊径        妙趣横生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3.4%
易错项:B
知识点:转折关系,解释关系,主谓宾关系
来源 【2019-新疆兵团-033】 展开解析
材料

xingguang

xingguang

202/1000
单选题

2013年第一季度,该市电影院线平均每场电影的票房收入约为多少元:

A

1170

B

1370

C

1570

D

1770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1.6%
易错项:C
知识点:平均值计算
来源 【2014-国考-127】 展开解析
203/1000
单选题

一条直线将一个平面分成2个部分,两条直线最多将一个平面分成4个部分,那么6条直线最多将一个平面分成的部分为:

A

20

B

21

C

22

D

23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7.8%
易错项:B
知识点:数列问题
来源 【2020-联考/河南-038】 展开解析
204/1000
单选题

使人类学缓慢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欧洲人只是逐渐认识到,在所有这些差异的掩饰下,他们可能与任何地方的人共享基本的“人性”。不与欧洲人共享基本文化价值的社会被贴上“未开化的”或“野蛮的”标签。直到18世纪中叶,相当多的欧洲人才开始认为这类人的行为与对他们自身的理解是完全相关的。这样一个时代到来了:人们越来越努力根据自然法来解释事情,对以权威文本为根据的传统解释表示怀疑,对人类多样性的兴趣日渐浓厚。
下面对“人类多样性”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及其在年龄、性别、性格等方面的不同

B

人类的不同起源和人们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独特看法

C

民风习俗的差异和对“未开化的”或“野蛮的”民族的认同

D

不同的民族在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及其独特的行为方式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6.7%
易错项:C
知识点:词句理解题
来源 【2008-深圳下半年-038】 展开解析
205/1000
单选题

不到30岁的哥哥今年的年龄正好是弟弟年龄的5倍,若干年后哥哥的年龄就是弟弟的4倍,又过了若干年,哥哥的年龄将是弟弟的3倍,则今年两兄弟的年龄差是(   )岁?

A

12

B

13

C

14

D

15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0.0%
易错项:C
知识点:年龄问题
来源 【2021-重庆选调-058】 展开解析
206/1000
单选题

甲和乙都有可能受邀参加某专家论坛。现在,甲得知了以下消息:
(1)论坛主办方决定,至少邀请甲或乙中的一位。
(2)论坛主办方决定不邀请甲。
(3)论坛主办方一定会邀请甲。
(4)论坛主办方决定邀请乙。
假如上述消息中,两条为真,两条为假,则:

A

论坛主办方决定邀请甲,不邀请乙

B

论坛主办方决定邀请乙,不邀请甲

C

论坛主办方决定同时邀请甲和乙

D

论坛主办方决定既不邀请甲,也不邀请乙

正确答案:A
正确率:90.6%
易错项:B
知识点:直言命题
来源 【2017-广东-053】 展开解析
207/1000
单选题

18世纪末资产阶级反封建革命斗争的著名纲领性文件,并且以后成为法国宪法序言的是:

A

《自由大宪章》

B

《权利法案》

C

《人权宣言》

D

《独立宣言》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0.0%
易错项:B
知识点:世界历史
来源 【2008-新疆-037】 展开解析
材料

①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后人将此定位为“世界的开端”和“全球化进程的开始”。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哥伦布开启这次创造历史的伟大航行时,竟然是揣着香料梦想上路的。香料是推动欧洲国家探索世界的催化剂,对香料的渴望和欲求激发了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的全球探索,成为改变世界的原动力。

②香料为何具有如此大的魅力?过去的解释大致是:欧洲中世纪末期,食物容易腐败,使用香料不仅可以掩盖异味,还可以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然而,这种解释仍然无法让我们理解当时香料在欧洲人心目中的分量。一种物品引发的极度欲望,单看使用价值是无法理解和解释的。如果香料仅仅是一种调味品,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开端”。

③事实上,哥伦布时代的欧洲人对香料的渴求,更多是基于某种神秘的想象。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欧洲人一直在使用东方的香料。香料来自神秘的东方,为这种想象提供了空间。而且欧洲中世纪有一种说法流传甚广:天堂中飘着香料的味道,基督教众神和死去的帝王们,身上也都带有香料之气。

④因此,人们认为,香料必然产自天堂。所以,当哥伦布向西航行的时候,他认为自己是在向着天堂航行,如果能够找到香料,就证明他抵达了天堂。直到去世,哥伦布始终固执地认为,他离天堂只有一步之遥。

⑤香料也是欧洲贵族彰显身份的标志。在欧洲基督时代之前的希腊时期,就有一条从印度通向欧洲大陆的香料之路,不过当时输入欧洲的香料数量较少,自然成为奢侈品。直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香料大量涌入,香料价格开始下降。但是尽管如此,对罗马人而言,香料仍是品位、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是罗马帝国贵族显示排场的法宝,以至于罗马帝国后期的哲人批评香料使人变得虚弱,消磨阳刚之气,导致罗马帝国出现奢靡之风。

⑥那时候欧洲人甚至用香料来治病。在欧洲黑死病爆发时期,人们佩戴装有香料的香盒,认为可以抵制瘟疫。当时主导欧洲的医学学说还是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认为人体由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体液组成,维持四体液平衡是健康的基础,四体液脱离自然的正常状态,是发生疾病的原因。依据“体液学说”,人的衰老是“内部热力”不断减少的过程,而使用具有温热作用的香料足以延缓衰老过程。

⑦香料后来失宠了,原因显得很吊诡。欧洲人最初对香料的狂热欲求,开启了纷纷涌向东方寻找香料的历史,也陆续见证了欧洲几大帝国的兴衰。几百年的反复争夺,使得香料产地扩散,产量剧增,再也无法成为某个帝国的摇钱树了。

⑧香料失宠的另一个原因,则在于新航路开辟后,可以调和味道的蔬菜出现,取代了香料的功能。十六、十七世纪时,人们产生了新的嗜好,先是烟草风靡全球,随后则是咖啡和茶,这些商品比香料更加有利可图。

⑨随着香料在基督教中象征意义的消失和欧洲消费主义的发展,贵族们彰显地位的消费品转向了首饰、音乐、服装、住房、艺术和交通工具。新的时代到来,人们烹饪偏好的改变,更使香料的烹饪功能丧失殆尽。欧洲中世纪的烹饪,寻求的是食物味道的转化,后来寻求的则是食物的原汁原味。随着民族意识的崛起,食物被贴上了民族的标签,香料被欧洲看作异域的标志,只有耽于感官享受的民族才会热衷于此。与之相反,欧洲理性主义时代最为贬斥的就是一味追求感官享受,而不诉诸理性。

208/1000
单选题

根据所给材料,十六、十七世纪的欧洲生活中最不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A

厨师用美洲的红辣椒代替胡椒调味

B

商人通过茶叶贸易获得了大量利润

C

新的音乐形式成为贵族热衷的话题

D

城郊的异域风情餐厅开始受人追捧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9.8%
易错项:A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9-国考副省级-054】 展开解析
209/1000
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有科学家发现细菌会脱落细胞壁,不再呈现特有形状,让免疫系统“失察”;一段时间以后,这些细菌会重新获得细胞壁,恢复原有形状,再次全面具备感染人体的能力。最近,有研究人员首先施用一种抗生素,突破大肠杆菌的细胞壁,让它改变形状。随后施用另一种抗生素,针对一种名为MreB的蛋白质,令细菌即使增殖,也无法恢复原有形状,不再具备感染能力,最终自然消亡。这项研究可以解释细菌抗药性成因,对细胞壁构建过程加深理解,可望促成对抗生素运用战略更好的筹划。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抗生素阻止细菌重新获得新细胞

B

抗生素抑制MreB的蛋白质产生细菌

C

MreB的蛋白质主导细菌细胞壁变异

D

MreB的蛋白质是细菌“隐身”的关键

正确答案:D
正确率:41.4%
易错项:C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6-重庆下-041】 展开解析
210/1000
单选题

现代逻辑是以19世纪中期出现的数理逻辑为起点的,它使用特别符号和形式系统的方法来研究演绎推理及逻辑规律,是传统形式逻辑的直接延续和_______。
填入划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延伸

B

发展

C

变革

D

变化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1.5%
易错项:A
知识点:并列关系
来源 【2010-吉林甲级-013/吉林乙级-013】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