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1984 亚太材料强度研究会 创始人 中国科学家”的相关试题
31/1000
单选题

基础科学的精神在于穷理。基础科学研究需要经过刻苦训练、需要有深度的看法,才会有新的结果、好的创意。因此,基础科学研究不经过旷日持久的付出,很难有成功的机会。有些人因而认为,与其如此辛苦,不如等别人做好基础科学研究后拿过来用。但持此观点的人忘记了一点:只有自己体悟出来的理论,才最了解其长短,才能掌握其中的精髓,应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树立穷理的精神,也需要哲学的滋养。毕竟,科学家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有哲学精神和素养的支撑,才能塑造科学家的气质和意志。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基础科学研究意义重大

B

基础科学研究需要奉献精神

C

基础科学的本质是穷理

D

基础科学研究需要哲学滋养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3.5%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7-江西-025】 展开解析
32/1000
单选题

审慎原则并不是不尊重科学,而是对科学应用的务实态度。科研成果的取得及其社会认可,往往代表着巨大的经济利益甚或科学家的终身成就,这就很难保证科学家不会放松科学原则要求而违规;科研成果的社会化往往与企业利益相连,企业逐利时难免会刻意隐瞒危害。由于科研的未知性因素和危险的发现难度及时间跨度过大,即使科学家和企业都秉承道德原则,也很难保证能发现科研成果的潜在危害。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对科学成果的应用应当秉承谨慎态度

B

科研成果应用的潜在危险无法被预测

C

科学附带的经济效益腐化了科学精神

D

道德原则是科学研究首要遵循的原则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8.7%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3-联考/安徽-060】 展开解析
33/1000
单选题

华裔科学家高锟获得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其取得突破性成果的研究领域是:

A

计算机软件

B

光纤技术

C

集成电路

D

量子物理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2.0%
易错项:D
知识点:我国古代科技常识
来源 【2010-福建春季-023】 展开解析
34/1000
单选题

近来,有科学家研究了历史上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他们发现,全球超过80%的国家及地区在气候寒冷时期爆发的战争次数是温暖时期的两倍;在中国过去的1000多年里,战争、大范围动乱和朝代更替大都对应着特别漫长的寒冷时期;欧洲1550年到1850年的“小冰期”与欧洲历史上发生过的猎巫事件甚至法国大革命之间都存在紧密的联系。由此,他们得出结论:气候变冷会导致社会冲突和朝代更替的发生。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科学家的观点:

A

气候变化总在发生,社会冲突、朝代更替也总在发生,共同发生变化的东西不一定存在因果联系

B

气候变暖是引发人类冲突与战争的重要原因,例如,在1981年到2002年间的温度升高期间,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内战的次数比平时有所增加

C

2003年,由于印度洋升温影响季风活动,导致苏丹达尔富尔地区降水大幅度下降,引发粮食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继而引发武装冲突

D

气候变冷比气候变暖更可怕,气候变冷意味着农作物收成下降,粮食、能源供应紧张,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更为严重的影响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0.9%
易错项:B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17-江苏B-096】 展开解析
35/1000
单选题

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2007年度科学研究十大突破之一是:通过对人和老鼠的研究,科学家提出,记忆力和想象力均植根于人类大脑的海马区,该区是大脑重要的记忆中心。由此推断:

A

大脑记忆也许能重新梳理过去的经历

B

大脑记忆也许能产生关于未来的想象

C

科学家发现人类大脑的重要记忆中心

D

科学家发现挑战人类智力的记忆程序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6.7%
易错项:D
知识点:日常结论
来源 【2008-山东-086】 展开解析
36/1000
单选题

科学家们在给老鼠准备的“饮料”里分别加入了糖或甜味剂——安赛蜜。起初,小鼠们两种饮料都喝。可到了第二天,它们就几乎完全放弃了甜味剂,只爱喝真正的糖饮料。更“夸张”的是,被去除了味蕾上的甜味受体的小鼠,舌头尝不出任何甜味,也会偏爱选择真正的糖。后来科学家发现,小鼠和人的脑中都有一个区域只对葡萄糖而不是甜味剂有反应。这个区域在孤束核尾部(简称cNST),隐藏于大脑最原始的区域——脑干,并不在小鼠处理味觉的脑区。
根据上述材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甜味剂的“甜”和糖的“甜”,作用在味蕾不同的受体上

B

无糖可乐受人欢迎,并不是因为它更好喝,而是因为它更健康

C

小鼠能区别出甜味剂和糖的不同是因为大脑的处理区域存在差异

D

小鼠大脑处理味觉的区域仅对安赛蜜敏感,而cNST则对葡萄糖敏感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5.5%
易错项:D
知识点:日常结论
来源 【2022-北京-102】 展开解析
37/1000
单选题

关于科学家的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

B

道尔顿提出了分子说

C

高斯创立了解析几何

D

爱迪生发明了炸药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9.8%
易错项:C
知识点:世界历史
来源 【2014-山东-048】 展开解析
38/1000
单选题

黑洞其实并不“黑”,它会以黑体热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放出极其微弱的光(电磁波),这种光被称为“霍金辐射”。因为“霍金辐射”会释放出能量,所以黑洞会逐渐变小,直至最后消失(黑洞蒸发)。有科学家认为,“霍金辐射”中不含有信息,也就是说被黑洞吞噬的物体信息会消失。
以下说法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科学家观点的是:

A

黑洞的表面就像“全息图的底片”,保存着黑洞内部所含的一切信息

B

根据量子物理学的信息守恒定律,信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完全消失

C

任何携带信息的物质被黑洞吞噬后,从黑洞释放出的热辐射不携带任何信息

D

黑洞引力极强,任何物质被它吞噬都无法逃逸,连光也不能幸免,因此无法确认被吞噬的物体信息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5.6%
易错项:D
知识点:加强支持型
来源 【2021-联考/山西-101】 展开解析
39/1000
单选题

2021年9月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强调,我国必须坚持长远眼光,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下列不属于战略科学家应具备的条件或素质的是:

A

具有卓越领导才能和崇高道德

B

担纲领衔国家重大科技研究任务

C

兼具战略眼光和深厚科学素养

D

拥有国际顶级科研机构荣誉头衔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6.5%
易错项:C
知识点:政治理论
来源 【2022-江苏A-002】 展开解析
40/1000
单选题

尽管大多数时候,人类学家以科学家自居,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类学家与他们的研究对象都是活生生的个人,各种感受的交织,情感的触动免不了影响研究的结果。不过,不要紧,承认这种“沮丧、尴尬、疲倦和窘迫”并不是一件太糟的事情,而且越来越被看作是田野叙述中,一个有益的维度。
作者对人类学家个人情感往往会渗入研究结果的看法是:

A

不可避免

B

情有可原

C

有利有弊

D

弊大于利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7.2%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1-江苏A-004/江苏C-005】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