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1、小本第2页10~13题、第3页7~9题(共7题,预计用时16~18分钟) 2、进步本整理课上讲的题目(根据自己的错题整理) 收《1.3洛伦兹力 课后作业》这张纸和《小本》”的相关试题
431/1000
单选题

小李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从家中步行去上班,走了路程的20%之后,他又前行了2分钟,这时他发现尚有四分之三的路程,问小李以该速度步行到单位还需多少分钟:

A

15

B

20

C

30

D

40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6.7%
易错项:D
知识点:行程问题
来源 【2014-青海-060】 展开解析
432/1000
单选题

某街道服务中心的80名职工通过相互投票选出6名年度优秀职工,每人都只投一票,最终A、B、C、D、E、F这6人当选。已知A票数最多,共获得20张选票;B、C两人的票数相同,并列第2;D、E两人票数也相同,并列第3;F获得10张选票,排在第4。那么B、C获得的选票最多为(    )张?

A

11

B

12

C

13

D

14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7.6%
易错项:C
知识点:极值问题
来源 【2021-广东县级-033】 展开解析
433/1000
单选题

1,2,2,4,16,( )

A

64

B

128

C

160

D

256

正确答案:D
正确率:33.3%
易错项:B
知识点:倍数数列
来源 【2008-河北-042】 展开解析
434/1000
单选题

现有6根钢筋,长度分别为4尺、7尺、8尺、9尺、10尺和12尺。现每次抽取3根首尾相连组成一个三角形,则一共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

A

20

B

19

C

18

D

17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6.4%
易错项:B
知识点:排列组合
来源 【2023-北京-076】 展开解析
材料

记忆是一项原理复杂又十分个性化的生理活动。①记忆的形成机制尚没有确切的结论,如何衡量记忆的效果也是众说纷纭,更不要说对何时的记忆更高效进行判定和解析了。②无论我们记忆的是一篇文章还是一段旋律,都离不开相关神经元的活动。区别只在于有哪些神经元参与,有多少神经元参与,以及神经活动的频率高低等。当足够多的电活动使神经元开始形成稳定联系后,相关的记忆便得到巩固。③在这个过程中,神经元的活力、体内激素水平的高低,都会影响记忆的形成。④虽然人体是复杂的系统,但总会存在一个相对合适的状态。这个状态合适的时间,便是记忆相对高效的时间。而身体状态随着时间呈现出周期性调整,这是生物体存在节律性的一种表现。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三位研究“生物节律的分子机制”的科学家。人类用上百年的时间证明:生物体的状态随着时间的进展,受到内源性的调节。这种24小时的生物节律,完全是因为在生物体内有若干蛋白呈现周期性的相互作用。

记忆是一种生理功能,它的形成和巩固,需要相应结构的配合。功能依附在结构之上,结构越合适,功能便越强大。但是,究竟什么影响着记忆力呢?这完全因人而异,比如,充足的睡眠、愉快的心情、强烈的刺激,甚至是之前的学习基础,都可能是重要的因素。另外,人体内存在着一种自主性的生物钟。外部环境的改变,并不会对这套机制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是,这套自主性的生物钟,只是影响记忆的众多因素之一。我们并不能一刀切地宣布,什么时间是记忆最好的时候。从研究的角度来说,想要知道自主性生物钟对记忆的影响,需要先把其他所有因素都排除掉。被试者必须完全均一,不能有个性化的情感,不能有个性化的认知,也不能有个性化的饮食。这显然很难做到。

对记忆的研究,应该立足于改善我们的学习状态,大多数人完全没有必要知道生物钟究竟影响了多少记忆。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测试结果可能和当地的气候有关,也可能和我们吃的东西有关······我们只要花一些时间,在不同的时间段做同样的学习,过一段时间比较效果,用这种方法摸索出适合自己记忆的方法。

435/1000
单选题

下列哪项可以作为支持第2段观点的例证:

A

盘旋在支架上的牵牛花的藤在旋转时,一律按逆时针方向盘旋而上,如果人为地将其缠成左旋,它生出新藤后仍不改右旋特性

B

奥地利生物学家孟德尔发现,把一种开紫花的豌豆种和一种开白花的豌豆种结合在一起,第一次结出来的豌豆开紫花,第二次紫白相间,第三次全白

C

18世纪法国科学家德梅朗发现,含羞草叶片在恒定的黑暗环境下仍表现出24小时的波动性变化

D

山东济宁府北宋土层中出土的莲子“沉睡千年”后在浙江杭州复活,生出了嫩绿茎叶

正确答案:C
正确率:33.3%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9-北京-053】 展开解析
材料

甲、乙、丙、丁、戊、己6项工作需要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才能顺利完成。已知:
(1)丁必须在甲之前完成,并且中间只能隔着1项工作;
(2)丙必须在乙之前完成,并且中间只能隔着2项工作。

436/1000
单选题

若戊第2个完成,则己第几个完成:

A

3

B

4

C

5

D

6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6.9%
易错项:A
知识点:一题多问
来源 【2018-江苏A-099/江苏B-099/江苏C-099】 展开解析
材料

浮船坞是一种修造舰船的大型装备,外观就像是把一个干船坞从岸边“刨”了出来。主结构是一个巨大的凹字形船舱,两侧有水密结构的墙,前后端是可以开合的门,实际上是一种构造特殊的槽形平底船,且船底被设计得尤为坚固,以承受大型船只“躺”在上面时带来的压力。两侧的坞墙和坞底均为箱形结构,沿纵向和横向分隔为若干封闭的舱格,有的舱格为水舱,用来灌水和排水,使船坞沉浮。

一般来说,浮船坞本身是不带动力的,如需在港口、码头间移动,则要借助于拖轮的拖和顶。但在少数场合,也需要浮船坞有一定的航行能力。因为如果在远洋进行抢修舰船、打捞沉船,运送深水船舶通过浅水的航道等,就需要浮船坞航行比较远的距离。此时,如仍然用拖轮拖带船坞,不仅速度较慢,在海况较差时航行危险度也较高,甚至会完全无法拖带航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航式浮船坞与半潜式运输船在技术上有一定的共通之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工程船舶,后者是运输船舶。与半潜式起重船相比,自航式浮船坞不仅具备打捞功能,还具备在海上紧急抢修的功能,这也是人们对它的军事意义有很多联想的主要原因。

其实,早在2012年,中国就成功建造了第一艘自航式浮船坞。不过,那是一艘6000吨左右的浮船坞,虽具备海上航行能力,但就军事用途而言,只能修理护卫舰和轻护船。目前建成的“华船一号”自航式浮船坞体积更大、举力更大,可以修理2万吨级的民船或是6000吨级的驱逐舰(两者的长度类似)。此外,与此前的浮船坞相比,“华船一号”的适航性和自持力大幅提升,可在6级大风和2米浪高的恶劣环境中完成修理保障任务。无论是作为移动兵工厂还是保障舰艇,它都是海军舰船修理领域的重大革命,是对传统修理模式的极大补充。

在“华船一号”试航的新闻报道中,指挥试航的专家还表示:“战时战舰受损,‘华船一号’可自航浮渡至相应海域,实现战损战舰就地‘就医’。”确实,“华船一号”的浮箱空间、沉深吃水、举力都可满足中国主战舰艇进坞修理需求,航速、续航力和自持力相比国内其他同类舰船均有大幅提升,可满足三级海况下的正常航行。

对于海军而言,大型自航式浮船坞实现了装备维修由岸基定点保障向远海机动保障的延伸。但对于真正的远洋海军,即完全具备远洋部署、远洋作战、远洋保障能力的海军来说,“华船一号”只是迈向目标的一小步,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437/1000
单选题

最适合填入第2段画线部分的句子是:

A

这就是自航式浮船坞诞生的主因

B

半潜式运输船就不这样

C

自航式浮船坞可以替代无动力浮船坞

D

还有一种半潜式运输船

正确答案:A
正确率:100.0%
易错项:统计中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17-北京-062】 展开解析
材料

生物柴油一直被誉为是减少我们对化石燃料依赖的可能的解决办法。目前大部分采用生物柴油的车辆使用的都是经过再加工的食用油,这种生物柴油的原材料非常昂贵,而且也很稀缺,因此很难进行大规模商业生产。如果生物柴油想对现实生活产生不可磨灭的真正影响,它就必须直接来源于植物。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生产价格低廉的植物生物柴油的化学过程很快就会变成现实。

最近通过大肠杆菌进行的试验表明,这种细菌可能是把植物成功转变成生物柴油的关键。利用植物切实可行地生产生物柴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迄今为止还没有用植物大规模生产这种燃料的可行方法。大肠杆菌能把植物糖分转变成脂肪酸衍生物,一种与肥皂类似的化学物质,是一种行得通的燃料的好前体。但是科学家还不确定这种细菌是否具有可供大规模生产的足够的化学“能力”。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他们想看一看大肠杆菌在把糖转变成脂肪酸衍生物方面是否存在理论上的“限制”,例如这种细菌是否有能力将常规植物转变为“燃料”。相关研究报告称,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肯定的。研究人员表示:“好消息是大肠杆菌制造脂肪酸衍生物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超强能力,它能以极高的速度把糖转变成燃料。”

但是这一过程受到细菌的严密控制,因此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大肠杆菌。科研小组已经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并在实验室环境下隔离了产生脂肪酸衍生物的分子机制。他们说:“我们想弄明白是什么限制了大肠杆菌处理糖的能力。我们正在询问的这个问题就像是什么限制汽车的速度达到每小时150英里的问题。”

我们发现,大肠杆菌限制脂肪酸衍生物产生的目的,显然是为了阻止这种物质对它造成伤害。它采取的“防御措施”非常有效,但是研究人员已经开始研究如何能让这种细菌产生更多脂肪酸衍生物。如果研究取得成功,生物柴油将会突然从一个传奇转变成切实可行的商用燃料。

438/1000
单选题

本文第2段中划线部分“这个问题”指的是:

A

大肠杆菌是否具有制造脂肪酸衍生物的超强能力

B

大肠杆菌能否以极高的速度把糖转变成燃料

C

大肠杆菌能否将常规植物转变成燃料

D

大肠杆菌把糖转变成脂肪酸衍生物在理论上是否可行

正确答案:C
正确率:0.0%
易错项:D
知识点:说明文
来源 【2012-北京-043】 展开解析
439/1000
单选题

甲、乙、丙三人分别骑自行车同时同地沿同一公路追赶前面的骑车人丁。甲、乙、丙分别用了6分钟、10分钟、15分钟追赶上丁。已知甲每分钟行0.4千米,乙每分钟行0.3千米,则丙每分钟行多少千米?

A

0.24

B

0.25

C

0.26

D

0.27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9.2%
易错项:C
知识点:追及、相遇
来源 【2019-湖北选调-095】 展开解析
440/1000
单选题

前馈控制是指通过观察情况、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前馈控制的是:

A

股票投资者根据往年的股市行情预测今年股票投资可能存在的风险

B

某企业根据企业的规模、核心竞争力和发展规划制定企业战略

C

某电子商务网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变化制定了多个方案

D

某工厂因为原材料和燃料等物资价格上涨调整了生产模式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4.2%
易错项:D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15-山西-084/四川上-071】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