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一本练习题,一碗绿豆汤,高考花费5毛钱;80年代考前买套好文具,花费10元钱;90年代买复习资料,喝妈妈熬的鸡汤,花费350元;00年代请家教,花费5000元;10年代请一对一补课、订营养餐,租学区房花费4万元……
这段文字最能说明的是:
高考消费的日益多样化
三十多年间高考成本的变迁
三十多年间物价上涨的脉络
三十多年间高考消费结构的变迁
选项四个图形中,只有一个是由题干的四个图形拼合(只能通过上、下、左、右平移)而成的,请把它找出来。【2021江苏B083/江苏C083】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化学中的自发反应是指在给定条件下不需要外加能量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在自发反应过程中有可能需要外加能量,但外加能量的目的不是改变“给定条件”,而是维持“给定条件”。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自发反应的是:
MnO2作催化剂加入H2O2中,发生催化反应,产生H2O和O2
l00kPa条件下,将CaCO3加热到900℃,分解生成CaO和CO2
H2O在通电的情况下产生H2和O2
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光合作用
张先生:“由于许多对农业和医学有用的化学制品都取自稀有的、濒临灭绝的植物,因此,很可能许多已经绝种了的植物本来可以提供给我们有益于人类的物质。所以,如果我们想要确保在将来也能使用从植物中提炼的化学制品,就必须更加努力地去保护自然资源。”李先生:“但是,有生命的东西并非我们的资源,你所说的是一种出于自私的保护措施。我们应尽力保护活的物种,因为它们应当生存,而不是因为它们对我们有用。”
下列指明了张先生和李先生的分歧点的是:
通过开发人以外的物种以使人类获益——这是否为保存自然物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理由
保护植物物种所需费用是否超过了人工合成的化学制品的成本——这些化学制品原本可以从那些物种中提取
人类是否应当阻止生命物种的灭绝
人以外的所有物种作为自然资源是否具有同等价值
地球上的岩石可以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由硅酸盐溶浆凝结而成的火成岩构成了地壳的主体,按体积和重量计算都最多。但地面最常见到的则是沉积岩,它是早先形成的岩石破坏后,又经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在地球表面的低凹部位沉积,经过压实、胶结再次硬化,形成具有层状结构特征的岩石。在地壳中,在大大高于地表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岩石的结构、构造或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形成不同于火成岩和沉积岩的变质岩。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地球上各类岩石的:
形成条件
结构特征
地质分布
化学成分
运动会的3000米比赛中,运动员你追我赶,其中选手甲、乙、丙、丁表现特别出色,交替领先。观众张、王、李、赵分别预测了4位选手的最终名次:
张:甲第四,乙第三,丙第二,丁第一;
王:甲第三,乙第二,丙第四,丁第一;
李:甲第四,乙第二,丙第一,丁第三;
赵:甲第二,乙第三,丙第一,丁第四。
比赛结束后,甲、乙、丙、丁确实位列前四名,而且不存在并列情况。但他们的具体名次,张全猜错了,而其余3人分别猜对了1个。
根据以上陈述,以下哪项可能为真?
丙第一,甲第二,丁第三,乙第四
乙第一,丁第二,甲第三,丙第四
乙第一,甲第二,丁第三,丙第四
甲第一,丁第二,丙第三,乙第四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科学的基石,在化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住户”,元素的发现几乎与人类文明相伴。像铁、铜、金、银等容易以单质形态存在的元素发现得最早,之后从铁器时代到青铜时代,从炼金术到电解技术,从核辐射到核裂变,_______________,新“住户”不断占据各自的位置。直至今日,仍然有新的元素被发现(合成),而且关于元素在生命起源、物种进化中的作用以及元素如何精准调控材料性能及生命过程等仍然是科学家们非常关注的科学问题。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元素周期表逐步被填充并扩展
元素周期表被有序地组织起来
元素周期表得到较完美的呈现
元素在周期表不同行列排列着
甲:小贾八岁就能用法语和法国人流利对话,语言天赋极高。
乙:小贾跟着父母在法国住了三年,能流利对话没有什么奇怪的。
以下哪项与题干对话方式最为相似?
甲:这散热器的价格比市面上常见的散热器高出一倍,太不划算了
乙:这款产品用的是航天级别的材料,在同材质散热器中性价比很高
甲:小张以前容易冲动,进入职场一年后稳重多了
乙:小张承担了单位大量重要工作,变得稳重一点也是应当的
甲:小许的数学一直很好,进入高中后,物理、化学等科目的学习很轻松
乙:数学强调科学思维,掌握科学思维的人学习物理、化学当然没有难度
甲:小赵在过去一年中连续犯下三起盗窃案,真是无药可救
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相信在经过改造之后他会洗心革面
命题可以分为四种:①伪命题,指的是无真假可言的命题;②永真命题,指的是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可能假的命题;③永假命题,指的是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可能真的命题;④可满足命题,指的是在有些情况下为真,在有些情况下为假的命题。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永真命题的是:
存在即合理
思想或者是可捉摸的,或者是不可捉摸的
人既能在不同时间跨进同一条河流,又不能在不同时间跨进同一条河流
地球是一直围绕太阳旋转的
定义:①接近权:指大众即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接近、利用媒介发表意见、观点的自由权利,实际上是通过新闻媒介而实现的表达权。
②更正权:指当与己有关的报道出现错误时,当事者拥有要求同一传媒予以更正或登载反驳文章的权利。
③知晓权:指公民能够不受阻挠地理解国家政务信息的权利,也指公民接近大众传媒产业及军事产业、公害产业所拥有的信息的权利。
典型例证:
(1)很多媒体鼓励受众参与媒介的娱乐节目或媒介发起的社会活动,在媒介上刊播新闻性、文艺性、学术性作品等等。
(2)何某被误抓后释放。在被关押期间,电视台应公安局之邀将此事制成新闻播放。为此,何诉至法院,要求电视台为其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赔偿其精神损失费。
(3)小张在高考中落榜,他强烈要求了解高考命题、阅卷的详细程序及具体人员。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0个
1个
2个
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