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1/12,1/20,( )
1/24
1/28
1/30
1/40
9/30,7/20,( ),3/6,1/2
5/7
5/9
5/12
5/18
4,-2,1,3,2,6,11,( )
16
19
22
25
2,3,6,5,( ),7,20
12
11
10
8
2,6,30,60,( ),210,350
76
120
130
128
3,5,6,10,11,17,18,( )
25
26
27
28
-1,3,2,6,( ),( ),14,18
4,6
9,13
7,11
5,7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①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②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③,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④纸灰之类胃⑤之。欲印,则以一铁范⑥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⑧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①冯瀛王:冯道(882~954年),五代时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后唐、后晋时历任宰相,后汉时任太师,后周时又任太师、中书令,死后追封为瀛王。
②庆历:宋仁宗赵祯年号。
③钱唇:铜钱的边。
④和:混合。
⑤冒:覆盖。
⑥范:模子。
⑦砥:细的磨刀石。
⑧燔(fán):烧。
关于下列四个句子中的助词“者”的用法,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②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③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④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①和②的用法不同
①和③的用法相同
②和④的用法不同
四个“者”的用法各不相同
老话“时间如流水”可能是错的。一个新的理论称,时间并不是向前流逝的,相反,时间中的一切都是始终存在的。该理论称,如果我们“俯瞰”宇宙,那么我们将看到时间是向着所有方向延伸的,正如我们此刻看到的太空。这个有趣的理论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哲学副教授布拉德福德 · 斯科博士提出的。他认为时间并非从我们身边驶过并永远消失不见——相反,它们存在于时空的不同位置。
下列语句中,符合这一理论的说法是:
我们在时间中穿行,就像一艘船在水上航行
现在是一个“焦点”。从过去移动至未来,我们处于这个焦点之中,并随着它前进
你在时间中被展开,类似于你在空间中被展开的那样,我们并非处于单一的时间中
时间是对称的,在另一个宇宙中的智慧体看来,我们宇宙的时间是后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