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诺贝尔奖得主 He6同位素 婚姻中断研究”的相关试题
21/1000
单选题

所谓的“人造太阳”的原理,就是在这台装置的真空室内加入少量氢的同位素氘或氚,通过类似变压器的原理使其产生等离子体,然后提高其密度、温度使其发生聚变反应,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能量。
“人造太阳”是:

A

由氢的同位素氘或氚组成的物质

B

一间真空室

C

一台装置

D

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巨大能量的物质

正确答案:C
正确率:33.3%
易错项:D
知识点:词句理解题
来源 【2008-辽宁-020】 展开解析
22/1000
单选题

如今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已经超过千部,但与这种发展相_______的还有人们“力作乏陈”的呼喊声。在我看来,中国文学目前的整个发展缺乏一种_______性,对诺贝尔奖的看重,可能源于一种在茫然中寻找航向的期待。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矛盾    独立

B

始终    超越

C

冲突    规划

D

伴随    方向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7.3%
易错项:C
知识点:语义关系
来源 【2009-国考-041】 展开解析
23/1000
单选题

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人是:

A

杨振宁

B

李政道

C

莫言

D

屠呦呦

正确答案:D
正确率:96.0%
易错项:A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5-江西法检-055】 展开解析
24/1000
单选题

一战后,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德国整个学术文化都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海德格尔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无需赘述,马克斯·韦伯名震整个社会科学史,施密特是影响现代宪政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心理学方面,格式塔学派也悄然兴起;在文学上,霍普特曼和托马斯·曼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双星闪耀,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是上个世纪最有名的作品之一;戏剧、电影和音乐亦都迅速进入黄金时代,风格变得迷人而多样化。德国似乎要把它在政治和经济上所失去的,从科学和文化上赢回来。对于当时内外交困,14年间更迭了多次内阁的政权来说,这样的繁荣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奇迹。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相符的是:

A

一战后德国在学术文化方面引领世界

B

学术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发展不一定是同步的

C

德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D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往往是相互促进的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0.0%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1-联考/福建-039】 展开解析
25/1000
单选题

考古学中用同位素碳-14测年法测量古生物的年代,碳-14每隔一定的时间质量减少为原来的一半。如果以m表示碳-14的质量,t表示时间,碳-14的初始质量为M0,那么碳-14的质量m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是下面的______图。

xingguang

A

如图所示

B

如图所示

C

如图所示

D

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0.7%
易错项:D
知识点:力学
来源 【2019-上海A-034/上海B-033】 展开解析
26/1000
单选题

与今天的大熊猫不同,大熊猫祖先的饮食非常多元,那么大熊猫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以食用竹子为主的呢?早期研究认为这一食性转变大约发生在5000年前,但最新研究中,人们通过测定大熊猫骨骼和牙齿中稳定的同位素揭示了它们晚年和牙釉质形成早期的饮食状况,得出新结论:大熊猫的食性变化发生在较近的几百年,而不是之前所称的几千年。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质疑上述新结论:

A

大熊猫的食性特征和栖息地分布远比研究人员预想的更为复杂和多样化

B

研究者选取的古代大熊猫样本很大比例上来自生活在距今二三百年的熊猫标本

C

即使是现存的大熊猫,野生的和人工圈养的大熊猫在骨骼等机体组织的同位素分析中也存在一些差别

D

大熊猫进食肉类或植物后,食物的化学标记(即同位素)会留在机体内,如果取样全面就可推测出它们的食物类型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7.0%
易错项:C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19-甘肃-104】 展开解析
27/1000
单选题

碳酸铅为无机化合物,它以白铅矿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像碳酸铅这样的无机样本很难直接进行年代测定。这是因为,自然界中的碳元素主要有3种同位素,其中碳14为天然放射性同位素,碳测年法就是利用生物体死亡后体内碳14含量随时间减少的规律进行年代测定的技术,主要用于测定生物物质,例如动植物遗骸,也可以测定藏品中木器、竹器、牙骨器、纸张、纺织物等含碳有机物的年代。虽然碳酸铅含有放射性碳,可惜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没能找到直接测定碳酸铅年代的方法。
接下来最可能说的是:

A

测定碳酸铅年代的新方法

B

碳测年法的优势和弊端

C

碳酸铅和考古的关系

D

碳测年法的技术原理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6.9%
易错项:B
知识点:接语选择题
来源 【2022-天津-026】 展开解析
28/1000
单选题

勒·克莱齐奥摘取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算是个“爆冷”的消息。毕竟,尽管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他的作品只零零星星地在国内图书市场上出现过;尽管他是中国最早译介过来的法国当代作家之一,国内读者对他的认识怕是还停留在名字的阶段。甚至仅仅是名字,也是相当一级的法国文学爱好者才听说过。这既不说明读者无知,也不说明诺贝尔奖所谓的“独特品味”,而只是说明一直存在的文学与大众文化的差距而已,差距本身并没有高低之别。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A

获诺贝尔奖的作品大多曲高和寡

B

勒·克莱齐奥的作品在国内不畅销

C

“独特品味”使诺贝尔奖脱离大众文化

D

国内读者对诺贝尔奖获奖作品了解较少

正确答案:B
正确率:29.8%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09-联考/福建913-036】 展开解析
29/1000
单选题

考古学家对安第斯地区出土的900年到2800年前的人类骨骼进行了研究。从中提取出的某些化学同位素成分,反映出那里的人当时多以玉米为食。“玉米文化”带动了安第斯地区的人口增长,当时爆发的几次大规模战争也与争夺稀缺的适种玉米的土壤有关,战争导致了社会体系不断变革和发展。因此他们得出结论“农业推动了古代安第斯社会的发展”。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A

安第斯地区的印加文明早在2800年前就经历了几次较大的社会变革

B

安第斯地区3600年前的人类以沿海打渔为主,直到2800年前左右才逐渐向内陆迁徙

C

从人类骨骼中提取的另一些化学同位素反映了人们当时也食用马铃薯和豆类

D

安第斯地区的社会体系拥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后又衍生出多种社会形态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8.1%
易错项:A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15-山东-098】 展开解析
30/1000
单选题

某考古小组对发生于两千多年前维苏威火山爆发的300多名成年罗马人遗体骨骼中的氨基酸的碳和氨进行同位素分析后发现,其中的男性从海鲜中获得的蛋白质要比女性多50%。与之相对应,其中的女性的蛋白质来源主要依赖肉、蛋、奶等动物产品和当地出产的豆类与坚果。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这一发现?

A

相比于动物产品、豆类和坚果,海鲜中的蛋白质含量更高

B

当时罗马男性更多从事渔业和海洋活动,摄入食物以海鲜为主

C

两千多年前的罗马人饮食习惯与现在的饮食习惯没有很大差异

D

男性对海鲜中蛋白质的吸收能力比对其他动物、豆类、坚果更高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1.3%
易错项:D
知识点:解释说明
来源 【2023-浙江A-108/浙江B-083/浙江C-113】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