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诗句 "共到某山时 相随买花去" 出处”的相关试题
371/1000
单选题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东迁,史称“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100多个诸侯国林立,互相争夺,胜者称为霸主。下列成语的出处中涉及春秋时期诸侯国争霸的是:

A

否极泰来

B

问鼎之心

C

草木皆兵

D

纸上谈兵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9.2%
易错项:C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8-上海B-110】 展开解析
372/1000
单选题

小明步行45分钟可从甲地到乙地,小华乘车15分钟可从乙地到甲地。当小明和小华在路上相遇时,小明已经走了30分钟,小华用车接小明返回乙地,还需要多少分钟:

A

10

B

15

C

3

D

5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3.3%
易错项:A
知识点:盈亏思想,行程问题
来源 【2008-湖北省A-046/湖北省B-041】 展开解析
373/1000
单选题

舌尖效应是指对于平时很熟悉的事物,人们就是一时想不起来,有一种话到口边却说不出来的感觉,在情绪紧张时尤其明显。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舌尖效应的是:

A

退休不久的老孙在街上看到过去同一办公室的同事,同事热情地与他打招呼,但老孙就是想不起同事的名字

B

小王去一家广告公司应聘,面对招聘人员的提问,他沉着冷静,对答如流,但当招聘人员最后问他所期望的工资待遇时,他却难以启齿

C

江先生平时聊天总能侃侃而谈,在一次相亲中他遇到一位心仪的女性,他一紧张反而变得笨嘴拙舌,不知如何与对方攀谈

D

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小张遇到一道难题,他的大脑一片空白,心里很着急,但就是不知如何回答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9.7%
易错项:C
知识点:主特征分析
来源 【2017-河南-059】 展开解析
374/1000
单选题

某商铺甲乙两组员工利用包装礼品的边角料制作一批花朵装饰门店。甲组单独制作需要10小时,乙组单独制作需要15小时,现两组一起做,期间乙组休息了1小时40分,完成时甲组比乙组多做300朵。问这批花有多少朵:

A

600

B

900

C

1350

D

1500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5.8%
易错项:C
知识点:特值思想,盈亏思想,工程问题
来源 【2017-国考地市-068/国考副省-071】 展开解析
375/1000
单选题

在扬州考古发掘中,唐代地层的陶瓷残片数量猛增,令人瞩目,可扬州本地并无瓷窑。最常见的长沙窑来自湖南,而长沙窑执壶上恰有“借问舡轻重,满载到扬州”“借问岳家舫,附歌到扬州”的诗句。河北邢台、河南巩县等地烧造的白瓷、唐青花、白釉绿彩在扬州也非常普遍。关于唐代扬州多陶瓷的原因,下列最可能的是:

A

当时扬州在水路交通网络中的位置独特,运输方便,贸易发达

B

唐代之前扬州曾有过瓷窑

C

当时大量仕人、文人喜欢“烟花三月下扬州”,随身携带很多瓷器

D

古代扬州将士四处征战缴获了大量战利品,其中有很多瓷器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4.8%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国古代史
来源 【2023-上海A-112】 展开解析
376/1000
单选题

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A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B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C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正确答案:A
正确率:20.0%
易错项:D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0-黑龙江-125】 展开解析
377/1000
单选题

下列诗句与“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涉及的传统节日相同的是:

A

插萸登鹫岭,把菊坐蜂台

B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C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D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面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5.6%
易错项:C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25-浙江A-019/浙江B-019/浙江C-019】 展开解析
378/1000
单选题

某企业将利润提成作为奖金发放,利润低于或等于10万元时按5%提成;低于或等于20万元时,高于10万元的部分按7.5%提成;高于20万元时,高于20万元的部分按10%提成,问当利润为40万元时,应发放奖金多少万元:

A

2.5

B

2.75

C

3

D

3.25

正确答案:D
正确率:44.8%
易错项:B
知识点:利润问题
来源 【2013-四川(下半年)-059】 展开解析
379/1000
单选题

下列毛泽东诗词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②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A

②①③④

B

③②④①

C

②①④③

D

③①②④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5.2%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
来源 【2020-四川下-004】 展开解析
380/1000
单选题

莫高窟是古代先民聪明智慧的结晶。莫高窟选址在戈壁荒漠的绿洲之中,体现了佛教与世俗隔离、与自然融合的思想。洞窟依山面水,河水滋润着莫高窟周围的绿树,形成了独特的清幽风光。莫高窟呈蜂窝状排列的洞窟最高处不超过40米。冬季,从西边刮来的风沙经窟顶而过,吹不到洞窟;夏季,对面的三危山又成了天然屏障,使东边刮来的风沙无法威胁到洞窟。这样,莫高窟便成了干燥区域里一个最安全的地带。正因如此,莫高窟虽经千年,仍完好保存了11个朝代的492个洞窟及大量的壁画和雕塑,为世界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

莫高窟设计建造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B

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价值

C

莫高窟及其中壁画完好保存的原因

D

莫高窟的自然环境和独特清幽的风光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8.1%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5-河南-049】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