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芳酸类类药物的酸碱滴定中,常采用中性乙醇作溶剂,所谓中性是( )”的相关试题
431/1000
单选题

所谓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可以说,环境影响评价是控制环境风险的“___________”,也是在发展中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对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预警机

B

安全阀

C

试金石 

D

缓冲器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3.3%
易错项:A
知识点:解释关系,主谓宾关系
来源 【2024-国考行政执法-022/国考地市-021】 展开解析
432/1000
单选题

要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不断从人民群众及其参与的各项实践中汲取营养和力量。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当前,密切联系群众最直接的要求就是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走近群众,扑下身子搞好调研,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群众关注的烦心事、紧要事和身边事等细微之处入手,及时发现问题、精准研判问题、有效解决问题。
下列句子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A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B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C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D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2.3%
易错项:C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21-广东县级-008/广东乡镇-009】 展开解析
433/1000
单选题

那种抽象地用对技术先进性的讨论取代对实际贸易情况的讨论的分析,意味着将具体的生产过程简化成技术体系中的上游和下游的关系,抽象地谈论哪一方具有创新优势,不提及具体的产业能力和制造体系,得出的结论因此形成了巨大的_______。那种简单地将所谓_______等同于对美方无条件、无底线、无边界让步的认识,则是典型的_______的表现。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反差  实力深浅  妥协退让

B

落差  引而不发  投降主义

C

扭曲  韬光养晦  虚无主义

D

漏洞  涵养蓄积  绥靖主义

正确答案:C
正确率:23.6%
易错项:D
知识点:解释关系,因果关系
来源 【2019-青海A-027】 展开解析
434/1000
单选题

一项新研究发现,低温能通过将所谓的“坏”脂肪转化为“好”脂肪帮助人体燃烧卡路里。这一理论基于两种脂肪的不同特性。我们都再熟悉不过的讨厌的白色脂肪会吸收额外的卡路里并将它们储存在肚子、腰间和大腿中。但成年人还有少量的另一种“健康脂肪”,这种褐色脂肪专门燃烧卡路里同时产生热量。婴儿有大量褐色脂肪来保暖,褐色脂肪多的成年人也更苗条。
下列在文中没有提及的是:

A

褐色脂肪是一种“健康脂肪”

B

婴儿体内的褐色脂肪更多

C

低温能够将白色脂肪转变成褐色脂肪

D

成年人体内既有白色脂肪也有褐色脂肪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8.6%
易错项:C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5-吉林上甲-046/吉林上乙-026】 展开解析
435/1000
单选题

传统工艺是在民间生活中创造的,无论是趋利避害、迎祥祈福的装饰还是家居日常的物件,传统工艺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无处不在。如今,生活从传统走向现代,生活方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我们仍然需要传承这样的生活艺术和生活智慧,复兴工艺文化的创造力,创作生活之美。在现代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文化更需要民族身份,不能因为生活方式的转变而放弃了文化的基因,丢失了民族的记忆,特别是传统工艺中所蕴含的“匠作精神”更是我们民族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

“生活之美”永流传

B

“匠作精神”不能丢

C

传统工艺的传承之路

D

传统工艺的生活美学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7.2%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9-浙江A-052/浙江B-112】 展开解析
436/1000
单选题

传统饱和打击战术的核心,是从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向同一目标发射超出其防御上限的导弹,以数量优势形成绝对力量优势,压迫及摧毁其防御体系,对敌重要目标进行毁灭性打击。该战术需要庞大的火力投射平台和充足的武器弹药作支撑,这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无可奈何

B

望而却步

C

束手无策

D

裹足不前

正确答案:B
正确率:90.0%
易错项:C
知识点:因果关系
来源 【2020-国考地市-022/国考副省-022】 展开解析
437/1000
单选题

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诗歌鉴赏和审美体验对诗歌创作提出的要求。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说:“夫言情写景,贵有余不尽。然所谓有余不尽,如万绿丛中之着点红,作者举一隅而读者以三隅反,见点红而知嫣红姹紫正无限在。”诗作里的一点“红”,透露了春天的气息;读者在鉴赏中举一反三,自然会在脑海中浮现出万紫千红的春色。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诗以简约含蓄为贵

B

诗以言辞优美为贵

C

诗以情感真挚为贵

D

诗以浑然天成为贵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4.8%
易错项:D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25-浙江A-045/浙江B-045/浙江C-045】 展开解析
438/1000
单选题

2014年10月24日,H市市长主持召开了办公会议,研究了建设用地规范管理工作,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河道矿产资源开采管理的意见》和《关于卫生系统招考卫生专业合同工的意见》。此次会议的纪要正文采用________结构方式最为恰当。

A

概括叙述

B

分项归纳

C

发言记录

D

时间序列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6.3%
易错项:A
知识点:公文知识
来源 【2015-上海B-113】 展开解析
439/1000
单选题

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在采集食物时,由于饥不择食可能吃到有毒的野草果,以致患上疾病甚至死亡,为了防止中毒,他们就对采集的各种植物,经过上千次的尝试、体验,逐渐积累了一些药物知识,《淮南子·修务训》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在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原始人就有了为他人不中毒,而自己去尝试的自我牺牲精神。
这段文字主要阐述的主旨意思是:

A

原始人自我牺牲精神

B

我国医德思想的起源

C

“神农尝百草”的来历

D

药物知识的积累过程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5.6%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09-湖南-050】 展开解析
440/1000
单选题

避讳是为了表示对封建君主和尊者的敬畏,必须避免直接说出他们的名字而采用别的方式加以表达,它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又是家天下和尊祖敬宗的体现。它起源于西周,完备于秦汉,盛行于唐宋,到清代的雍正、乾隆年间发展到极致。避讳作为封建社会特有的禁忌制度目前已经消亡了,但是,不许犯忌和害怕犯忌的双向心理并没有消除,避讳已经演变为某些趋吉避凶的习俗,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依然存在。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避讳由统治者运用国家权力强令实行

B

封建社会的发展使得避讳愈来愈严格

C

趋吉避凶的心理使人们进行各种避讳

D

在当今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避讳现象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2.0%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0-国考-035】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