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588道有关“第九包书网”的相关试题
311/588
单选题

大运河是一本很厚的书,厚到可以用上一个词——“________”。成千上万的人是这本书的作者,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写了两千五百年。
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A

汗牛充栋

B

浩如烟海

C

卷帙浩繁

D

博大精深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5.6%
易错项:B
知识点:解释关系
来源 【2024-吉林-023】 展开解析
312/588
单选题

有许多长寿的人,你问他们常吃什么食品,他们回答说:“什么都吃,并无特殊的禁忌。”但有许多东西他们只尝一口,就敏锐地判断出成色。读书也是一样,好的书,是人参燕窝熊掌,人生若不大快朵颐,岂不白在世上潇洒走过一回?坏的书,是腐肉砒霜氰化物,浪费了时间贻误了性命。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研磨了无数遭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

读书要有所选择

B

名著如美食般余味无穷

C

物质和精神食粮同样重要

D

鉴别书籍比鉴别美食更困难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6.3%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5-山西-044/四川上-042】 展开解析
313/588
单选题

①风格的形成也意味着艺术的成熟,风格越强烈,给人的印象越深刻
②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风格的形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能刻意设计而行
③颜柳欧赵、苏黄米蔡,风格鲜明,流传千古
④它是个人漫长的艺术探索历程,有时甚至要付出一生的精力
⑤书法有个性,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几乎是每一位书法家的追求
⑥古人云:“学书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③⑤④②①⑥

B

⑤③①②④⑥

C

⑥⑤④③①②

D

⑥③⑤①④②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0.0%
易错项:C
知识点:句子排序题
来源 【2010-广东-040/深圳-035】 展开解析
314/588
单选题

在图书馆统计指标中,文献流通数是指实际被阅读者借阅、利用的文献数。文献流通率是指文献流通数与馆藏中提供流通的文献数的比率。文献利用率是指文献流通数与馆藏文献总数的比率。文献拒借率是指读者未能借到的文献数与读者合理要求借阅的文献数的比率,即索书条拒借数占索书条总数的百分比。文献保障率是指图书馆根据读者借阅、利用的文献数与图书馆拥有的读者数的比率。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一个图书馆来说,文献流通率一定不低于文献利用率

B

对一个图书馆来说,文献流通率反映了图书馆馆藏文献的规模及读者的需求

C

当文献拒借率越高时,文献保障率就越低

D

文献流通数越多而馆藏中提供流通的文献数越少,文献利用率就越高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0.6%
易错项:B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24-国考地市级-090】 展开解析
315/588
单选题

_______《现代世界的诞生》《政治秩序的起源》等书并未冠以“现代化”的字眼,_______都是紧紧围绕现代化的某些侧面展开的,_______它们也都出于各自的理论视角重点探讨了中国现代化问题。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因为        所以        并且

B

尽管        但是        而且

C

既然        并非        虽然

D

如果        除非        那么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0.0%
易错项:D
知识点:转折关系,并列关系
来源 【2014-广州-008】 展开解析
316/588
单选题

他的新著可以归入“灿烂的书”之列。他用自己的性情和心智,_______先贤的思想,不仅_______出文化的基本框架,还_______了文化的核心问题,对文化的几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有几番精彩阐述。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感悟    勾勒    探讨

B

领悟    描绘    思考

C

感受    勾画    探求

D

领会    描摹    思忖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8.7%
易错项:B
知识点:主谓宾关系
来源 【2017-联考/福建-029】 展开解析
317/588
单选题

邓小平《____________》的著名讲话,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它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7.6%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来源 【2009-浙江-093】 展开解析
318/588
单选题

最近有技术研发团队推出了一款“AI(人工智能)浓缩书”应用软件,宣称可以“提取全书干货”,文字量大约只占整书的10%,“为你提炼出这本书的结构、精华和观点,把作者的基本思路和整本书的框架都理出来。”研发团队认为,该软件能够帮助读者完成最初的选择过程,读者通过阅读浓缩的框架、观点、精华,判断这本书到底是不是自己需要的,是否值得进一步细致阅读。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哪项最能驳斥研发团队的观点?

A

浓缩过程中语句的选择无法完全客观,同时浓缩后原文的逻辑和思考也无法保留,无法做到客观呈现作品

B

经对比,大部分知识类书籍经过浓缩后的版本,只能保留原书大约85%的内容

C

经过浓缩的小说,只有故事梗概而缺乏细节描写,读者无法体会到人物之间细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难以被感动

D

经过浓缩的文史、哲学等书籍,只能保留知识框架而不能呈现具体思维过程,不利于读者的判断思维能力发展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0.9%
易错项:C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21-北京区级-097/北京乡镇-097】 展开解析
319/588
单选题

近日,剑桥分析公司被指控未经授权获取美国社交媒体“脸书”上多达5000万用户的信息。脸书也因为没有防范一些人对数据的蓄意“滥用”而陷入丑闻风波。数据被称为“新石油”,它的价值是巨大的。但数据交易常常是无形的,几乎没有受到监管。作为为数不多的支持高科技公司的组织之一,欧盟将在五月份出台严格的新数据法规,脱欧后的英国也会遵守这些规定。我们的信息是宝贵的,但很多西方国家的政治家们未能保护它。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个人隐私数据是未来的重要资源

B

数据交易的无形特征加大了数据安全监管的难度

C

欧盟走在了数据安全监管的前列

D

用户数据的泄露与滥用亟待监管

正确答案:D
正确率:90.0%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8-陕西-023】 展开解析
320/588
单选题

中国学术历来轻“术”。经济学、金融学都是太低级的“术”,所以,它们往往被忽略。遗憾的是,时下的儒家研究学者还是不能走出用文化来谈文化的圈子,特别是以儒家文化来评价儒家文化,其结论当然不会是别的,用“四书五经”来看“四书五经”,只能是越看越美。如果脱离传统儒家社会的实践现实,不去研究特定文化背后的成因(特别是经济成因),那么得出“以中华文明整合世界”这样的认识就不奇怪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中国文化研究缺少经济成因分析

B

传统中国学术历来看轻经济学科的价值

C

“以中华文明整合世界”的想法轻率荒谬

D

当代儒家研究学者依然没有走出轻“术”的窠臼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6.7%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2-国考-061】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