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4日,__________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地球轨道。11月7日该卫星顺利进入工作轨道,将进行绕月探测活动。
神舟七号
月亮女神
嫦娥一号
探月者一号
宇航员∶探月
航空公司∶飞行
清洁工∶保洁
志愿者∶组织
药厂∶制药
2021年10月16日,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执行此次飞行任务,按照计划他们将在天和核心舱驻留半年,按照计划,他们回到地面后即将迎来的首个节气是:
雨水
惊蛰
谷雨
小满
下列我国重大科技成就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③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
④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⑤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⑥三峡大坝全线修建成功
①④⑤③⑥②
⑤①④②③⑥
④①⑤⑥②③
⑤⑥①②④③
空间站∶宇航员
实验室∶科研单位
学校∶家长
电视台∶主持人
游乐园∶游客
不用“管住嘴,迈开腿”就能成功瘦身,大概是很多人的梦想。然而一边吃的很饱一边掉体重却成了宇航员们的噩梦,因为这会使宇航员损失骨骼和肌肉,还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正常运作。宇航员总是表示已经吃饱了,然而与此同时,他们的体重却减轻了,为什么宇航员摄入的食物不够?一位航空研究所人员提出,这是因为食物在失重环境下不会像地球上一样老实待在胃里,它们在胃里漂动,撑开胃部,会更快给大脑送去“你已经吃饱了,别再吃了”的信号。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驳斥这个研究员的解释:
宇航员必须坚持每周六天的高强度锻炼,否则低重力环境会让肌肉萎缩,但这也意味着他们会消耗更多的热量
吃饭习惯于细嚼慢咽的人,通常在摄入过多的食物之前,大脑就会接受到饱胀感,从而减低食欲,避免进食过多
实验证明,在失重情况下,胃壁本身的张力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胃的内部压力也没有太大变化
太空食物通常不需要太多咀嚼,研究显示,咀嚼次数越多,口腔活动会刺激体内消化和吸收活动更加活跃,热量消耗也越多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深空探测器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大约9个月后,“天问一号”将在( )表面着陆,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启行星探测时代。
月球
火星
金星
木星
关于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宇航员可使用特定的加热器对食品进行加热
宇航员从太空返回地面后,失重状态消失,质量会有所增加
宇航员应睡在固定的睡袋中,以免被气流推动误碰仪器设备开关
在同一航空器中的宇航员可以直接交谈,无需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
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 )发射成功,是我国航天空间技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自2016年起,我国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
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
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
中国空间站主体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构成。某次实验需要5名宇航员同时在三个舱中开展,每个人只能去一个舱,每个舱至少安排1名宇航员,其中甲宇航员只能去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中的一个,则不同的安排方法有多少种?
72
88
100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