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3年后的年龄与弟弟2年前的年龄和是29岁,弟弟现在的年龄是两人年龄差的3倍。哥哥今年:
13岁
14岁
15岁
16岁
在古代科学文化巅峰的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被视为“最有智慧的人”。哲学家却总是强调:“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他向人们解释说:如果说他的智慧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话,那就是他知道自己的无知;其他人虽然也与他一样的无知,却不知道自己的无知。
下列说法准确概括文意的是:
苏格拉底不愿被称为“最智慧的人”
苏格拉底实际上不是“最智慧的人”
苏格拉底的“智慧”在于知道自己“无知”
苏格拉底的“智慧”与他人没有不同
23:30,23:35,23:50,0:20,1:10,( )
3:20
2:25
1:45
1:20
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我们对他人行为已自然而然地形成各种判断,因此无须考虑就能运用在各种场合。例如我们搭乘的火车突然停下来,我们会想到可能是由于机器出了故障,而绝非是驾驶员离车去摘路边的野花。
对上面的这句话主题理解正确的是:
人们依据自然形成的判断往往不一定是最准确的
人们在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判断
一般情况下,人们对发生事情的自然判断是正确的
在各种场合下,都不能忽视由于自然判断而形成的生活经验
不管在哪里,只要听到秦腔的乐曲响起,我都会顿足倾听。那秦腔曲牌的_______顿时就把我带进戏里的情节中去了。杨继业率八子血战沙场,_______的悲壮,王宝钏苦守寒窑的辛酸都感染着我。不仅如此,我是被秦腔的艺术魅力所感染,它的唱腔,宽音大嗓,直起直落,给人一种_______,粗犷朴实之感,正如西北人那粗犷豪放,朴实憨厚的性格。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荡气回肠 孤军奋战 舒柔缓和
空灵缥缈 孤立无助 慷慨激昂
宛转悠扬 孤立无援 高亢激越
行云流水 孤立寡与 穿云裂石
在新闻发布会上,新任市长表示,他深知这个选举结果的________,非常感谢市民对他的信任。
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重量
重要
分量
意义
到了惊蛰,春天总算坐稳了他的江山,从此,他将以王者的姿态,号令那些自然界“欣欣然睁开了眼”的“臣民”。
作者用的修辞是:
比拟 比喻 引用
引用 比拟 借代
比喻 引用 双关
双关 借代 比拟
某牧场的草,匀速生长。如果20头牛来吃,20天可将草吃光;如果10头牛和10只羊来吃,30天可以恰好吃光。已知一头牛每天的吃草量是一只羊的2倍,则30只羊吃该牧场的草,多少天可以吃光?
10
20
30
40
在西方思想史中,像卢梭那样具有重大影响和广泛争议的人物不多,他有一句很著名的遗言:“我把我的一生献给真理。”这也是他的座右铭,他一生都在为之奋斗,他的书起初并没有产生太大的社会影响,只是引起很多争论,如果有影响,也只限于学术界。他的思想产生社会影响是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社会契约论》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广大普通民众开始受到影响。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卢梭如何为自己的座右铭而奋斗
卢梭的思想被社会接纳的过程缓慢曲折
《社会契约论》如何被百姓认可
真理总是要经历波折才能推动社会发展
最新一项研究显示,如今已成为亚洲人饮食主要组成部分的美味糯米,是使中国古代一种砂浆性能超强的主要因素。研究人员还发现,这种砂浆仍然是现存修复古代建筑的最好材料。___①___。
砂浆是一种用于填充砖块、石块和其他建筑材料之间缝隙的糊状物。___②___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距今大约1500年前,古代中国的建筑工人通过将糯米糖与标准砂浆混合,发明了差强度的“糯米砂浆”。___③___糯米砂浆或许是世界上第一种使用有机和无机原料制成的符合砂浆。___④___糯米砂浆比纯石灰砂浆强度更大,更具耐水性,建筑科学家认为它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技术创新之一。建筑工人利用糯米砂浆去修筑墓穴、宝塔、城墙。其中一些建筑存在至今,有些古建筑非常坚固。【 】现代推土机都难以推倒,还能承受强度很大的地震。
最新研究发现了一种名为支链淀粉的“秘密原料”,似乎是赋予糯米砂浆传奇性强度的主要原因。支链淀粉时发现于稻米和其他含淀粉食物中的一种多糖物或复杂的碳水化合物。
分析研究表明,古代砌筑砂浆是一种特殊的有机与无机合成材料。无机成分是碳酸钙,有机成分则是支链淀粉。支链淀粉来自于添加至砂浆中的糯米汤。此外,砂浆中的支链淀粉起到了抑制剂的作用:一方面控制硫酸钙晶体的增长,另一方面生成紧密的微观结构,而后者应该是令这种有机与无机砂浆强度如此之大的原因。
为确定糯米能否有助于建筑物修复,研究人员准备了掺入糯米数量不同的石灰砂浆,对比传统石灰砂浆测试了它们的性能。科学家说:“对两种砂浆的测试结果表明,掺入糯米汤的石灰砂浆的物理特性更稳定,机械强度更大,兼容性更强,这些特点令其成为修复古代石造建筑的合适材料。”这一研究结构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
“标准的砂浆成分是熟石灰,即经过燃烧或加热至高湿,然后放入水中的石灰岩。”这句话适合填补在文中:
①处
②处
③处
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