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840道有关“电影 小麦 1964 作者”的相关试题
材料

关于“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是说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册的编绳翻断了多次。此语最早见于《史记·孔子世家》。

对“韦编”的“韦”如何理解?新版《辞海》的解释是:“韦,熟牛皮。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皮绳编缀,故曰韦编。”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其一,现代的形声字古代常常写作假借字,汉代文献中此例不胜枚举。汉代许慎《说文》有“经,织从丝也”。许慎所用的“从”,即今之形声字“纵”字的假借字。我们既知“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我们把汉人(司马迁)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纬编即编联简册的纬绳。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所以《说文》又称“纬,织横丝也”。简书的竹简是纵向排列的,犹如织布帛的经线,编联简册的组绳则是横向编联的,犹如织布帛的纬线。据此,把横向编联简册的组绳称作“纬绳”、“编纬”是理所当然的。其二,古代简书并不一定是用皮绳编缀的。陈梦家在《汉简缀述》中写道:“所用以编简札为册者,多为丝纶。有时写作‘编’。”荀勖《穆天子传》记“燕郡魏冢所出‘皆竹简素丝编’,《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记襄阳古冢所出《考工记》‘竹简书,青丝编……’居延出土汉简册,则用麻绳。”毫无疑问,所谓“素丝编”“青丝编”都是指的丝绳。出土简册,则木简仅见用麻绳。除了“韦编三绝”的“韦”被译为皮绳外,尚不见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

211/840
单选题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关于这篇短文,作者的意图主要是:

A

考证“韦编三绝”的真实性

B

作者撰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说明“韦”是汉代“纬”的假借字

C

对如何理解“韦编”的“韦”,新版《辞海》的解释是错误的

D

考证“我国古代的竹简都是用“素丝编”或“青丝编”编联的,而编联木简则用麻绳

正确答案:C
正确率:0.0%
易错项:D
知识点:说明文
来源 【2009-云南-045】 展开解析
材料

下表是某旅游网站上推荐的从M地到N地的机票价格(5月30日)及在线支付的优惠活动。

xingguang


某影院有6个影厅,最近一周的排片情况和昨天的票房收入见下表:

xingguang

212/840
单选题

影院一天总共放映x场,其中某部电影放y场,排片率就是y/x×100%,那么四部影片中排片率最高的影片是哪部:

A

甲影片

B

乙影片

C

丙影片

D

丁影片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7.6%
易错项:B
知识点:简单加减
来源 【2016-国考副省级-133】 展开解析
213/840
单选题

蒙太奇是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电影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剧情刻画人物。但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没有使用蒙太奇手段的是:

A

某部电影把工人群众进厂门的镜头。与被驱赶的羊群的镜头组接在一起

B

某部电影的开头以不断翻阅日历的方式表现时间的流逝

C

某部电影先展现了春天冰河融化的镜头。然后切换到工人示威游行的镜头

D

某部电影结尾的两个画面是一位孤单的母亲的身影和另一个家庭其乐融融的画面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0.0%
易错项:D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13-吉林甲级-050】 展开解析
214/840
单选题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顺序是:
口碑的背后是审美,这是一个有主观意识的评判,它受个人阅历经验的影响,也与地域文化、风俗习惯有关联,反映到电影的感受,可能就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同一部电影,你觉得是一地鸡毛,________________;你觉得毫无会心之处,________________;你觉得强行煽情,________________。
①他却笑得前仰后合
②他却觉得曾经沧海
③他早已哭得梨花带雨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①③②

D

②③①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2.3%
易错项:A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20-深圳Ⅱ-046】 展开解析
材料

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著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

215/840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表达作者对范仲淹救荒措施的态度和评价的是:

A

“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

B

“荒政之施,莫此为大”。

C

“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

D

“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8.2%
易错项:D
知识点:其他题型
来源 【2020-上海A-025】 展开解析
216/840
单选题

下列“三部曲”的作者与其包含的作品对应错误的是:

A

巴金—爱情三部曲—《家》《春》《秋》

B

茅盾—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C

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

D

曹禺—话剧三部曲—《雷雨》《日出》《原野》

正确答案:A
正确率:25.0%
易错项:C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21-新疆兵团行政执法-005】 展开解析
217/840
单选题

2020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作为世界第二大种子大国,下列哪些种源是我国能够做到完全自给自足且有竞争力的?
①水稻   ②小麦   ③玉米   ④大豆

A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B
正确率:19.7%
易错项:D
知识点:政治理论
来源 【2021-重庆选调-007】 展开解析
材料

注:粮食作物指稻谷、小麦、玉米、豆类和薯类;谷物指稻谷、小麦和玉米。

xingguang

218/840
单选题

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1)2001—2009年中国稻谷播种面积呈“减少—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动态势
(2)2001—2009年中国小麦播种面积呈“减少—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动态势
(3)2001—2009年中国薯类播种面积呈“减少—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动态势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正确答案:D
正确率:41.7%
易错项:C
知识点:正确个数
来源 【2011-江苏A-091】 展开解析
219/840
单选题

下列作者和作品对应中,不正确的是:

A

诸葛亮——《出师表》

B

李白——《饮中八仙歌》

C

屈原——《天问》

D

曹植——《洛神赋》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5.1%
易错项:C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6-黑龙江县乡-014】 展开解析
材料

第一步就是明确爱是一种艺术,正如生活是一种艺术一样。我们想知道如何爱,必须遵循我们学习其他任何艺术的同样方法,诸如学习音乐、绘画、木工或医学技艺及工程艺术的方法。

在学习任何一种艺术时,必要的步骤是什么呢?

学习任何一种艺术的过程都能够适当地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精通那门艺术的理论,另一方面熟悉那门艺术的实践。如果我想学习医学技艺,我必须首先了解人体结构和各种疾病,但当我具备了这一方面的全部理论知识时,根本不意味着我在医学技艺上是合格的。只有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把我们的理论知识成果和我们的实践成果融为一体,即变为我的直觉——这是任何一门艺术的要素——之后,我在技艺上才变得精湛起来。当然除学习那门艺术的理论和实践外,为驾驭任何一门艺术,第三点也是必要的要素,即要使艺术精湛必须极其关心这一问题,在我的心中必须是:没有什么比此艺术更重要的事情。

这适用于音乐、医学、木工和爱的艺术。这里有着为什么在当代的文明中,人们很少尝试探究爱这门艺术的答案,尽管他们明显地失败,尽管他们对爱如饥似渴,但却又认为几乎每一件事都比爱重要:成就、名望、金钱、权利——几乎人们的所有精力都被用来研究如何实现这些目标,难怪乎没有谁来学习爱的艺术。

220/840
单选题

作者认为,驾驭一门艺术的中心问题是:

A

“我”所追求的艺术是重要的,没有什么可以代替它的事物

B

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在一起,并转化为一种直觉

C

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所掌握的艺术变得精湛

D

如何把握住掌握一门艺术的一般性法则

正确答案:A
正确率:0.0%
易错项:D
知识点:议论文
来源 【2009-云南-028】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