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电力机车的发展始于19世纪。1879年,德国西门子公司建造的直流125伏、3马力的电车应用牵引变流器取得成功。”的相关试题
材料

2016年江苏规模以上光伏产业总产值284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增速较上年回落3.5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2720.5亿元,增长9.9%,增速回落2.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153.6亿元,增长11.6%,增速回落8.8个百分点。苏南、苏中、苏北地区规模以上光伏产业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0.2%、9.0%、39.0%。2016年江苏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23万千瓦,年末累计装机容量546万千瓦。

xingguang

xingguang

241/1000
单选题

2014年江苏规模以上光伏产业利润总额为:

A

114.3亿元

B

127.6亿元

C

133.9亿元

D

137.6亿元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5.6%
易错项:B
知识点:基期值计算,间隔增长率
来源 【2018-江苏A-128/江苏B-128】 展开解析
242/1000
单选题

电力系统的电力设备根据其在运行中所起的作用,分为电力一次设备和电力二次设备。电力一次设备指的是直接参与生产、变换、传输、分配和消耗电能的设备;电力二次设备指的是为了保护并保证电力一次设备的正常运行,对其运行状态进行测量、监视、控制和调节等的设备。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路中用于升降交流电压的变压器,属于电力二次设备

B

将回路中高电压降低的电压互感器,属于电力一次设备

C

由柴油驱动的发电机,属于电力二次设备

D

记录零序电流值并用于查找故障点的故障录波装置,属于电力一次设备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0.9%
易错项:A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24-国考行政执法-088/国考副省-089】 展开解析
材料

2016年江苏规模以上光伏产业总产值284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增速较上年回落3.5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2720.5亿元,增长9.9%,增速回落2.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153.6亿元,增长11.6%,增速回落8.8个百分点。苏南、苏中、苏北地区规模以上光伏产业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0.2%、9.0%、39.0%。2016年江苏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23万千瓦,年末累计装机容量546万千瓦。

xingguang

xingguang

243/1000
单选题

2015年苏中地区规模以上光伏产业产值占全省的比重为:

A

19.0%

B

23.5%

C

28.3%

D

33.1%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1.7%
易错项:C
知识点:基期比重
来源 【2018-江苏A-129/江苏B-129】 展开解析
244/1000
单选题

生态文明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在对人的活动意义进行深刻反思之后提出的文化变革目标。早在19世纪,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作出了警惕自然界报复的预言,并且说:“只有一个在其中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及生态问题产生的实际领域,生态文明应当是物质文化的进步状态,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构成一个逻辑序列。
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A

生态问题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

B

生态破坏的社会根源是社会生产组织并未自觉、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

C

生态文明的建设,其实就是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D

要解决生态文明的建构问题,还得要回到《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立场上去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4.3%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09-黑龙江A-037/黑龙江B-037】 展开解析
245/1000
单选题

①据此,洪堡提出了青藏高原“热岛效应”理论
②这不符合常理
③早在18世纪末,德国科学家洪堡就发现,赤道附近的高山雪线,比中纬度的青藏高原许多高山的雪线低200米左右
④故其热量较同纬度、同海拔高度的其他地区高得多,甚至比赤道附近的同海拔地区也要高得多
⑤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青藏高原由于下垫面大面积提升,相当于把“火炉”升高了
⑥由于赤道地区热量较高,高山雪线通常应该从赤道向两极递降,到极地附近降至海平面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③②⑥①⑤④

B

③①⑤④②⑥

C

⑥②③①⑤④

D

⑥②③⑤④①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8.1%
易错项:B
知识点:句子排序题
来源 【2013-国考-050】 展开解析
246/1000
单选题

地球上生命的历史也就是生物与它们的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造成的,而反向作用,即生物对其所在环境的实际影响则相对较小。只有到了20世纪,作为物种之一的人类才获得了足够的力量,有效地改变他所在的世界——大自然。
对“足够的力量”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

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造成的,人类也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动植物的质量

B

环境决定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生物也反过来决定环境的变迁

C

动植物的形体和习性完全由环境和人类造成

D

到了二十世纪,作为物种之一的人类获得了足够的力量能够决定环境的变迁

正确答案:A
正确率:27.8%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09-福建春季-055】 展开解析
247/1000
单选题

为了更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我国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关于新型电力系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以坚强、智能、柔性电网为枢纽平台

B

以化石能源的清洁化利用建设为主体

C

实现源、网、荷、储的智能协同运行

D

实现用户侧与电力系统高度灵活互动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6.2%
易错项:D
知识点:新能源与新能源技术
来源 【2024-江苏B-009】 展开解析
248/1000
单选题

1/2,1,4/3,19/12,(   )

A

133/60

B

137/60

C

107/60

D

147/60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1.5%
易错项:D
知识点:分式数列
来源 【2008-广西-004/湖北省(A卷)-034】 展开解析
249/1000
单选题

20世纪以来,人类对弦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革。弦就是振动,振动就会产生波,说明波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这为重新认识“美”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技术方法。研究表明,自然美与物质的波长(或者频率)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物体固有的频率与人自身的频率存在耦合关系,“美”是由不同类型波谱的频率与人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对同一个人的美丑认识不同,因审美主体的频率不同所致

B

阳光、鲜花一定时间内大致不变,因为振动频率没有变化

C

距离产生美,是因为审美主客体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共振

D

见义勇为行为得到社会认可,因为审美主体振动频率一致

正确答案:D
正确率:29.8%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9-联考/安徽-046】 展开解析
250/1000
单选题

追溯历史我们发现,兰州曾经竟是河水交错之地,黄河水道南切进入城中,冲击出很多天然的岔道港湾。及至20世纪80年代,兰州还有很多地方都是河中的洲滩、岛屿,而清朝以前,兰州更是牧歌式的水城,如果要更向历史的深处探寻,历史上的兰州曾经有着亚热带的气候特征。然而后来因用地需要增大,人们大量截流、占用河滩,水城的景观逐渐作古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从古至今,兰州的地理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

B

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兰州的自然条件

C

随着气候的变化,兰州的城市景观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D

兰州已从水资源丰富的城市转变为缺水的城市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1.9%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3-新疆0907-043】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