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王君德 小麦花 作者 1964年出生”的相关试题
材料

为什么欧美人和亚洲人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为什么前者倾向于个人主义,并且惯于以分析的方式推理,而后者绝大多数呈现出一种集体主义,并且习惯从整体角度思维?

这是个宏大的问题,人们曾从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甚至基因中寻找答案。

今天,托马斯•塔尔海姆,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的一名社会心理学博士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解释。这些彼此差别的文化,部分来源于滋养它们的谷物:从新石器时代起,小麦在欧洲的主导地位和水稻种植在东亚和东南亚的盛行,可能持续地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并且在两种情况中产生了完全不同的认知过程。

以水稻种植为例,它要求农民之间通力合作。巴黎高等农艺科学学院农业系的奥利维耶解释说:“水从上游的田地流向下游的田地,因此农民之间首先要就水流的管理达成一致,以避免这家排水涝了那家的地。”

随着时间的流逝,合作的需要就会促进该地区集体主义价值的增长。“当人们需要别人帮他获得‘每日的面包’时,就必须更多地关注别人,并且学着妥协。”美国密歇根大学文化心理学研究者理查德•尼斯贝特总结说。

相反,小麦文化从2000多年前起就引入了畜力辅助耕种,并不太需要耕作者彼此间这样的合作。于是这种农业方式允许更为个人主义的价值萌芽,并且随着时间流逝,超越个人的农业行为,发展成为文化准则,传递给一代又一代人。

这些相对立的价值接下来导引出欧美人与亚洲人之间的第二项区别,这一次涉及到思维方式。

欧美人这边,个人主义助长了分析的思考方式:将属性归于物体,以便将它们从背景中整理出来,分门别类。而东亚这边,集体主义推进了更为整体的思考方式的发展,也就是说,“围绕关系而非类别、围绕系统而非物体组织起来的一种思考方式,表现出对背景的更多关注”,理查德•尼斯贝特描述道。

一个社会的个人主义文化,和身处其中的个体的思维方式,二者之间有何联系?“如果有人意识到自己属于一个更大的背景,他是这个背景中相互依赖的元素之一,那么他就很有可能以同样的方式观察周遭的物体和事件。”黑兹尔和北山忍于1991年在《心理学研究》上解释道。与之相对,个人主义倾向于发展出另一种思维方式,将物体独立于环境,强调其专有属性。

这个理论再次将文化与自然之间的深刻关系摆在我们面前。因为正是自然决定了粮食作物,乃至我们的思想。一如稻米和小麦,人类心灵也是大地的果实。

1/1000
单选题

最后一段写道“一如稻米和小麦,人类心灵也是大地的果实”,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稻米和小麦比作人类心灵

B

这句话将人类心灵与粮食做类比,揭示人类心灵的某些东西

C

这句话将人类文化心理与自然相联系,深化文章主题

D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的心智会受到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

正确答案:A
正确率:0.0%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6-上海B-074】 展开解析
2/1000
单选题

甲乙丙三人在2008年的年龄(周岁)之和为60,2010年甲是丙年龄的两倍,2011年乙是丙年龄的两倍,问甲是哪一年出生的:

A

1988

B

1986

C

1984

D

1982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6.7%
易错项:D
知识点:年龄问题
来源 【2012-北京-073】 展开解析
3/1000
单选题

今年“五一”期间,某品牌服装店进行促销活动,根据顾客身份证上的出生年份打折,如1986年出生的,打86折,1999年及以后出生的统一打99折。该活动由于宣传到位,备货充足,顾客盈门,“五一”假期销售额同比增长40%。该服装店老板认为此次促销活动非常成功。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该服装店老板的结论:

A

1986年到1996年出生的顾客占比超过80%

B

今年“五一”假期全国服装销售额同比增长45%

C

今年“五一”假期比去年多一天,消费者有更多的购物时间

D

另一个街区该品牌服装店没有促销活动,“五一”假期销售额也增长了40%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4.3%
易错项:B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19-河北县级-105/河北乡镇-105】 展开解析
材料

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材料表明,在我国每平方公里的平均人口为107人,比1964年的74人/平方公里增加了33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但人口分布很不平衡。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中,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02.6人,比1964年的232.7人,上升了37.8%;内地18个省、市、自治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1.4人,比1964年的47.3人,上升了50.9%,其中人口稀少的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从每平方公里7.2人,增加到11.8人,上升63.9%。

4/1000
单选题

从1964年到1982年,全国人口平均每年递增( )。

A

2.1%

B

2.4%

C

2.5%

D

2.6%

正确答案:A
正确率:21.7%
易错项:B
知识点:年均增长率
来源 【2008-甘肃-120】 展开解析
5/1000
单选题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该诗句的作者是:

A

李清照

B

欧阳修

C

李商隐

D

苏轼

正确答案:B
正确率:0.0%
易错项:A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4-河北-121】 展开解析
6/1000
单选题

美国著名影星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电影《返老还童》,描述的是主人公本杰明·巴顿一出生便如80岁老人一般,之后便越活越年轻,最后竟以婴儿的形态离开人世。但现实中,古今中外,从没有真正出现这一现象,这是因为:

A

“生—弱—壮—衰—亡”是事物发展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

B

人类现有的医学、生理学技术手段还不可能实现“返老还童”

C

人类还没有找到可以“返老还童”的神奇干细胞

D

人类还没有真正找到“穿越”时空的技术手段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8.9%
易错项:B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
来源 【2014-吉林甲-007】 展开解析
材料

xingguang

xingguang

7/1000
单选题

1964年我国总人口数比1953年多:

A

14.8%

B

19.2%

C

10065万人

D

14089万人

正确答案:B
正确率:25.0%
易错项:C
知识点:简单加减
来源 【2015-广州-096】 展开解析
材料

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材料表明,在我国每平方公里的平均人口为107人,比1964年的74人/平方公里增加了33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但人口分布很不平衡。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中,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02.6人,比1964年的232.7人,上升了37.8%;内地18个省、市、自治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1.4人,比1964年的47.3人,上升了50.9%,其中人口稀少的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从每平方公里7.2人,增加到11.8人,上升63.9%。

8/1000
单选题

根据1964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当时的人口约为( )。

A

6亿5千万

B

7亿1千万

C

7亿4千万

D

7亿8千万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2.9%
易错项:C
知识点:简单加减
来源 【2008-甘肃-118】 展开解析
9/1000
单选题

假定一对刚出生的小兔一个月能长成大兔,再过一个月便能生下一对小兔,并且此后每个月都生一对小兔。如果一切正常没有死亡,公母兔也比例适调,那么一对刚出生的兔子,一年可以繁殖成(   )对兔子:

A

144

B

233

C

288

D

466

正确答案:A
正确率:17.3%
易错项:C
知识点:数列问题
来源 【2008-吉林乙-010】 展开解析
材料

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材料表明,在我国每平方公里的平均人口为107人,比1964年的74人/平方公里增加了33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但人口分布很不平衡。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中,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02.6人,比1964年的232.7人,上升了37.8%;内地18个省、市、自治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1.4人,比1964年的47.3人,上升了50.9%,其中人口稀少的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从每平方公里7.2人,增加到11.8人,上升63.9%。

10/1000
单选题

西藏自治区的人口从1964年到1982年增加了( )。

A

60%

B

64%

C

70%

D

无法统计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0.0%
易错项:C
知识点:直接找数
来源 【2008-甘肃-119】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