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玉米 中文名同名作品 作者 1964年”的相关试题
391/1000
单选题

我国建国初期,美术作品中中国画逐渐占据重要地位,题材广泛多样,拓展了中国画的表现领域,出现了一批直接表现新时代现实生活和精神风貌的国画作品,一扫传统国画的荒寒落寞,表现出________的态势,为国画艺术最终摆脱传统_______奠定了基础。
填入画横线部分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扶摇直上      桎梏

B

间不容息      颓势

C

蒸蒸日上      窠臼

D

瞬息万变      惯例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2.3%
易错项:A
知识点:修饰关系
来源 【2019-湖北选调-074】 展开解析
392/1000
单选题

某农村合作社购买了两台新型号收割机,这两台机器收割速度快,而且有助于减少收割过程中的粮食损失。但该农村合作社使用这两台收割机以来,其玉米收割总损失率高达10%,较以往反而有所上升。
以下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

使用收割机后,该农村合作社收割玉米的效率大幅提高

B

两台收割机仅被用于收割部分田地的玉米

C

操作人员培训不到位,操作收割机时常出现失误

D

玉米并不是当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7.2%
易错项:A
知识点:解释说明
来源 【2022-广东县级-066/广东乡镇-064】 展开解析
393/1000
单选题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下列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与其作品对应错误的是:

A

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

B

陈独秀—《文学改良刍议》

C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D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0.3%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
来源 【2021-联考/福建-011】 展开解析
394/1000
单选题

解读作品是难事。古往今来,文学家、评论家、思想家,甚至革命家都对一部部经典作品有所解读。然而,这种现象更多的存在于“大作家”和“重头作品”上。因为“大”和“重”,文本所要表达的信息就更多,生出的议论也就更多。______?恐怕只有通过阅读文本本身才能有机会体会到。但是,阅读的主体总是千差万别,无论多么专业的评论者,都无法避免站在自身的立场和角度,带着自己对于文学的要求,从自身感兴趣的点出发进行解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如何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地解读呢

B

而作家真正的本意究竟是什么呢

C

如何从作者的角度来理解这些解读呢

D

而怎样才能弄明白作家的创作动机呢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0.5%
易错项:A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19-甘肃-053】 展开解析
395/1000
单选题

在已有的上千处世界遗产名录中,岩画遗址有30余处。目前已发现的岩画遍及世界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考证,这些遗留在岩石上洞穴内的画面至少已有三四万年的历史。在今天看来,它们更像是儿童的作品,散发着童年时代的人类所有烂漫的观察与思考,是人类在没有文字之前的最真实的书写。中国是世界上岩画遗存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此之前却没有一处成为世界遗产,“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弥补了这一缺憾。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

A

岩画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作品,是与古人对话的文化密码

B

在已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岩画遗址拥有相当的数量

C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是中国第一项岩画类世界遗产

D

岩画遍及世界,其中中国是岩画遗存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4.8%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7-山西-055/天津-052】 展开解析
材料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作为认识过程的基础,这是它同以前的认识论相区别的一个根本标志。因此,要全面关注孩子的素质,首先必须关注他们的活动的发展和变化。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既不是由什么先天的遗传、先验的精神或图式决定的,也不是由环境、由外界事物机械地决定的。人的心理,包括儿童的心理,并不是什么先天的东西预定的运动,也不是对外界事物的直观的、机械的反映,而是在人的积极活动中,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中的一种能动的反映。人的心理,包括儿童的心理,都是在活动中形成的,也是在活动中表现的,并且随着活动形态(游戏、学习、劳动)的不断发展而向前发展。这才是正确理解人,包括儿童心理发展的正确的钥匙。

(三)人的实践活动主要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但从个体来说,实践活动有一个形成和发展过程。儿童出生不久,就产生了完整的有目的动作;继而便出现了专门接受人类经验的学习活动;最后,出现了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这一典型形态的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儿童从学会适应社会生活,逐步发展到学会改造社会。这样,他就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

396/1000
单选题

根据第三段的内容,作者认为儿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的标志是:

A

适应社会生活

B

接受人类经验

C

参加劳动生产

D

学会改造社会

正确答案:D
正确率:100.0%
易错项:统计中
知识点:议论文
来源 【2012-上海(A类)-024/上海(B类)-025】 展开解析
397/1000
单选题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是为皖南事变而作的题词。其作者是:

A

叶挺

B

周恩来

C

陈赓

D

毛泽东

正确答案:B
正确率:28.3%
易错项:D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08-内蒙古-106】 展开解析
398/1000
单选题

社会发展史表明,和对食物的追求一样,人类对美、对艺术的追求始终未变。如果我们将这种追求称为“艺欲”的话,“艺欲”不会像“食欲”那样在满足后减弱,反而会不断增强,这种增强_________。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即便是独自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欣赏一部影视剧或听一场音乐会,也会产生与人交流的内在要求,这种内在要求反过来又会刺激和增强新的文艺需求,此种新需求主要不是重复欣赏某部作品,而是希望欣赏到更加精良的作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推动着文艺需求更多元丰富

B

强化了对人们文艺需求的敏锐感知

C

使文艺更加深刻而广泛地嵌入人们的生活

D

主要表现为希望获得质量更优的文艺作品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2.3%
易错项:A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20-四川下-034】 展开解析
399/1000
单选题

在日本经济雄视天下的时候,很多企业家涌入艺术品市场,大肆搜罗西方印象派的作品。后来随着经济泡沫的破裂,日本艺术品购买力一落千丈,那些艺术大师的经典作品,恰似万顷波涛上的巨轮,尚能岿然不动;那些平凡之作却是小舢板,在风雨飘摇中不堪一击,其所有者难免遭受灭顶之灾。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购买艺术品时不能盲目跟风

B

艺术品市场受经济形势影响

C

艺术大师的经典作品能保值

D

艺术品价格取决于作品的成就

正确答案:A
正确率:18.3%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1-联考/福建917-052】 展开解析
400/1000
单选题

等到贝克特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20世纪60年代已经接近尾声了。他的一生不是在等待,就是在被等待。作为《等待戈多》的作者,虽然最终没有出席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不过,他也没有拒绝奖金,否则他就成了萨特。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

萨特没有出席颁奖典礼

B

萨特20世纪60年代获得诺贝尔奖

C

《等待戈多》写作于20世纪60年代

D

贝克特因《等待戈多》获得诺贝尔奖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8.8%
易错项:A
知识点:日常结论
来源 【2008-四川-072】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