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204道有关“煱財輼遙吨鳈矬羗伌割唈鞠鶤竟”的相关试题
161/204
单选题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工业维生素”美称的稀土全球年消费量从3.3万吨增加到10多万吨。由于特殊的原子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稀土不仅是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和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在光电信息、催化、新能源、激光等高新技术和新材料领域中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世界,几乎每隔3~5年人们就会发现稀土的一种新用途,每四项新技术就有一项与稀土有关。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

稀土的特性和价值正逐步被人类了解

B

我国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C

国际社会已将稀土视为一种战略资源

D

稀土的开发利用制约着高新技术应用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3.1%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3-山东-017】 展开解析
162/204
单选题

某果园雇人手工采摘樱桃,已知从第二天起每天比前天多3人;从第10天起,每天减少前一天一半的人,直到第14天,剩下5人。已知每人每天采摘樱桃50千克,问该果园这14天总共采摘樱桃多少吨?

A

不到40吨

B

40-60吨之间

C

60-80吨之间

D

超过80吨

正确答案:C
正确率:38.7%
易错项:B
知识点:数列问题
来源 【2021-新疆-058】 展开解析
163/204
单选题

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古滇国历时五百余年,在云南历史上的地位颇为重要。古滇国的青铜文化吸收和融合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精华,然而东汉以后,古滇国却神秘消失,唐代以后的史书上竟没留下任何记载。近年来,抚仙湖南岸江川县李家山墓葬群出土了数千件古滇青铜器,抚仙湖北岸相连的晋宁石寨山曾出土滇王印。据此,考古学家推测云南抚仙湖水下古城就是神秘消失的古滇王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推测:

A

在抚仙湖水下古城,也发现了大量青铜器

B

按考古常规看,王国都城附近都是墓葬群

C

抚仙湖水下古城与史料记载的古滇国都位于今云南省境内

D

据专家推测,抚仙湖水下古城与古滇国处于同一历史时期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5.0%
易错项:A
知识点:加强支持型
来源 【2008-国考-087】 展开解析
164/204
单选题

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的树叶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于是,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A

绿色,可以给生命带来希望

B

艺术家,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C

有了希望,就有了创造奇迹的可能

D

希望,一定可以创造生命的奇迹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1.4%
易错项:A
知识点:意图判断题(不要用)
来源 【2013-吉林甲级-024】 展开解析
165/204
单选题

1927年胡适先生写道:“有一个时期,麻将竟成了西洋社会里最时髦的一种游戏,中国留学生没有钱的可以靠教麻将吃饭挣钱。”中国是麻将的发源地,但世界上唯一一家麻将博物馆却坐落在日本。博物馆展示着收集来的1万多册中日欧美麻将书籍、麻将桌、麻将器具和形形色色的麻将牌。展台按地域分,中国是麻将的发源地,日本有发达的麻将文化,美国曾爆发过麻将热,欧洲麻将则成为贵人的游艺。按主题分,有麻将与人类和平、麻将与印章、麻将与历史、麻将与书籍等。
不能从这段文字直接推出的结论是:

A

麻将虽然源于中国却属于世界

B

中国留学生对传播麻将文化功不可没

C

日本比中国更重视麻将的文化价值

D

中国人更痴迷于麻将的浅层次娱乐活动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4.4%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5-吉林上甲-037】 展开解析
166/204
单选题

1880~2012年间,全球气温上升0.85℃。而气温每上升1℃,粮食产量就下降约5%。1981~2002年间,由于气候变暖,全球玉米、小麦等作物产量均每年大幅下降4000万吨。因此,为了遏制全球变暖,保证全球的粮食安全,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节能减排,控制碳排放总量。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不属于以上结论必要前提的是:

A

玉米、小麦等作物的产量下降威胁着全球的粮食安全

B

节能减排,控制碳排放总量对遏制全球变暖有积极影响

C

除玉米、小麦等外的其他粮食作物没有因全球变暖而增产

D

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总量增多是全球日益变暖的原因之一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2.0%
易错项:D
知识点:前提型
来源 【2018-联考/贵州-092】 展开解析
167/204
单选题

我们用世界银行的最新数据,补充安格斯·麦迪森的历史数据,可以清晰地显示中国经济发展在数千年中的________。在公元1000至1600年之间,中国的人均收入大体上处于世界平均水平;经济规模(GDP总量)长时间保持世界首位,1820年时竟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1/3。不过,也正是在那个时刻,中国在世界经济“大分流”中落到了________的国家行列,无论是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还是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的相对人均收入都一路下跌,逐渐把中国推入________的境地 。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潮起潮落  滞后  一穷二白

B

兴衰荣辱  停息  水深火热

C

兴衰更替  停滞  积贫积弱

D

大起大落  滞缓  万丈深渊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9.8%
易错项:A
知识点:修饰关系,主谓宾关系
来源 【2022-青海-038】 展开解析
168/204
单选题

某帮扶项目以每公斤9元的价格从农民手中收购了一批苹果,并以每公斤12元(包邮)的价格在网上销售。售出总量的80%后,价格下调为每公斤10元(包邮)。运费成本为每公斤0.1元。全部售完后,扣除收购成本和运费的总收益为2.5万元,则这批苹果为(   )吨?

A

5

B

10

C

15

D

20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4.5%
易错项:C
知识点:利润问题
来源 【2021-广东县级-031/广东乡镇-038】 展开解析
169/204
单选题

世界石油价格上涨,导致油站供油不足。已知三辆油罐车分别运来星光公考吨油,农忙季节农用机车急需用油,为支援生产,把三罐油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每份尽可能多,每台农用机车一次凭车牌号领取一份油,则至少可满足()台农用机车的需求。

A

125

B

138

C

151

D

163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2.9%
易错项:B
知识点:工程问题
来源 【2015-深圳-050】 展开解析
170/204
单选题

海底矿产资源中最受关注的是海底石油。有人推测,37%的大陆架蕴藏着石油。海底石油储量约2500亿吨,相当于世界石油预估储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仅在大陆架的石油储量就有1400亿吨。第一口浅海油井出现在1891年,更多的勘探开发始于20世纪20年代,60年代进入飞跃发展时期。现在,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在勘探海底石油,30多个国家已开采出这种“工业的血液”。20世纪50年代海底石油产量仅占全世界石油总产量的5%,70年代增加到29%,80年代已达40%,21世纪初已远远超过50%。
以下概括不符合文意的是

A

近半个多世纪海底石油勘探开采发展极为迅速

B

大陆架的石油储量超过世界石油储量三分之一

C

现今使用的石油及制品多半来自海底油田

D

全世界约半数的国家进行了海底石油勘探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0.8%
易错项:C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0-江苏A-025/江苏B-024/江苏C-023】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