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深度大于6000米的深海被称为深渊,科学家认为其有着_______的科考和科研价值。下潜到1万米深度,相当于在1个手指甲大小的面积上承受约1吨的重量。气压、光照、盐度的逐级变化,造就了地球这个最深处的特殊性。在此开展科学研究,能够获取地球物理、地质构造等_______的科学资料。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不可替代 独一无二
无与伦比 不胜枚举
难以估量 丰富多彩
前所未有 错综复杂
如果向大气排放的累积超过32000亿吨,那么到本世纪末,将升温控制在2°C以内的门槛就守不住了。有科学家认为,为了达到将升温幅度控制在2°C以内的目标,仅仅限制
排放是不够的,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开展大气
的回收行动,使大气污染程度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
若要使上述科学家的想法成立,最需要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全球范围内普及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
各国政府推出有效政策来控制排放量
科学界整合资源来支持发展地球工程技术
各地都建立能有效回收和储存的机制
人均GDP可以基于常住人口计算,但算出的结果可能并不准确,因为流动人口同样会为城市创造GDP。当一个城市的流动人口占比较高时,只用常住人口来计算人均GDP,可能会导致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估。有专家因此建议,对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城市而言,用“吨均GDP”(每吨生活垃圾所对应的GDP)替代“人均GDP”,更能准确比较各个城市的发展水平。
要使该建议成立,必须补充的前提是( )。
所有城市都能准确统计本地区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
气候条件、城市布局等因素不会影响居民的生活垃圾产生量
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人均产生量相近
各个城市中,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每人每天产生的垃圾数量相近
碳信用又称碳权,指在经过联合国或联合国认可的减排组织认证的条件下,国家或企业以增加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污染或减少开发等方式减少碳排放,因此得到可以进入碳交易市场的碳排放计量单位,一个碳信用相当于一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某燃煤发电厂去年碳排放额超标,根据上述定义,该电厂对应做法不包括:
将该厂从城市郊区迁到海边
减少该厂全年的发电总产量
改进设备提高热源转化效率
购买碳信用来实现排放达标
“挖矿”,简单说就是利用专用计算机即“矿机”来计算生产虚拟货币的过程。“挖矿”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却也很典型地透露了虚拟货币的生产状况:高耗能、高碳排放。有数据显示,一家拥有1万台“矿机”的矿场,2021年前4个月,纳税仅9万元,月均耗电量却高达4500万度,折算能耗约为1.5万吨标煤。
从文中数据来看:
“挖矿”产业链需要再完善
“挖矿”产业有治理的必要
提高“挖矿”技术可降低环保成本
高耗能是“挖矿”产业的最大掣肘
在山东35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诞生了诸多编号为“1”的大国重器。关于这些闪耀着创新之光的“山东造”,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①“耕海1号”——中国首个自营1500米超深水大气田
②“国信1号”——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
③“蓝鲸1号”——全球最大、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
④“深蓝1号”——中国首座自主研制的大型全潜式深海智能渔业养殖装备
①②③
①②④
②③④
①③④
据中国农业大学调查,我国消费者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总量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约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德国和英国的统计显示,德国居民每年当作垃圾扔掉的可用或部分可用的食品高达1100万吨;英国每天有约700万片面包、130万罐酸奶、66万个鸡蛋被丢弃,其中相当一部分可以食用,这种“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心痛。无数的事实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当前许多国家食物浪费严重
中欧食物浪费惊人
其他国家食物浪费没有中欧明显
人们对食物的浪费应引起人类的重视与警觉
中国拥有丰富的盐资源,“柴达木”是蒙古语“盐泽”的意思,柴达木盆地有33个盐湖,据初步勘探结果,柴达木盆地盐储量为600多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它不仅是中国盐矿之冠,也是世界盐矿之冠。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一天摄盐不超过6克是比较健康的。
按每人每年用盐5kg计算,柴达木盆地的盐可供全世界60亿人食用多少年:
200
500
1000
2000
火箭是人类进入太空的最主要方式。为了探索和利用更深远的宇宙,世界航天强国纷纷启动重型运载火箭研制计划,中国航天人也加紧研制自己的重型运载火箭。重型火箭的运载能力将在现有长征五号大型运载火箭的基础上大幅提升,主要瞄准深空探测,其月球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可达50吨。这样就可以满足未来建立月球基地、载人登月等方面的需求,并为我国火星探测和其他深空探测提供强大的运载平台。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火箭运输系统将迎来技术革新
国际航天技术研究进入新阶段
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将为深空探测提供支撑
各国大力研制重型运载火箭旨在搭建深空探测平台
雪崩体能使每平方米的被打物体表面承受40~50吨的力量,冲击力量非常惊人,雪崩体在高速运动过程中,还能够引起空气剧烈的振荡,在雪崩龙头前方造成类似于原子弹爆炸时的冲击波的强大气浪。在陡岩或者河谷急转弯的地方,雪崩体很可能被阻停留下来。而雪崩气浪却会继续沿着雪崩运动的方向爬山越岭,摧毁森林、房屋,倾覆车辆,人畜遇到它可能窒息而死。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的是:
雪崩体的巨大冲击力更甚于原子弹爆炸
雪崩的威力一般只能达到陡岩或者河谷急转弯的地方
雪崩体对登山队员的主要威胁在于缺氧
雪崩气浪的作用范围要比雪崩体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