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武则天儿子在位时公务员为宴会编写食物清单的年份”的相关试题
931/1000
单选题

某企业有甲、乙两个口罩生产车间,每天工作8小时,共生产口罩3万只,若每天甲、乙两个车间分别加班两小时和三小时,则可多生产口罩一万只,若每天甲、乙两个车间分别加班三小时和两小时,则两个车间生产62万只口罩,所需的时间为:

A

14天

B

15天

C

16天

D

17天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4.5%
易错项:B
知识点:工程问题
来源 【2021-江苏A-057/江苏B-064】 展开解析
932/1000
单选题

小王与父亲属相相同,小王的母亲比他父亲小4岁,某个蛇年小王的母亲年龄正好是小王的3倍(年龄按阴历年份计算,出生当年算0岁),则小王的属相可能是:

A

B

C

D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7.6%
易错项:B
知识点:年龄问题
来源 【2015-甘肃-060】 展开解析
933/1000
单选题

美国研究人员分析了南极半岛和邻近的斯科舍海地区的实地数据后发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地气温上升了5至6摄氏度,并且来自其他海域的哺乳动物增多导致南极哺乳动物捕食竞争加剧。因此,在上述地区作为哺乳动物主要食物来源的磷虾的密度降低了80%。而同一时期,生活在该地区以磷虾为主食的阿德利企鹅和帽带企鹅的数量也急剧减少。
由此可以推出:

A

气温上升对南极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极大

B

气温上升造成了南极海洋哺乳动物捕食的竞争加剧

C

如果磷虾的密度继续减少,阿德利企鹅和帽带企鹅都会灭绝

D

气候变暖和哺乳动物的捕食竞争加剧威胁了帽带企鹅的生存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3.1%
易错项:B
知识点:日常结论
来源 【2012-国考-113】 展开解析
934/1000
单选题

美国研究人员分析了南极半岛和邻近的斯科舍海地区的实地数据后发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地气温上升了5至6摄氏度,并且来自其他海域的哺乳动物增多导致南极哺乳动物捕食竞争加剧。因此,在上述地区作为哺乳动物主要食物来源的磷虾的密度降低了80%。而同一时期,生活在该地区以磷虾为主食的阿德利企鹅和帽带企鹅的数量也急剧减少。
由此可以推出:

A

气温上升对南极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极大

B

气温上升造成了南极海洋哺乳动物捕食的竞争加剧

C

如果磷虾的密度继续减少,阿德利企鹅和帽带企鹅都会灭绝

D

气候变暖和哺乳动物的捕食竞争加剧威胁了帽带企鹅的生存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5.4%
易错项:C
知识点:日常结论
来源 【2012-国考-113】 展开解析
935/1000
单选题

姚老太病故后遗留下60万元遗产,遗嘱明确函:患小儿麻痹症的小儿子王五继承20万元,遗赠隔壁对自己照顾颇多的李大嫂10万元,剩下的30万元没有明确归属。遗产分割过程中,发现姚老太尚有40万元债务未清偿,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姚老太己病故且其遗嘱并未提及债务,因此40万元债务不再需要清偿

B

30万元法定继承额清偿债务后,未得到清偿的10万元不需要继续清偿

C

60万元遗产清偿债务后,王五、李大嫂和法定继承人平均分配20万元

D

法定继承额清偿后,王五和李大嫂按比例以所得遗产清偿余下10万债务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4.7%
易错项:C
知识点:民商法
来源 【2022-湖北选调-033】 展开解析
936/1000
单选题

260万年前灭绝的巨齿鲨体长超过15米,拥有强大的咬合力,其3米宽的下颌可压碎一辆小汽车。然而,近期的一项研究显示,巨齿鲨喜欢捕食的是体长小于5米的小须鲸,而不是体型更为庞大的大须鲸。但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小须鲸的数量锐减。研究人员据此认为,巨齿鲨是因缺少食物而灭绝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

小须鲸在260万年前数量锐减的原因是缺少食物

B

大须鲸是所有鲸类中游速最快的,很难被巨齿鲨捕食到

C

巨齿鲨也喜好捕食体型较小的海豹和现已灭绝的侏儒抹香鲸

D

与巨齿鲨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座头鲸和蓝鲸等大型鲸鱼都发生了进化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3.9%
易错项:D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20-四川上-083】 展开解析
937/1000
单选题

有研究者分析了公元前735年至公元800年左右的50处玛雅墓葬后发现,玛雅社会的统治阶级日益青睐以玉米为原料的食物。由于公元800年左右曾多次发生旱灾,而旱灾频发会严重影响玉米的收成,因此有研究者认为,过度偏重玉米的农业结构正是导致玛雅文明灭亡的决定性因素。
下列选项最不能削弱上述论证的是:

A

玛雅社会中底层人民并不以玉米为主食

B

旱灾同样会严重影响水稻等作物的收成

C

公元800年左右,玛雅文明受到了外族入侵

D

有严重旱灾的情况下玉米的产量仍能维持一定比例的人口生存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8.3%
易错项:D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21-广东思维能力-058】 展开解析
938/1000
单选题

复活节岛是位于太平洋上的一座孤岛。在报道中,复活节岛文明的衰落常作为一个警世故事,讲述人类肆意采伐棕榈树林,致使肥沃的土壤流失,最终导致岛中食物短缺,文明自此衰落。然而近日有专家提出,复活节岛文明的衰落与树木砍伐并无必然联系。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的观点:

A

大约公元1200年,岛上居民开始砍伐棕榈树,用于建造木船,运送大型石质雕像

B

考古发现,当岛上最后的树木(棕榈树)被砍伐之后,仍有大量原住居民生活着,其农业耕作的水平没有下降

C

花粉分析表明,早在公元800年,森林的毁灭就已经开始,岛屿地层中的大棕榈树和其他树木的花粉越来越少

D

1772年荷兰殖民者开始登陆复活节岛,并对当地居民进行奴役,那时岛上的土著人口是4000人,到1875年时仅有200人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8.2%
易错项:D
知识点:加强支持型
来源 【2017-国考副省-112/国考地市-104】 展开解析
939/1000
单选题

科学家一直认为大脑中的“语言中心”让我们有别于人类的血缘近亲——猴子。但是,最近一项新研究发现,与人类语言能力有关的大脑区域所在位置与科学家此前认为的截然不同。这个控制语言能力的区域距离大脑中央更近,比此前认为的近了3厘米。这意味着,人类大脑与猴子大脑的相似度超出此前预计,我们可能需要重新审视猴子和人类语言的起源。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人类大脑中“语言中心”位置可能与此前认为的不同

B

大脑中“语言中心”位置决定了人类和猴子的区别

C

猴子和人类语言起源的关系可能比想象得更密切

D

人类大脑与猴子大脑的相似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2.1%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2-联考/福建421-030】 展开解析
940/1000
单选题

西欧在建立文明社会时打破了原有的氏族关系,建立以区域为中心的政治关系。中国与西欧不同,它在建立文明社会时没有打破原有的氏族关系,相反却以氏族关系为依据,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国家制度。这样的国家是以家族的宗法关系为主干,所以:

A

在中国文明里,家为国的本位,国是家的放大

B

西欧的文明不重视血缘亲情关系

C

西欧的文明比中国的文明先进

D

以氏族为基础更容易建立文明社会制度,所以中国的文明更悠久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3.0%
易错项:D
知识点:日常结论
来源 【2011-安徽-084】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