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时辰药动学是研究机体的生物节律对”的相关试题
751/1000
单选题

某企业最近推出的一款指甲钳,在刀口上方装了放大镜,特别适合眼花的老年人使用,卖得很红火。这个事例体现了经济学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精准掌握需求才能推出畅销产品

B

市场细分使产品的生产成本有所减少

C

带有放大镜的指甲钳是剪刀的替代品

D

装有放大镜的指甲钳改变了使用价值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6.8%
易错项:B
知识点:市场经济理论
来源 【2017-江苏A-017/江苏C-017】 展开解析
752/1000
单选题

学中国语言文学的学生不是理科学生,所有理科的学生都要学习高等数学,因此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不用学习高等数学。
以下哪项论证与题干中的论证犯了同样的逻辑错误?

A

波斯猫不是狗,狗不是植物,因此波斯猫不是植物

B

哈士奇不是大象,大象喜欢玩耍,因此哈士奇不喜欢玩耍

C

所有会拉小提琴的人都懂五线谱,我懂五线谱,因此我会拉小提琴

D

所有喜欢古典音乐的人都不喜欢嘻哈音乐,我不喜欢古典音乐,因此我喜欢嘻哈音乐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4.2%
易错项:A
知识点:结构相似
来源 【2023-北京-101】 展开解析
材料

从花粉到花生,让人类产生过敏变态反应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变态反应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变态反应”这一术语是儿科医生冯·皮尔凯和贝拉·锡克在20世纪首先提出的。几乎同一时期,“过敏症”使生理学家查尔士·里歇声名远播并荣膺1913年诺贝尔奖。此后多年,变态反应研究始终将过敏视为一种病态或障碍,极少有科学家探询究竟为何存在这种严重而有潜在危险的免疫反应,更不用说免疫系统为什么会以这种方式对貌似无害,却经常充当过敏原的物质作出反应。

20世纪60年代有关多细胞真核寄生物引发免疫反应的研究回答了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发现,人体如果受到蠕虫这种寄生虫的感染会导致高含量免疫球蛋白E的生成,而引起变态反应的正是这一抗体。从那时起,有种观点盛行不衰:在进化中,人体为抵御寄生虫,发生变态反应,却把免疫反应的目标弄错了。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玛吉·普罗菲特在1991年对变态反应作出了一种非主流理论解释。她推测,在进化中,变态反应的形成是为了启动免疫系统,保护我们不受环境毒素(例如有毒的植物化学物质和毒液)的伤害。过敏原在多数人看来是无害的,但有很多事实上就是毒素。所以,与其把变态反应看成对蠕虫目标锁定有误的反应,倒不如视之为一种有益的反应,目的在于防御环境中的有毒物质。

虽然“毒素假设”至今仍不受生物医学界重视,但是其仍有一定合理性。首先,流鼻涕等过敏症状可以理解为身体力求摆脱过敏原的一种尝试,类似于食物和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引起类似的驱逐反应。其次,变态反应往往发生在接触毒素后的几秒钟或几分钟内,与需要一定时间方才显现的蠕虫感染相比,有一定差异。此外,患有过敏症的人常对过敏原变得极度敏感,环境中稍有微量便立即反应。考虑到对细菌和病毒的免疫反应都不能如此灵敏,对蠕虫表现得如此敏感就不是那么令人信服了。最后,充当过敏原的物质多种多样。“蠕虫假设”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么多的物质都能造成变态反应,但“毒素假设”却预料到这些过敏原可能共同具有一种造成伤害的能力。“毒素假设”也无法直接解释面对环境中哪怕是微乎其微的过敏原,肌体为什么有时候会作出如此严重的、潜在致死的过敏反应。

过敏症的多数患者会发现,变态反应可能有益的说法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但是,反应的好处可能类似于疼痛的好处:疼痛固然给人带来不快,但这种不快会帮助我们避开损害我们肌体的环境原,从而使我们更有幸存的可能。

753/1000
单选题

玛吉·普罗菲特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

A

对引发过敏原的毒素进行了系统整理

B

将变态反应视为身体的一种有益反应

C

扩大了会导致变态反应的过敏原的范围

D

界定了导致变态反应的免疫系统的缺陷

正确答案:B
正确率:0.0%
易错项:D
知识点:说明文
来源 【2014-北京-053】 展开解析
754/1000
单选题

为了更好地利用季节、合理使用土地,实现生物互利作用最大化和生物互害作用最小化,寻求多样生物之间的最佳生态关系,在有限的耕地上实现最大的产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了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多熟种植等多种种植制度。内蒙古敖汉旱地农业系统是以小米为主要农作物,兼顾糜黍、荞麦、高粱、黑瓜籽、杂豆等杂粮旱地作物,实行条播、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传统耕作方式的典型代表。这种耕种方式,在2020年11月入选为“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的最佳案例,为世界减贫贡献了中国人的农耕智慧。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

辨土肥田,因地制宜

B

适时和土,用地养地

C

顺势而为,轮作复种

D

因势利导,润泽良田

正确答案:B
正确率:22.9%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2-重庆选调-041】 展开解析
755/1000
单选题

现代自然科学不是单单研究一个个事物,一个个现象,而是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事物相互之间的关系,这就使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起来的体系,这是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特点。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

现代自然科学,研究一个个事物,一个个现象

B

严密的综合起来的体系是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特点

C

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起来的体系

D

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特点是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与关系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1.4%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0-江西-024】 展开解析
756/1000
单选题

某研究机构发布两项关于史前女性的研究表明,史前女性完全有能力胜任狩猎这一艰巨的体力任务,该研究表明,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女性的身体更适合耐力活动,消耗同样的能量可以跑更远,因此,同史前男性比,史前女性是更优秀的猎手。
以下陈述如果为真,哪项是上述观点的前提?

A

我们关于史前女性采集的假设是错误的

B

史前男性的耐力不足以胜任长时间的狩猎

C

在其他方面,史前女性比男性更有优势

D

耐力和效率是决定狩猎成败的关键要素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2.5%
易错项:B
知识点:前提型
来源 【2024-江西-111/吉林-086】 展开解析
757/1000
单选题

①建议从事童书出版的机构聘请心理学、教育学、出版学等相关领域专家共同把关,为儿童读物筑牢安全防线
②童书出版有必要设立严格门槛
③童书出版需要认定资质、配备专业编辑,目前在这方面尚有欠缺
④我国现有专业少儿出版社30多家,随着市场需求增长,少儿出版的队伍不断壮大
⑤童书正在从原来的专业出版变为大众出版
⑥目前全国583家出版社,参与少儿出版的已经超过550家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序,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

③②①④⑥⑤

B

④⑥⑤②③①

C

⑤④③⑥①②

D

⑥②①④⑤③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2.9%
易错项:A
知识点:句子排序题
来源 【2023-浙江A-032/浙江B-012/浙江C-062】 展开解析
758/1000
单选题

过去有人认为,犯罪是因为罪犯心理不健全或对社会感到疏离等原因而从事犯罪行为,因此不能凭借惩罚来阻止。不过,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多数罪犯都会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理性选择。这种分析方法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司法审判都形成了相当程度的影响。现在,如果法官和立法者对犯罪采取宽松的态度,就会引起民众强烈不满。由此可见,很多人也开始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诠释犯罪行为了。
这段话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

大多数罪犯都是理性的

B

心理性或社会性因素是犯罪的主要原因

C

微观经济学改变了很多人对犯罪的看法

D

用微观经济学诠释犯罪行为更为科学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8.9%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08-浙江-031】 展开解析
759/1000
单选题

若公众史学归属于历史学,那么目前历史学门类的三个一级学科(中国史、世界史与考古)都无法单独包容它;更何况它还包含着文学、传播学、艺术等非历史学学科的元素。在欧美高校,公众史学要么是被作为历史学系所设立的专业学位项目,要么是由历史教育学与艺术专业合作设立的跨学科项目。由此,中国的公众史学若想拥有自己独特的学科属性,必须在这一点上有所明晰。
这段文字最合适的标题是:

A

公众史学学科性质应有所明晰

B

公众史学与历史学门类的关系

C

中国与欧美公众史学不同的归属

D

公众史学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学科

正确答案:D
正确率:22.2%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6-重庆-048/政法干警联考-028】 展开解析
760/1000
单选题

全球过度使用或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微生物正在成为传统抗生素产业的死敌。寻求这一困境的破解之道,是全球抗生素科学家的研发重点,也将决定未来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信息菌素作为一种新型抗生素,具有全新的杀菌机制,通过在细菌的细胞膜上形成一个致死性离子通道,让细菌内容物泄漏、能量耗竭,从而杀死细菌。凡是具有脂质双分子生物膜的微生物都逃避不了这种杀伤。信息菌素具有安全、杀菌效果强、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杀菌效率是目前常规抗生素的数百倍甚至数万倍。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信息菌素与常规抗生素的杀菌机制类似

B

传统抗生素难以穿透脂质双分子生物膜

C

信息菌素对特定微生物有致命的杀伤力

D

过度使用信息菌素会产生耐药性的问题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7.8%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9-国考地市-054/国考副省-046】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