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发展,微生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以下不属于微生物应用事例的是:
用青霉素治疗疾病
注射减毒疫苗
利用木质纤维素水解发酵生产生物燃料
在伊蚊身上植入编码了疟原虫抗体的基因
下列诗句体现了环境对生物影响的是: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花到岭南无月令,撞水撞粉透性灵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生物质炭由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经过高温转化而成,是一种富含碳素的多孔固体颗粒物质,大量有机废弃物都可用作制备原料。这一“古老”的新生事物能将生物质中不稳定的有机碳转化固定,具有多重潜在价值。在农业领域,土壤中添加生物质炭可以改善持水能力和养分供应,增加微生物活性,利于作物增产;在工业领域,生物质炭可以用作电池电极或催化剂,比如用作石墨的替代品;在环境领域,生物质炭作为优良的吸附材料,可以去除环境中的污染物,还可以吸附游离碳和氮化合物,减少生物质在转化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
下列哪一说法无法从原文中得到支持:
工业中使用生物质炭作为原料由来已久
自然界中生物质炭一般以固体形式存在
生物质炭可以由有机废弃物产生
利用生物质炭可以有效改良土壤
与工业经济、数字经济相比,生物经济最大的特点是打破了数字经济“赢者通吃”的商业模式,具有资源依赖性强、技术多样性高、市场垄断程度低等特点,为生物资源丰富、生物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我国生物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生物技术已有良好基础,做强做大生物经济,不仅能有效缓解甚至最终解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等问题,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推进新一轮经济增长。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我国生物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前景研判
全球生物经济演进的规律和发展布局
中国面临生物经济的巨大机遇和挑战
生物经济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
海山是海面下的岛屿,与岛屿中的火山岛有相同的起源和相似的形态。以往的海山生物调查发现,海山岩石上的生物群落与海山周边的软底沉积和深海平原上的生物群落大不相同。而且,一些海山之间的生物群落在物种构成上较少重叠。因此,有一些学者认为,相对孤立的海山存在独特的生物群落且拥有高度特有的动物群。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学者的观点?
远离大陆的孤岛,因为海洋的分割往往会形成相对孤立且独特的岛屿生物群
物理隔离海洋的现象在海洋中很少出现,所以海山不可能长期被隔离成水下孤岛
地形和海流的相互作用在某些海山顶部形成封闭环流,使栖息其上的生物幼体难以扩散
早期一些海山中发现的高度特有物种其实是采样不足造成的,很多海山都有相同的生物来源
关于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酸菜和腐乳的制作过程中都离不开乳酸菌的发酵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
细菌有完整的能量代谢系统,可以独立地生长繁殖
木耳是真菌的一种,常生长在阴湿、腐朽的树干上
英国科学家提出测试可再生能源效率的简单方法,来展示1公顷能源作物制成的燃料可以让汽车行驶多远,生物柴油在测试中表现最差,仅能使车辆行驶2万公里,生物乙醇使车辆行驶3万公里,由厌氧发酵的农作物等产生的生物沼气可使车辆行驶将近9.7万公里。因此,科学家认为生物沼气将是未来最有发展前途的生物燃料。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质疑以上结论:
生物沼气的生产成本远高于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
乙醇燃料的生产要耗费大量的水资源,不利于环保
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将会导致全球粮食危机
生物沼气的生产、运输过程费水、费电、费能源
学校有300个学生选择参加地理兴趣小组、生物兴趣小组或者两个小组同时参加,如果80%学生参加地理兴趣小组,50%学生参加生物兴趣小组。问同时参加地理和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是多少?
240
150
90
60
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诸多影响的同时也影响着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降水的增加可以改善植被,从而有利于鼠类的增长。研究表明,降水的增加使原本干旱的内蒙古地区植物更加丰富,也增加了鼠类的食物,长爪沙鼠数量随之增加。
以下最能削弱上述论断的一项是:
据统计,一些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并没有增加
据测算,全球沙漠化面积近年有所增加
内蒙古地区植被的增加和近年的生态保护有很大关系
植被的增加使各种动物包括鼠类的天敌都增加了
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上分布的各物种的种群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下列不能构成生物群落的是: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的生物
无菌培养基被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
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
内蒙古大草原上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