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时辰药动学是研究机体的生物节律对”的相关试题
91/1000
单选题

十二生肖像原是在圆明园海晏堂前的扇形水池喷水台12石台上的。这些肖像皆兽首人身,头部为铜质,身躯为石质,中空连接喷水管,每隔一个时辰,代表该时辰的生肖像,便从口中喷水;正午时分,十二生肖像口中同时涌射喷泉,蔚为奇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掠走了十二个青铜兽首,致使这批国宝流失于海外一百多年。
根据这段文字,十二生肖像的实际用途是:

A

调节园林空气湿度

B

扇形水池中喷水的装置

C

具有报告时辰的作用

D

皇家园林的奢侈观赏品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8.4%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09-山西-022】 展开解析
92/1000
单选题

科学家通过基因改造,设计出了能在激光脉冲照射下收缩的肌肉细胞。这种被称为“生物综合设计”的仿生学新理念除了_______自然生物进行设计,还直接使用了真正的肌肉组织,不但融合了生物组织的优点并跳过仿生肌肉阶段,将目标专注于寻找新的理论和方法来实现轻量、低耗的肌肉组织控制系统,同时也模糊了自然物和机械装置的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参考    界限

B

对比    概念

C

模仿    功能

D

根据    差异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2.2%
易错项:C
知识点:主谓宾关系
来源 【2013-河南-014】 展开解析
93/1000
单选题

教学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研究教学的一般理论的科学称为教学论,也译作教授学,是教育科学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教学论要解决的是有关教学方面的理论问题。
这段话主要观点是什么:

A

教学包括教和学两方面

B

教学论是教育科学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

C

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教学中的一般理论问题

D

教学论是研究教和学两方面理论问题的总称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0.6%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08-甘肃-022】 展开解析
94/1000
单选题

在生命科学领域,观测和解析蛋白质结构一直是令科学家着迷的话题,但也面临着难度大、成本高、进展有限的局面。传统观测蛋白质结构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核磁共振、X射线、冷冻电镜。这些方法依赖大量试错和昂贵设备,每种结构的研究长达数年。现有的实验手段还不足以揭示一些重要的蛋白质结构,需借助更多计算生物学手段。用计算机来计算蛋白质结构,运算量惊人,连超级计算机也难以承受。为此,蛋白质结构预测成为结构生物学的重要分支。未来将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根据氨基酸序列预测其空间结构。
这段文字没有解释:

A

传统蛋白质结构观测方法存在哪些弊端

B

现有技术为何无法满足对蛋白质结构的探索

C

蛋白质结构预测为何成为结构生物学的分支

D

人工智能算法预测蛋白质结构有何优势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6.0%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3-国考市地级-056】 展开解析
95/1000
单选题

增效作用指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防治作用大于各种药物单独对机体产生的总效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最能体现增效作用的是:

A

石蒜是一种抗癌药,与大剂量维生素C配合使用,石蒜含有的石蒜碱毒性会增强

B

风湿止痛药酒和安乃近片均具有止痛作用,共用会使安乃近片代谢加快药物半衰期缩短

C

白掌施用亚硝酸铁化肥后可使发黄的叶子变绿,再施用磷酸二氢钾,会产生良好的催化效果

D

赤霉素和生长素均能促进植物茎秆伸长,共用时赤霉素可抑制生长素的氧化过程从而提高生长素的含量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5.3%
易错项:C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21-联考/福建-078】 展开解析
96/1000
单选题

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位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似动现象的是:

A

两岸青山相对出

B

坐地日行八万里

C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D

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2.7%
易错项:D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19-联考/安徽-080】 展开解析
97/1000
单选题

近日,距今5.18亿年的“清江生物群”被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发现,这一“令人震惊的科学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对此,国际某著名古生物学家评价:清江生物群的“化石丰富度、多样性和保真度世界一流,科学价值巨大,后续研究将有望填补我们对于寒武纪大爆发的认知空白,并解决动物门类起源演化方面的一系列科学问题”。
古生物学家的评价,意在说明:

A

这一类发现的重要意义

B

清江生物群化石的重要历史价值

C

这一研究能填补认知的空白

D

清江生物群化石的特色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1.8%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0-上海A-018】 展开解析
98/1000
单选题

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在高层大气还存在着令人惊讶的微生物循环模式,这比我们此前预期的微生物在大气中的循环高度更高,达到了十万英尺甚至更高的大气上层。负责该项研究的人员认为高层大气可能作为致病微生物的“全球运输系统”,在来自宇宙空间高水平的辐射背景下,可增加病菌或者微生物的突变几率,作为一种特殊的“疾病温床”。比如,在北非和加勒比海地区之间形成的风带,每年可卷起大约十亿吨的沙粒和尘埃,其中每克沙中含有约一百万数量级的微生物,这些被“横扫”的大量沙尘最终散布在世界各大洋中。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

A

辐射是导致微生物突变增加的主要原因

B

高层大气环境可能导致致病微生物全球传播

C

风力作用是目前微生物散布的最主要方式

D

微生物大气循环可能减缓人类疾病的发生

正确答案:B
正确率:90.1%
易错项:A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5-天津-037】 展开解析
99/1000
单选题

作为曾经和数理传统同样重要的研究范式,博物学传统其实从19世纪末开始就逐渐_______,仅仅是在大自然中观察、采集、记录而缺少定量分析,从医生、军官到传教士都能玩一把的博物学,在科学研究日益精细化、职业化的大趋势中显得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衰落    格格不入

B

转型    特立独行

C

蜕变    曲高和寡

D

退化    大材小用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0.0%
易错项:D
知识点:限定关系,轻重
来源 【2013-河南-006】 展开解析
100/1000
单选题

受体失敏现象,是指当长时间用恒定不变的信号刺激细胞时,细胞表面的感受器或受体将会逐步失效,最终的效果是细胞对这种恒定不变的刺激没有响应的生物学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失敏现象的是:

A

长期工作在机器轰鸣的车间中,最后对车间里的噪音充耳不闻了

B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舌头对味道越来越不敏感了

C

因为患了重感冒,鼻子就什么味道都闻不到了

D

穿惯了棉质的衣服,对其他材质的就再也穿不惯了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0.0%
易错项:B
知识点:核心成分分析
来源 【2015-吉林上甲-063】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