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满15周岁的杨文,冒用其兄的身份证,与某工程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从事铲车司机工作。8个月后,杨文在工作中受伤,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杨文与工程公司间的劳动合同无效
工程公司应按非法用工承担工伤赔偿
杨文与工程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工程公司不得在工伤期间将杨文辞退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携带数吨硫酸铁粉末起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长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该小组的9名研究人员来自东吉利大学和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预计科学家们将于2月开始进行实验,届时他们将把数吨硫酸铁倾倒入南极海域,同时还将向海中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该示踪剂可检测硫酸铁的变化和去向。
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提出,此后科学家们一直在对这一理论进行检验完善。科学家们近年来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进行实验时曾发现,硫酸铁确实能起到让蓝色海洋变绿的作用。硫酸铁不仅可大幅度提高该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而且一些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还因此增加了20多倍。
科学家认为,在南极海域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因为南极海域被认为在地球海洋中是最“缺铁”的,而这种营养缺乏很可能对该海域生产力造成了某种程度的限制。另外,与作为二氧化碳源的太平洋等海域不同,南极海域可吸收温室气体,其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可起到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目的。
不过,科学家们同时也指出,投放硫酸铁后海中浮游生物会增加,这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温室气体来源尚需研究。
国际科学家小组进行向海洋投放硫酸铁研究的可行性的依据是:
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
硫酸铁可以让蓝色变绿
硫酸铁可大幅度提高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促进叶绿素增长
实验证明铁元素可以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
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大学,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小方:“所有河南人都喜欢喝胡辣汤。”
小圆:“李明就是河南人,他就不喜欢喝胡辣汤。”
小方:“好吧,所有‘真正的’河南人都喜欢喝胡辣汤。”
以下最准确指出小方论证中漏洞的是:
试图通过修改标准的方式,来维护自己有缺陷的观点
试图通过把个体的特点属性扩大为群体的共有属性来偷换概念
看到别人的论述里面有谬误,就认为别人的观点一定是错误的
试图通过用批评回应批评的方式,免去为自己观点辩护的责任
李明和周强关于喝酒有以下对话,
李明:“我认为,你不该总劝我戒酒。”
周强:“何以见得?”
李明:“至少我没总劝你戒酒啊!”
李明的回答中所隐含的前提是:
如果我总劝你戒酒,你就可以总劝我戒酒
喝酒对身体健康并没有多大危害
喝酒的人不会对不喝酒的人造成什么影响
如果我没总劝你戒酒,你也不应该总劝我戒酒
每当想起父亲对我说过的他那_______的童年,都使我倍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并催我进取。
填入划横线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苦涩
苦难
苦命
苦恼
心为志,笔为情,见此壮阔之情,他要尽吐胸中_______。他以训练有素的书写线条写其枝干,直取其势,气脉贯穿,进而求其_______,疏密交错,并能灵活应用泼墨、破墨、渴墨诸法,大胆落笔,细心收拾。在形的基础上,求其笔韵、墨韵、水韵,有时浓墨焦墨,有时淡墨渴墨,能浑然一体,又能层次分明。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情愫 上下起伏
胸臆 浓淡均匀
块垒 参差向背
丘壑 高低错落
诗源于情感,但应该超越一般的情感。超越,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之上,本身就包含了情感元素。诗是文字的最高形式,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情感抒发和情绪宣泄,诗应该有更高的使命,那就是“言志”。所以,“缘情”是诗之基础,“言志”才是诗之超越,或者说诗之要求、诗之标准。“道始于情”“道生于情”,精神的源头其实是情感。情感不加控制,就流于欲望本能;情感经过疏导,就可能上升为“道”或者“理”,并可能最终转化为精神。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情感元素是诗歌创作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诗的创作必须建立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
诗“言志”才能成为精神的传道者和弘扬者
诗歌应该尽可能地避免情感宣泄与欲望表达
关于2017年新调整的海洋伏季休渔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各类作业方式休渔时间均有所延长
首次将南海的单层刺网纳入休渔范围
统一了所有海域的休渔结束时间
首次要求为捕捞渔船配套服务的捕捞辅助船同步休渔
只有儿子做了父亲,这父亲才有觉悟对自己的父亲好起来,可以与父亲共同地衔一支烟,共同拔下巴上的胡须。但是做父亲的已经丧失了一个男人的真正权势后,对于儿子的能促膝相谈的态度却很有几分苦楚,或许明白这如同一个得胜的将军盛情款待一个败将只能显得人家宽大为怀一样,儿子的恭敬即使出自真诚,父亲在本能的潜意识里仍觉得这是一种耻辱,于是他开始钟爱起孙子了。
这段文字意在叙述:
祖孙之爱的缘由
父子天伦之乐背后的无奈
一家三代的情感变迁
父子间的情感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