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我们要分分秒秒地过”的相关试题
621/1000
单选题

某学院今年继续执行出国资助计划,拟从刘老师、张老师、王老师、马老师、牛老师、周老师6位教师中选派几位出国访学。由于受到资助经费、学院学科发展需要、课程安排、各人访学地和访学时间等诸多因素限制,选拔时要符合如下条件:
(1)刘老师是学院的后备学科带头人,此次必须得派出去。
(2)如果选刘老师,那么周老师也要选,但不能选张老师。
(3)只有牛老师选不上,王老师和马老师中才至少有1人能选上。
(4)如果不选王老师,那么也不选周老师。
若以上陈述为真,下面哪项一定为真:

A

牛老师没选上,周老师选上了

B

刘老师选上了,马老师没选上

C

王老师和马老师都选上了

D

王老师和牛老师都没选上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6.1%
易错项:B
知识点:翻译推理
来源 【2019-北京-105】 展开解析
622/1000
单选题

科学家抱着极大的期望,发射了许多太空望远镜,如哈勃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等。经过这几十年的努力,科学家用望远镜在银河系里找到了700到800个比较像地球的行星。那上面是不是有外星人呢?这虽然引起了科学家极大的兴趣,但是很遗憾,由于距离太遥远了,无法进行探测。比如开普勒望远镜找到了一个地球的表兄弟——开普勒186f。它离地球有500光年,这意味着我们用望远镜看到的形貌,是它500年前的情况,光从它那儿传到地球要经过500年的时间。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科学家发射了很多太空望远镜

B

开普勒186f离地球有500光年

C

外星人的发现受限于探测距离

D

银河系里存在很多类地行星

正确答案:C
正确率:91.2%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2-联考/福建-058】 展开解析
623/1000
单选题

创新就像踢足球,即使是最出色的球员也会痛失进球机会,其射门被挡出的几率大大高于进球的几率。关键在于得分最多者正是那些射门次数最多的球员,而任何领域的创新活动都是如此。创新者与普通人的主要区别在于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同。每一个人都有想法,但创新者会自觉地钻研他的想法,并不懈努力直到证明想法切实可行或不可行。许多被普通人认为是不切实际的东西,在创新者眼里却是极具可能性的。“也许创造性思维只不过意味着能够意识到按常规方法办事也并非一成不变。”语言权威人士鲁道夫·弗莱切写道。这解释了我们在看到看似简单但却使我们生活更方便的发明时——比如塑料垃圾袋和带轮箱子——的反应:“怎么过去就没有人想到这办法呢?”
文章引用鲁道夫·弗莱切的话是因为:

A

鲁道夫·弗莱切是研究人类创造力最有名的专家

B

强调有创造力的人经常探索做事的新方法

C

作者熟悉鲁道夫·弗莱切的观点

D

这个引语对前述信息添加了一个新观点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4.5%
易错项:A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5-深圳-085】 展开解析
624/1000
单选题

在语言文字的规范问题上,早期的规范观是“匡正”,认为语言使用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凡是与标准不符的就是错误的,是需要消灭的不正确的语言现象。此后,“匡正观”逐渐发展为“追认观”,既注意语言的变动性,不轻言“不规范”;又注意语言的稳定性,不轻易地把一些尚未定型、尚未被社会公认以及一些显然不健康的东西采纳进来。如今,“动态”规范观越来越趋于普遍认同,这要求我们在“规范”和“规则”、“硬规范”和“软规范”、“显性规范”和“隐性规范”等诸多二元对立因素上有区别地、有针对性地对待语言现象。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

对待语言文字的正确态度

B

语言文字规范观的发展过程

C

语言规范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D

辩证看待语言现象的必要性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3.2%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8-四川下-027】 展开解析
625/1000
单选题

理解视知觉工作机制的传统观点可追溯至16世纪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笛卡尔认为,大脑会首先构建一个外部世界的镜像模型,之后在大脑内,我们像看电影一样地观察这个世界。据此观点,倒置眼镜会使内在的镜像模型也发生倒置,大脑根据这个倒置的镜像产生视知觉。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这一解释,德根纳就是其中一个。他在实验进行到第30天时体验到的视觉现象使他彻底站到了笛卡尔镜像论的对立面。
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

视知觉的工作机制

B

德根纳的实验结果

C

倒置眼镜的工作原理

D

笛卡尔镜像论的缺陷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5.6%
易错项:D
知识点:接语选择题
来源 【2018-联考/宁夏-048】 展开解析
626/1000
单选题

以往的研究表明,精子或卵子向胚胎传递的DNA被认为是父母的遗传物质向子女传递的唯一途径。最近,美国科学家指出,父母给孩子的生物遗传不仅仅是DNA序列——我们的儿女、孙辈甚至重孙辈都可能遗传一种表观遗传信息。但与DNA序列不同,它是对环境做出反应。特定污染物——包括农药、飞机燃料甚至一些普通塑料都会引发可导致疾病或生殖问题的表观遗传信息的修饰,他们会明显地固定下来,并与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一起传递给下一代。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以往研究表明,人类的遗传基因是稳定的

B

表观遗传信息的变化具有偶然性

C

DNA序列与表观遗传信息的差别

D

环境污染可改变遗传基因

正确答案:C
正确率:23.5%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4-吉林政法干警-045】 展开解析
627/1000
单选题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满足于现状。但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从上述文段中不能推出的是:

A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很多人脑海中形成了定势

B

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在不断地变化着

C

在数学问题上,“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但在生活中却不是这样

D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会让人停下探索的脚步

正确答案:C
正确率:26.1%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8-深圳-077】 展开解析
628/1000
单选题

作家、艺术家作为最富有创造性的主体和最具活力的媒介,一旦投身于一项文化交流行为之中,就势必要承担双重的义务或双重的角色:把自身的文化传播到自身以外的文化中去,再把自身以外的文化引回自身。这样,我们在审视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关系时,就不可能,也不应该将中国文化、中国思想设想为一成不变的辐射中心,来进行单向度的观照和贸易往来式的清点,必须进行双向、互动的考察,具体地研究在接受彼此文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想象和创造。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文化交流不应是单向度的灌输而应是双向互动

B

文化交流研究重点要集中在交流中创新的元素

C

真正的学者是肩负双重义务扮演双重角色的人

D

学者在文化交流中要扮演双向传播者才有活力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5.9%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5-联考/黑龙江-038】 展开解析
629/1000
单选题

如果生命的进化一直稳步向前,未曾经历任何挫折或提供了特殊机会的时期,要划分地质年代将非常困难,能够轻易分辨出地质年代,是因为地质学家们所说的“动物群演替”,也就是物种突然出现或消失的时期,我们可以将这些事件看作时间的关口——在那一刻,一个时期,通常代表着一种气候,让位于一个新的时期,一种新的气候。只有三种变化因素,强大到能够开启时间的关口——大陆漂移、星系碰撞和诸如温室气体等气候变化动力,所有这些因素的运作方式都不同,但它们通过同样的办法来推动进化——死亡和机遇。
据此可以推断:

A

地质学家分辨地质年代未曾遭遇过任何挫折

B

气候的变化并不一定带来物种的变化

C

只有大陆漂移才能开启时间的关口

D

“动物群演替”是划分地质年代的主要依据

正确答案:B
正确率:23.1%
易错项:D
知识点:日常结论
来源 【2012-江苏A-065】 展开解析
630/1000
单选题

冰冻圈主要分布在地球两极和中低纬度的高山地区,在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极地温度对于全球的影响力也许比我们想象中要大得多。可以说,极地温度就像一个遥控器,控制着地球上其他地方的“恒定”温度。卫星数据显示,北极的浮冰正在加速消融、减少。冰越来越少,意味着地球能够反射到太空的阳光变少了,也意味着更多深海海水被暴露出来去吸收阳光而变暖,地球会变得更暖,冰会融化得更快,而且很难恢复,如此往复,会放大全球的温度变化情况。
与这段文字的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

极地和高山地区地表上存在多年冰体

B

极地温度决定着地球上其他地方的温度

C

北极冰冻圈的加速融化会导致全球变暖

D

极地冰冻圈的融化速度慢于中低纬度高山冰冻圈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2.5%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4-联考/安徽-057】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