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4人为室友,来自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毕业时都考上了研究生,录取她们的有师范大学、医科大学、财经大学、农业大学,已知:甲考上的不是农业大学,考上农业大学的是江苏人,丙考上了师范大学,丁是湖北人。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出以下哪项:
丙是湖南人
甲是浙江人
丁考上了财经大学
乙考上了农业大学
考试信度指考试的客观性,反映考生真实水平的程度。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对考试信度影响最小的是:
李老师押中了两道中考数学大题,同学们的数学成绩普遍偏高
90%的女生没有答对“2013年世界足球先生是谁”的题目
考试前一周,政治经济学老师给自己的学生指定考试范围
同一篇作文,王老师给了50分,李老师却只给了40分
A、B两位同学参加同一次竞赛考试,如果A答对的题目占题目总数的,B答对了25道题,他们两人都答对的题目占题目总数的
,那么两人都没有答对的题目共有:
5道
6道
7道
8道
某地区中小学教师中,毕业于师范类院校的女教师多于毕业于非师范类院校的男教师,________________,所以,该地区中小学女教师比男教师多。
要使上述推理成立,最适合填入画横线位置的是:
毕业于师范类院校的教师少于毕业于非师范类院校的教师
毕业于师范类院校的教师多于毕业于非师范类院校的教师
毕业于师范类院校的女教师比毕业于非师范类院校的男教师多
毕业于非师范类院校的女教师比毕业于非师范类院校的男教师多
2009年6月7日,上海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第一天,上午10时59分,有网友在某论坛上发帖,题为《高考作文题出来了:金融风暴中的我》。新浪、网易、搜狐等网站均被误导,发布消息“2009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金融风暴中的我”。当天下午,上海电视媒体也在新闻节目中作了误报。后经证实,今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考试的作文是一道关于“郑板桥的书法”的材料题。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了解,造成上海高考报道失实的首要原因是()。
网络监管不到位
权威信息不透明
新闻媒体的竞争
记者素养的缺失
一本数学辅导书共有200页,编上页码后,问数字“1”在页码中出现了多少次:
100
121
130
140
某学院今年继续执行出国资助计划,拟从刘老师、张老师、王老师、马老师、牛老师、周老师6位教师中选派几位出国访学。由于受到资助经费、学院学科发展需要、课程安排、各人访学地和访学时间等诸多因素限制,选拔时要符合如下条件:
(1)刘老师是学院的后备学科带头人,此次必须得派出去。
(2)如果选刘老师,那么周老师也要选,但不能选张老师。
(3)只有牛老师选不上,王老师和马老师中才至少有1人能选上。
(4)如果不选王老师,那么也不选周老师。
若以上陈述为真,下面哪项一定为真:
牛老师没选上,周老师选上了
刘老师选上了,马老师没选上
王老师和马老师都选上了
王老师和牛老师都没选上
科举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假如古代某位考生在参加某级科举考试中获得“解元”,即该级考试第一名,那么,他之后通常应参加的更高一级考试是:
乡试
殿试
会试
童试
有70名学生参加数学、语文考试,数学考试得60分以上的有56人,语文考试得60分以上的有62人,都不及格的有4人。则两门考试都得60分以上的有多少人:
50
51
52
53
在一项考试成绩提升计划实施前,负责老师统计了参与该计划的、学业表现不佳的学生每天花在网上的平均时间。他重新制定了这些学生的学习计划,要求他们每天减少上网时间,并预测了遵守其要求的学生的考试成绩所可能的提升幅度。但是,考试成绩评定的最终结果表明,这些学生的成绩提升幅度并没有达到预期水平。
下列( )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现象。
在计划结束前夕,参与计划的不少学生主动减少了比老师所要求的更多的上网时间
根据重新制定的学习计划,所有的课后作业都需要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来完成和提交
参与计划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的减少不会对他们完成新的学习计划产生影响
该负责老师成功预测过参与其他考试成绩提升计划的学生的成绩提升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