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小麦 的中文名同名作品 作者 1964年出生”的相关试题
531/1000
单选题

摄影作品先后顺序:
①海浪中的脸
②胜利旗帜插到帝国国会大厦
③南京大屠杀
④希特勒在巴黎

A

③④①②

B

②③④①

C

④①③②

D

①②④③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7%
易错项:C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20-新疆-021】 展开解析
532/1000
单选题

小说离不开现实生活,没有深入体验生活的人,是不可能写出优秀作品的。因此:

A

诗人、小说家不可能年轻

B

创作小说都是有经验的人的事

C

作为小说家资历是很重要的

D

要创作小说必须有充足的生活体验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7.5%
易错项:C
知识点:翻译推理
来源 【2009-山西党群-097】 展开解析
533/1000
单选题

将以下六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们在这漫长的八个月里已经成为朋友,时常会在伤残军人活动室里下围棋或者喝茶,有时也用英语谈论文学,但更多时候是相互学习中文与日语。
②林楠笙出院那天忽然下起了阵雨,香港的秋季仍像夏天一样阴晴不定,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海腥味。
③经过医院的大门外时,林楠笙看了眼穿着橡胶雨衣站得笔直的卫兵,忽然用日语问:“你杀过几个中国人?”
④铃木正男军医打着一把雨伞相送,一路上,两个人谁也不说话。
⑤林楠笙接过他提着的那个皮箱,说,那好吧,再见。
⑥铃木正男愣了愣,用中文说,我是个医生,只会救人。

A

①②③⑥④⑤

B

④①②③⑥⑤

C

②④①③⑥⑤

D

④②①⑥⑤③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1.2%
易错项:A
知识点:句子排序题
来源 【2012-江西-076】 展开解析
534/1000
单选题

某国针对本国本科毕业生的调查数据显示,该国的大多数本科毕业生为工学类,也有一部分本科毕业生为人文社科类,在这些毕业生中,大多数在毕业时就已经就业,只有少部分未就业。
由此一定可以推出的是:

A

大多数工学类本科毕业生在毕业时已就业

B

有些人文社科类本科毕业生在毕业时未就业

C

有些工学类本科毕业生在毕业时已就业

D

有些人文社科类毕业生在毕业时已就业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8.1%
易错项:A
知识点:直言命题
来源 【2021-山东-069】 展开解析
材料

2017年1-2月,全国造船完工93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3%;承接新船订单22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3%。2月末,手持船舶订单920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2.6%,比2016年末下降7.6%。

2017年1-2月,全国完工出口船90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7%;承接出口船订单19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2%。2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840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5.9%。

2017年1-2月,53家重点监测的造船企业(以下简称重点企业)造船完工91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3%。承接新船订单19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9%。2月末,手持船舶订单887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3.1%。

2017年1-2月,重点企业完工出口船88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8%;承接出口船订单17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l09%。2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812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6.6%。

535/1000
单选题

设2017年1-2月出口船完工量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比重为X,同期出口船承接订单量占全国承接新船订单量比重为Y,2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量占全国手持船舶订单量比重为Z,则有:

A

X>Y>Z 

B

X>Z>Y

C

Y>X>Z

D

Y>Z>X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1.4%
易错项:A
知识点:现期比重计算和变形
来源 【2018-国考地市-127/国考副省-132】 展开解析
材料

我们将“衰老”______为:机体的各个“组件”,特别是DNA,某些特殊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质(脂肪)所受到的随机损伤的大量累积,这一累积在生命初期就已经开始,并最终达到机体自我修复的极限。这种伤害会逐渐削弱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效能,使机体更易患病,且呈现出衰老的特征,比如肌肉损失、骨质疏松、反应迟缓、听力和视力降低等。

这些累积损伤有不同的来源。其中甚至还包括我们生存所必须的将食物转化为可被我们使用的能量的过程。在线粒体(将糖转化为能量的细胞器)工作的时候,它们会同时制造出具有破坏性的氧化分子——自由基。这种活性分子所造成的大多数损伤都能得到修复,但是不乏漏网之鱼。生物学家怀疑,正是这些自由基的氧化侵蚀最终造成了线粒体的永久性损伤,让细胞不能继续保持诸多分子的结合,而这是维持机体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自由基也可能会对细胞的其他部分造成直接破坏。

固然衰老让我们更易患上心脏病、阿兹海默氏症、中风或癌症之类的疾病,但这些和衰老有关的疾病只是叠加于衰老之上的不幸事件,而并非等同于“衰老”本身。所以,即使科学能够消灭当今老人的头号杀手,衰老依旧会发生,它迟早也会让别的疾病有隙可乘。另外,衰老也会让我们的某个关键部位(比如说心血管系统)最终面临灾难性的衰竭。现在,人类比他们的祖先在过去任何时期都要活得更久,有些国家男女平均寿命分别是75岁和80岁,而过去他们祖先的平均寿命只有25岁。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类的智慧和创造给我们带来了卫生系统以及疫苗、抗生素等等,成功地消除了造成很多人早夭的因素,比如感染和寄生虫病。但“衰老”本身并非是一个按照既定的详细时间表严格执行的基因“程序”。演化没有给予我们任何专门用于激发机体衰竭的基因,让我们能够调控它,从而控制我们的寿命。毫无疑问,一些基因确实影响了我们的衰老过程,但是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是在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和活力的过程中无心产生的副产品。我们并没有控制衰老和死亡的基因程序,这意味着我们无法像治愈疾病一样治愈衰老。

536/1000
单选题

作者认为现代人比古人活得更久的根本原因在于:

A

现代人比古人更有智慧,更有创造力

B

卫生系统以及疫苗、抗生素等等的出现

C

很多老年性疾病找到了治疗的方法

D

感染和寄生虫病已无法威胁人类

正确答案:B
正确率:0.0%
易错项:D
知识点:说明文
来源 【2012-江苏A-009】 展开解析
材料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界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的父母还健在。

537/1000
单选题

关于“孝”,作者在短文中向我们表明了一个怎样的现实?

A

孝不仅是一个口号,更需要具体行动

B

弘扬中华孝道是当前的迫切需要

C

如今社会,人们对孝道越来越淡漠了

D

时间的流逝,将带走行孝的机会

正确答案:D
正确率:100.0%
易错项:统计中
知识点:散文
来源 【2011-河北-012】 展开解析
材料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人获得生存与生活的本领。不管一个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能继续自己的生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但我们的教育一直有一种忽视和轻视日常生活的倾向,在教育中一直将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相脱离。日常生活一般是不会纳入到学生的学习内容的,学生的学习与他的日常生活是分离的,他只有学习的任务,而将日常生活交给他人,交给父母去料理。在知识学习与养成教育中,日常的、世俗化的生活更加边缘化。未来、理想、职业、人才,包括财富、明星、时尚等等,在这些传统大词与流行的概念与价值观中,总是难以寻觅到日常生活的影子,嗅不到人间烟火味,看不到油盐酱醋茶的坛坛罐罐。

其实,从人类的延续与个体生命的保障来说,日常生活比什么都重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建构起了丰富的知识、规范、伦理与精神。由于日常生活的无所不包,它涉及到了人与这个世界、与自然广泛的联系。我们知道自己身体的秘密吗?如何使它更健康,更能给我们提供劳动的保障?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和安排与周围人群的关系,如何与亲人相处?我们知道食物来自哪里,它们又分别是在哪个季节与我们相遇,它们的性格如何?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又该如何应对?我们了解春夏秋冬,日月晨昏,了解节令的内容和地方的风土人情吗?我们该如何才不至于悖逆时日,违反了“规矩”?这些看起来确实平常,以至习焉不察,但从尊重人的生命、从以人为本的最基本的生命伦理来说,它又确实会给人全面的教益,是我们所必需的。

千万不要认为日常生活与精神无关,与形而上学无关。一个真正懂得日常生活的人是能够从中发现思想,不断体会到精神的高度的。一花一世界,一木一天地,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与我们头顶上的星空始终交相辉映。这样的精神首先在于人道与人性,日常生活的世界首先是此岸性的,它关乎人的生命,关乎人的幸福。承认日常生活的意义,就是表明人的肉身与感官享受的正当与合理,只有它,才是幸福的确证。

538/1000
单选题

不属于作者认为应纳入教学内容的一项是:

A

自然规律

B

风土人情

C

社会伦理

D

艺术哲学

正确答案:D
正确率:100.0%
易错项:统计中
知识点:议论文
来源 【2013-北京-053】 展开解析
539/1000
单选题

某项研究中,研究者追踪了该国19万名在1974年至1994年期间出生的人的医疗数据,他们在2006年至2012年期间做过智力测试。在做智力测试时,大约有35%的调查对象正因感染而住院。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因感染而住院者的智商分数平均比一般人低1.76分。而那些因感染住了5次及以上医院的人,智商分数平均比一般人低9.44分。研究人员指出,人体感染会造成个体智商下降。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以上结论:

A

大脑周围组织感染会影响大脑的智力水平

B

有证据表明,感染会影响痴呆病人的认知能力

C

智商是对心智能力的评价方式,存在着测量误差

D

患病使得患者情绪紧张,测试时注意力不集中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0.6%
易错项:C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17-山东-099】 展开解析
540/1000
单选题

很多伟大科学家的墓志铭简练而富有诗意,是了解其一生成就的窗口。下列墓志铭与科学家对应错误的是:

A

我曾测量天空,现在测量幽冥。灵魂飞向天国,肉体安息土中——爱因斯坦

B

他把世界翻了一个个儿,虽然并不完全——达尔文

C

他从苍天处取得闪电,从暴君处取得民权——富兰克林

D

他失明了,因为自然界已经没有剩下什么他没有看见过的东西了——伽利略

正确答案:A
正确率:27.6%
易错项:B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21-国考地市-016/国考副省-016】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