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980道有关“小麦 同名作品 1964 作者”的相关试题
381/980
单选题

“天价片酬”的恶果已充分显现。由于少数知名演员的片酬占据了总预算的大头,在其他众多的生产制作环节中,所需经费都受到了严重挤压。在“无米之炊”的窘境下,剧本粗制滥造、服装舞美因陋就简、“五毛”特效横行,成为众多国产影视作品的通病。其结果,就是少数知名演员独享“天价片酬”,国产影视作品则付出了整体质量滑坡的代价。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天价片酬”扭曲了一些演员的价值观和财富观

B

国产影视行业发展态势堪忧

C

国内有一部分知名演员缺失职业道德

D

“天价片酬”导致国产影视作品质量下滑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8.6%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8-江西法检-028】 展开解析
382/980
单选题

在将中国文学作品译介给国外读者时,中国媒体与公众往往因文化焦虑及传播压力,过于强调译者对中国本土文化的熟悉知晓程度,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未能再现文学作品中原汁原味的中国元素心存芥蒂。事实上,不同语言的文学之间具有某种审美的和人性的通约性,使得作家们能以各自的方式抵达文学的人性殿堂。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A

媒体和公众自身的文化焦虑会影响到对译者资质的考量

B

译者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了解程度并不必然影响翻译质量

C

能否保留纯正中国元素是考量翻译作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D

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之间具有通约性有助于跨语种翻译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3.4%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7-江苏A-027/江苏B-028】 展开解析
383/980
单选题

科普,也就是科学普及。既然是一种普及的工作,那么为了达到普及的目的,在工作方式和风格上,或者比如说,在科普作品的形式和风格上,自然应具备某种流行的特色。如果连流行都做不到,怎么能叫普及呢?但在现实中,我国的科普作品虽然挂着普及的招牌,在大多数情况下,却实在难以称得上有流行特征。
这段话主要想告诉我们:

A

科普按照一般观念,可以理解为科学技术的普及

B

科普工作要求在工作方式和风格上应具有流行的特色

C

我国的科普作品如果能真正具有流行特征,那么科学技术就能普及

D

我国目前的科普作品并没有达到真正的普及,原因是不够流行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3.3%
易错项:D
知识点:意图判断题(不要用)
来源 【2009-福建春季-065】 展开解析
384/980
单选题

诗歌的面貌并不完全取决于作者人品的高下,而是与作者的学力素养、心灵的敏感程度有更为直接的关系。换句话说,_______________。典型的例子就是晋代的潘岳,他虽然有“拜路尘”的卑劣行径,但其《闲居赋》一文却展现了一份清雅独绝的隐逸情怀。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一个品格并不高尚的人同样有可能创作出动人的诗篇

B

人格是否高尚并不是决定作品质量高下的唯一要素

C

一些杰作的作者反而更擅长掩饰自己的真实品格

D

“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情况在创作领域尤为常见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1.9%
易错项:B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16-联考/江西-029】 展开解析
385/980
单选题

法国的候车大厅设有故事自动分发机。上设1、3、5三个圆形按钮,分别代表阅读耗时一分钟、三分钟和五分钟的故事,底下设有打印纸出口。按下任意按钮,就会随机打出一张印有故事的小纸条,供旅客在候车时或旅途中阅读,且不收一分钱。所谓故事,并非只是段子,他们中大多数是“风雅”发轫的正规文学作品,有小说、诗歌、散文、童话等等。据了解,故事自动分发机项目在启动之初,就搜集到4万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且这些作品全部是原创,这在其他国家或许是难以想象的。
从这段文字中无法推出的是:

A

故事分发机为原创作品提供了发布平台

B

“免费写,免费看”的模式会持续下去

C

故事自动分发机满足了乘客的文化需求

D

故事分发机契合了法国浓厚的文学氛围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2.7%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7-吉林乙-029】 展开解析
386/980
单选题

近几十年来,苏绣讲究的“平、齐、光、亮”已被刺绣界广为认同,成为衡量传统针法技艺高低的基本________。各绣种最初习绣都要从学习平绣技法入手,而真正绣好一幅平绣作品并非易事,能成为经典的作品可谓________,这不仅因为此种技艺用针黹书写了刺绣艺术史,更是因为它承担着传承工匠精神的历史重任。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尺度  凤毛麟角

B

追求  屈指可数

C

标准  众望所归

D

原则  大海捞针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4.8%
易错项:B
知识点:解释关系,主谓宾关系
来源 【2020-四川上-020】 展开解析
387/980
单选题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上述著名诗句的作者是谁?描写的是哪里的美景?

A

白居易   洞庭湖

B

白居易   西湖

C

苏东坡   洞庭湖

D

苏东坡   西湖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7.5%
易错项:A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3-浙江A-112】 展开解析
388/980
单选题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作品,描述了八百多个人物,七十多匹牲畜,二十多辆车、桥,二十九艘大小船只,以及各具特色的房屋、桥梁、城楼等。这幅画主要表现的是:

A

祭祀风光

B

山水景色

C

田园风光

D

社会风俗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0.4%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国古代史
来源 【2014-广东-073】 展开解析
389/980
单选题

在深刻变化的社会转型期,思想观念多样多元多变,一些领域道德_______,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这是文艺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时代_______。如何实现文艺的社会价值,净化心灵、烛照前行,这是文艺工作者必须回答的时代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失当    背景    主题

B

缺失    环境    议题

C

失范    场景    命题

D

缺乏    境况    问题

正确答案:C
正确率:31.8%
易错项:D
知识点:主谓宾关系
来源 【2012-浙江-006】 展开解析
390/980
单选题

成语“曲高和寡”本义是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多指知音难得;引申义是言论或作品太深奥,能了解的人少。从经济学角度来理解,它所体现出的道理是:

A

价格应定在消费者的需求线上

B

价格应定在边际成本上

C

价格应该由政府整合调控好

D

价格应定在社会实际需求上

正确答案:B
正确率:20.8%
易错项:D
知识点:市场经济理论
来源 【2012-江西-051】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