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980道有关“小麦 同名作品 1964 作者”的相关试题
11/980
单选题

以下关于作品和创作者对应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魔笛》——莫扎特

B

《家》——老舍

C

《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D

《灵与肉》——张贤亮

正确答案:B
正确率:16.7%
易错项:D
知识点:文学常识
来源 【2014-江西法检-050】 展开解析
12/980
单选题

任何一本所有批评家赞许的作品都被每个文学工作者所读过,并且任何一个读过点什么的人都将谈论到它,任何一个批评家都将赞许那些推崇批评家本人的人的任一作品,张因铣推崇每位批评家,由此可见:

A

张因铣写了很多作品

B

所有文学工作者都读过张因铣的作品

C

张因铣作品被所有批评家读过

D

张因铣所有作品都被所有的文学工作者谈论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6.8%
易错项:D
知识点:三段论
来源 【2008-江西-072】 展开解析
13/980
单选题

作家都是在坚守文学信念的同时找寻创作的突破口,力争在文化的海洋腾起美丽的浪花。这需要作家深入挖掘现实生活,以丰富的创作手法、生动的艺术语言,塑造更多折射时代的面孔。但值得注意的是,作家要克服内容空洞的创作倾向,并不是写当代就是现实题材作品,真实是创作基调,一些只是故事发生时间为当代,却与当代生活割裂的作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实题材作品。现实题材作品不是将时代符号写进作品、对社会生活细节简单还原,也不是同质化回忆的机械陈列,而是要传达出作者对人生、对历史、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文学创作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B

文学创作应警惕内容空洞的创作倾向

C

现实题材作品必须传达出作者深刻的思考

D

好的文学创作应不断拓宽题材、丰富表现手法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6.6%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2-天津-027】 展开解析
14/980
单选题

当下中国文学描写宫斗、职斗、婚斗、家斗的作品比较流行,这些作品中包含了不少对日常生活权术和心机的描写。这样的写作有可能削弱文学对社会的积极影响。文学有必要与正义结盟,形成诗性正义,以提升生活。
作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

当下文学作品的社会影响力有下降的趋势

B

流行作品未必是好作品,这需要时间去检验

C

文学不应过度渲染权术机诈,否则有可能泯灭正义

D

生活中没那么多权术机诈,文学创作应该贴近生活,不能闭门造车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5.0%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3-四川下半年-045】 展开解析
15/980
单选题

原创是作品的生命力之源,抄袭无异于______。影视行业想要成为常青树,优质的原创作品是根基。如果任由抄袭之风盛行,______抄袭作者活跃在屏幕上,将______从业者的生存环境,消耗整个行业的未来前景。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自相残杀  放纵  剥蚀

B

自掘坟墓  纵容  腐蚀

C

自投罗网  放任  消蚀

D

自欺欺人  容许  磨蚀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7.4%
易错项:A
知识点:比喻关系
来源 【2021-联考/福建-035】 展开解析
16/980
单选题

一首诗就是一个小宇宙,它包含了诗人自己生命个体的遭际,及其在艺术探索上的痕迹;同时也包含了大时代的烙印,及诗人群落的艺术影响。因此,若要对一篇作品有真切的理解,首先需要拿作者的其他作品来对读,对诗人有个通盘的了解,以期做到________;然后要拿同时代的作家作品来对读,在诗歌内容和艺术上有个________式的认识。这样做,可以增加剖析作品的维度,庶乎更进一步贴近了作品。这样做,比局限在就一篇作品来谈,要更为靠谱。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举一反三   连类比物

B

知人论世   高屋建瓴

C

以点带面   融会贯通

D

综核名实   兼权尚计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4.1%
易错项:A
知识点:解释关系
来源 【2024-辽宁-033/黑龙江-028】 展开解析
17/980
单选题

扶贫题材创作要求创作者走向现实的更深处,突破自我想象的限度。不然,作品中对扶贫现实困境的展示至多也只能激发起观众的一份短暂的同情与痛心而已。对困境的书写赋予电视剧创作以深刻的现实意义,而这里的“现实”理应包含无法克服的困难与始终未解的难题。如此,作品将被贯注更深沉、更冷峻的现实主义精神,并以此突破当前扶贫题材创作的限度,迈向更高的台阶。
与上述语段意思符合的一项是:

A

扶贫题材创作的限度是只停留在无法克服的困难与始终未解的难题上而缺少想象力

B

对扶贫现实困境的展示激发起观众的同情与痛心,这使电视剧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C

扶贫题材创作的高度是在于关照“扶真贫”后续的一系列彻底解决困难的具体实践

D

创作者对扶贫工作的现实困境缺少更加具体深入的了解,作品多局限在自我想象中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9.1%
易错项:C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3-上海A-013】 展开解析
18/980
单选题

是否构成抄袭,要结合主观动机和客观结果两方面来判断:主观上是有意还是无意,有没有欺诈的成分;客观上自己是否从中获利,是否对原作者造成伤害。当人们依据这一标准再度审视古往今来那些有着抄袭倾向的“借鉴”时,怎样的行为应该受到舆论谴责,渐渐明朗。比如文学创作领域,早在17世纪,莎士比亚就曾经身陷“抄袭门”,其作品中的很多句子均与前人作品雷同。绝大多数的人默许了莎翁的“抄袭”,甚至坚定不移地将其奉为文坛巨匠,这是因为在他所处的时代,这样的借鉴有利于传播知识、惠及大众,而对原作者不构成实质性的伤害或者伤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下列陈述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A

句子雷同是判定是否为抄袭的重要标准

B

为传播知识的“借鉴”会得到读者赞同

C

时代局限使得抄袭行为不能被明确界定

D

在特定时代,对原作者造成实质侵害的抄袭才会被谴责

正确答案:D
正确率:38.6%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4-山西-035/四川上半年-034】 展开解析
19/980
单选题

《兰亭序》为我国三大行书书法作品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
上文对王羲之撰写的《兰亭序》的评价是:

A

《兰亭序》表现了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B

《兰亭序》在中国流传甚广,口碑相传

C

《兰亭序》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

D

《兰亭序》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书法作品之一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0.0%
易错项:C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8-辽宁-046】 展开解析
20/980
单选题

影视作品理应通过精湛新颖的艺术表现手法潜移默化地走进广大观众的情感深处,浸润他们的心灵。然而在文化消费日趋多样、媒介环境_______的情况下,部分创作者的观念未能_______,对作品的定位仍停留在“观念的传声筒”层面,主题先行、题材陈旧、剧情高悬等问题层出不穷。即便某些作品拥有一定的艺术质量和思想内涵,也往往因表现手法、选材内容无法契合新时代观众的观赏需求,而难以被市场所接纳。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瞬息万变   推陈出新

B

变幻莫测   更新换代

C

日新月异   与时俱进

D

纷繁复杂   乘势而上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5.5%
易错项:A
知识点:解释关系
来源 【2024-四川-024】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