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从A、B、C三所高校分别招聘了50名应届毕业生,并将他们分配到15个基层单位。已知每个基层单位最少分配3人,且任意2个基层单位分配到的人数都不相同。问A校毕业生最少被分配到多少个基层单位中?
3
4
5
6
甲、乙、丙三个贪官在狱中同住一室,谈及自己所犯的罪,个个都悔不当初。三人经过一番推心置腹,对各自所犯罪行都心知肚明。
甲说:“如果我贪污,那么乙也贪污;如果我走私,那么丙也走私。”
乙说:“如果我泄密,那么丙也泄密;如果我贪污,那么甲也贪污。”
丙说:“如果我泄密,那么甲也泄密;如果乙走私,那我可不走私。”
监狱长说:“贪污、泄密、走私三种罪行,每种都至少被其中一人所犯;有两人所犯罪行完全相同;有一人仅犯一种罪。”
如果上述言论均为真,下列选项肯定为假的是:
甲至少犯贪污罪
乙没有走私
丙没有泄密
甲与丙罪行相同
把红、黄、蓝、绿、紫五个小球放在五个排成一列的抽屉里,序号为A、B、C、D、E。
要求:黄球放在绿球和紫球前面,蓝球不能放在B抽屉里,红球和绿球之间隔着一个抽屉。
问黄球放在哪个抽屉时,五个球的排放顺序是唯一的:
B抽屉
C抽屉
D抽屉
E抽屉
美国法理学家博登海默说:“正义有着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变幻无常、随时可呈不同形状并具有极不相同的面貌。”在他看来,正义具有不确定性,不同的裁判者、不同的情境下正义会以不同面目示人。其实不然,正义绝对不会变幻莫测,不可琢磨,他不是裁判者随心所欲的个人情绪宣泄,它一定体现了人性中的真善美,不会挑战人类的良知、美德、慈爱等正义的情感。我们不能苛求所有法官对同一事实形成完全相同的观点,但执法者追求正义,惩恶扬善的目标不能偏离。
对这段文字理解错误的是:
执法过程中应存异求同,避免各抒己见、莫衷一是
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可以不同,但正义的标准是确定的
法官不能用“普洛透斯似的脸”来混淆是非,颠倒善恶
法官裁判应合乎基本准则和目标,不可背离正义和公平
不少减肥的人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时刻——本来接到朋友聚会的邀请是让人开心的事,可细一想却又不免挣扎:与朋友一起吃饭会让人________,这会让减肥________。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大快朵颐 事倍功半
大饱口福 危在旦夕
食前方丈 功败垂成
胃口大开 功亏一篑
2012年,珠三角九市中合同利用外资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增长速度均高于10%的城市有()个。
2
3
4
5
甲乙两人从相距1350米的地方,以相同的速度相对行走,两人在出发点分别放下1个标志物。再前进10米后放下3个标志物,前进10米放下5个标志物,再前进10米放下7个标志物,以此类推。当两人相遇时,一共放下了几个标志物:
4489
4624
8978
9248
火车站售票窗口一开始有若干乘客排队购票,且之后每分钟增加排队购票的乘客人数相同。从开始办理购票手续到没有乘客排队,若开放3个窗口,需耗时90分钟,若开放5个窗口,则需耗时45分钟。问如果开放6个窗口,需耗时多少分钟?
36
38
40
42
已知3个质数的倒数和为,则这3个质数的和为:
80
82
84
86
用若干玫瑰花制作玫瑰花束,若每束8枝余3枝,9枝余5枝,如果将这些玫瑰花全部用完,制成数量各不相同的3束玫瑰花,那么数量最多的那一束至少有玫瑰花:
18枝
20枝
21枝
23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