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开展了新高考改革,考试科目按“3+1+2”模式设置,“3”为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学科中选择1门,“2”由考生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学科中选择2门。某校选了化学的同学大多数都选了物理,选了政治的同学都选了历史。
如果以上描述为真,则下列关于该校的断定必然为真的是:
I.有的同学选了化学和政治
II.选了化学的同学都没有选政治
III.有的同学选了化学却没有选政治
IV.有的同学选了政治却没有选化学
I和II
III和IV
只有III
I和III
建筑公司安排100名工人去修某条路,工作2天后抽调走30名工人,又工作了5天后再抽调20名工人,总共用时12天修完。若整条路希望在10天内修完,且中途不得增减人手,则要安排多少名工人:
80
90
100
120
2009年6月7日,上海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第一天,上午10时59分,有网友在某论坛上发帖,题为《高考作文题出来了:金融风暴中的我》。新浪、网易、搜狐等网站均被误导,发布消息“2009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金融风暴中的我”。当天下午,上海电视媒体也在新闻节目中作了误报。后经证实,今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考试的作文是一道关于“郑板桥的书法”的材料题。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了解,造成上海高考报道失实的首要原因是()。
网络监管不到位
权威信息不透明
新闻媒体的竞争
记者素养的缺失
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下列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2015国考地市074/国考副省079】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某竞赛由5道次序固定的判断题组成,参赛者起始为0分,每答对1题加1分,每答错1题扣1分。小王作答了所有试题,答完每道题时当前的得分都不低于1分。问他的答题情况有多少种不同的可能?
7
6
4
3
国外某中学通过走访和调研了解人们对基础教育的期望,排在前4位的是让学生“有清晰的目标”“能在行动中学习”“能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展示个人能力”“有勇气进入陌生领域”。有基础教育专家据此指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应该关注孩子的个性体验和挑战现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统一标准的考试成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该基础教育专家的观点:
教师在统一的大班制教学中也同样能让学生学会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未知的问题
统一标准的考试并不妨碍学生确立清晰的学习目标、锻炼进入陌生领域的勇气
中国的教育资源比较紧缺,统一标准的考试有助于体现教育选拔的公平和公正
大班制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其团队合作和挑战现状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20名工人修筑一段公路,计划15天完成。动工3天后抽出5人去其他工地,其余人继续修路。如果每人工作效率相同且不变,那么修完这段公路实际用:
19天
18天
17天
16天
数据资料表明:“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实施后,四年级、八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科目和数学科目平均得分确实明显提高了。因此,得出结论:这一教育改革法案在美国各地中小学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对上述论证的质疑力度最弱:
十二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科目平均得分在同一时期出现了明显下降
只关注英语阅读和数学成绩的变化,并把它作为评价教育改革成果的标志,这是很片面的
改进教育体制确实很难,想要在这个带有极大惰性的庞大官僚体制上作一番改动,需要大量金钱、努力和时间
四年级、八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科目和数学科目平均得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在逐年按基本相同的比例提高,这种状况早在法案通过前就出现了
甲、乙两名实力相当(即每一局两人中任意一人获胜的概率相同)的棋手进行7局4胜制的比赛,前3局赛完后,甲以2:1领先于乙,那么甲获得最后胜利的概率是多少?
考试信度是指考试的客观性,指一个考试反映考生真实水平的程度。
根据上述定义,对考试信度影响不大的一项是:
同一篇作文,张老师给了50分,赵老师却只给了30分
许多女生都没有答对这道有关足球比赛的题目
考试这天天气特别闷热,许多同学的发挥受到影响
高考前数学老师押中了两道大题,考后同学们都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