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灯效应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也称闪光灯记忆,是指个人对令人震撼的事件容易留下深刻而准确的记忆,并且记忆的准确性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的现象。闪光灯记忆所记之事件,多半是与个人有关的重要事件。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闪光灯效应的是:
冯雨在心情愉快时阅读课文,对课文内容印象格外深刻
经历汶川地震而幸存的小王,八年之后,对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高阳小时候上学走过的路,在时隔40年之后返乡之时仍然准确辨认
失联30年的战友重新团聚,许多当年的生活琐事还历历在目
禅宗注重“异”,人们都用过去的经验在生活,他们最无法开悟的一点就是“同”。不能开悟,许多痛苦就此产生。若能了解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不同的,不需要拿任何一秒钟做标准,你就会生活的很好。无论你是独自处于非洲沙漠的烈日之下,或者和朋友一起待在舒适的冷气房里,每一个点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加起来才等于你整个的生命。有一年蔡志忠获得了“台湾十大杰出青年”,香港《东方日报》的总编希望我写一篇文章。“写什么呢?”我问。“写崎岖的道路。”“那是什么?”“你的成功史。写你如何达到今日的成功之境。”“我不能写。因为我人生中没有崎岖的道路,对我而言,无论什么情况都是很好的。”如果我走在崎岖的小径上,我就用崎岖小径的心去欣赏它;如果走在林荫大道上,我就从林荫大道的角度去品尝。我不认为林荫大道就优于崎岖小径,一旦真正了解生命的意义,事物就没有好坏之别。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一旦真正了解生命的意义,事物就没有好坏之别
路是由自己走出来的
走自己的路,不论崎岖与否
宽窄都是路
小张工作的时间是12点到19点,某天小张在上班时间先后参加了两个时长为半小时的讨论会,两个讨论会开始时小张手表上的时针和分针都呈90度角。则两个会议的开始时间最多间隔:
6小时
6小时4分
6小时30分
6小时35分
情绪记忆是以经历过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为内容的记忆。当经历时的情境或事件引起了个体强烈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时,这种体验就会和当时的情境或事件信息一起,保持在个体的记忆中。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情绪记忆的是:
小航在日记中记录了上周和爸爸妈妈去公园玩时阳光明媚、内心愉悦等经历
一位十年前亲眼目睹过空难事件的男子到现在脑中还经常浮现起那可怕的一幕
小辉每次想把腿翘在桌子上时就会想起妈妈不允许这样做的呵斥声,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沈从文对自己的故乡有很深的感情,他在后来的文学创作中也常常表达出自己对故乡的眷恋
甲、乙两人从P,Q两地同时出发相向匀速而行,5小时后于M点相遇。若其他条件不变,甲每小时多行4千米,乙速度不变,则相遇地点距M点6千米;若甲速度不变,乙每小时多行4千米,则相遇地点距M点12千米。则甲、乙两人最初的速度之比为:
2:1
2:3
5:8
4:3
小方:“所有河南人都喜欢喝胡辣汤。”
小圆:“李明就是河南人,他就不喜欢喝胡辣汤。”
小方:“好吧,所有‘真正的’河南人都喜欢喝胡辣汤。”
以下最准确指出小方论证中漏洞的是:
试图通过修改标准的方式,来维护自己有缺陷的观点
试图通过把个体的特点属性扩大为群体的共有属性来偷换概念
看到别人的论述里面有谬误,就认为别人的观点一定是错误的
试图通过用批评回应批评的方式,免去为自己观点辩护的责任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有:
(1)2009年12月扬州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32.77个百分点。
(2)按2009年的月平均增量估算,2010年4月南通市工业增加值可望达到158.7亿元。
(3)2009年12月江苏省各省辖市工业增加值均比2008年12月至少增加8亿元。
0个
3个
2个
1个
错误记忆是指对从未经历的事件“回忆”,或者对经历事件的错误回忆。
下列属于错误记忆的是:
无效信息解码、储存以及提取的精神过程
这件事曾经做过,但他记不清楚细节了
回忆不出这个词是否真的学过,只是猜测有可能学过
人们对这一突发事件的记忆
词语遮蔽效应是指当需要记忆的事件难以用语言来把握时,词语化可能反而会有损记忆,导致记忆错觉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体现词语遮蔽效应的是:
在学习新课文时反复朗读背诵的学生比未反复朗读背诵的学生默写成绩更好
在外出采风时认真临摹风景的人比用语言文字将风景描写出来的人对风景细节的记忆更为深刻
初次品酒时用语言描述不同白酒味道的人,对白酒的再认好于那些没有对酒味进行语言描述的人
两个人同时目击犯罪过程,用语言复述现场情况的人对犯罪过程的记忆比另一个没有用语言复述的人更不准确
重工业增加值比轻工业增加值多了( )亿元。
1000.6
1000.4
999.6
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