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透过中华文化发展史,不难发现,中华文化在几千年的演进过程中,虽历经劫难,但每次都能发扬光大、传承至今
②根据英国著名学者汤因比的著述,人类文明史上曾经存在26个文明形态
③可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关键就在于其中蕴含着能够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④这种稳定与新生的辩证统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⑤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深藏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之中,具有相对恒久的稳定性,并且能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出新的光彩
⑥其他古老文明或中断或湮灭,唯有中华文化体系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③①②⑥⑤④
①②⑤④⑥③
⑤④①②⑥③
②⑥①③⑤④
(1)伯乐立即判断,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2)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
(3)跑了好几个国家,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
(4)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
(5)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1-2-3-4-5
2-3-4-5-1
3-2-4-1-5
4-2-3-5-1
就数字出版社生存所依赖的“土壤”——网络来说,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海量的、碎片的信息常常过于_______,以致阅读者很容易产生_______,使得注意力和阅读兴趣迅速_______,很难真正静下心来阅读。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凌乱 疲惫 偏离
杂乱 倦怠 转移
庞杂 困惑 分散
复杂 迷惑 涣散
作为传统文化数千年一系的文明古国,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______。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厚多样,文化知识______巨大。我国数字文化产业能够萃取获得和转化创新的文化资源是海量和多元的。传承发扬中华文化,赋予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以精当表达,向世界准确______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是数字文化产业的责任担当,也是巨大机遇。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发展空间 数量 传输
先天优势 体量 传扬
战略储备 能量 传播
资源禀赋 存量 传递
人们一般都认为,科学家的思维都是凭借着严格的逻辑推理,而不是凭借形象思维。但研究表明,诺贝尔获奖者比一般科学家更多地利用形象思维手段,因此,形象思维手段有助于取得重大的科学突破。
上述结论是建立在下列哪项假设基础上的:
有条理的、逐步的推理对于一般科学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诺贝尔获奖者有能力凭借形象思维来进行创造性思维
诺贝尔奖获得者比一般科学家更为聪明和勤奋
诺贝尔获奖者取得了重大的科学突破
机遇与每个人的未来_______,把握机遇,就能更好地把握未来。然而,机遇又像是一个美丽而性情古怪的天使,她偶尔降临在你身边,如果你稍有不慎,如果你不懂珍惜,她将翩然离去,不管你怎样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休戚相关 捶胸顿足
息息相关 扼腕叹息
休戚与共 后悔莫及
生死攸关 自怨自艾
中国儒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为“四书五经”,其中“四书”指的是:
《史记》、《中庸》、《论语》、《孟子》
《春秋》、《大学》、《中庸》、《论语》
《礼记》、《大学》、《汉书》、《孟子》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在旅游者途经和逗留的地方构成接待群体的居民,有权得到旅游者对他们的习俗、宗教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因为这些都属于人类的共同遗产,他们有权自由地使用自己的旅游资源,同时通过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使他们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得到尊重。为了对这样的理解和尊重提供便利,旅游者应该尊重接待群体的习俗、传统的和宗教的做法,当地的禁忌、名胜和圣地,在旅游者途经和停留的地方构成接待群体的居民,应使旅游者受到好客、礼貌和尊重的接待,这是为和谐的人际和社会关系的发展所必不可少的。
这段文字中,划线部分的“他们”指代的是:
旅游地居民
旅游者
旅游资源
人类遗产
当前“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成为一种越来越被认可的说法。科学转化为技术,再通过人的运用对自然产生影响,如果运用不当或者超过适用条件,势必会出现负面影响。科学本身哪怕是纯洁的、无辜的,但是在它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难避免的。所以,这种说法被着重强调的时候,人们关注的其实是科学的负面作用,它削弱了“科学是正确”的传统形象,从而也影响了科学在大众中的公信力,给科学发展带来了障碍。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人们应该关注科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作用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这种说法越来越被认可,这种趋势有碍科学发展
科学技术应用延伸出来的负面影响反映出科学并不是绝对正确的
人们总是将自己运用不当或者超过使用条件上的后果归结为科学的错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以从指尖上的汗水中获取能量的新设备。在10小时的睡眠期间内,无需任何机械能量输入的情况下,该设备每平方厘米可产生300毫焦耳的能量;只需按一下手指,就能额外产生30毫焦耳的能量。这意味着可自我维持的可穿戴电子产品向更实用、更方便、更大众化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述?
新设备产生的电能可被储存在小电容器中,并在需要时释放到其他设备
此前基于汗水收集能量的设备需要佩戴者大量运动出足够的汗来激活发电
手指是身体24小时的“汗水工厂”,产生的汗量是其他部位的100到1000倍
一名受试者在10小时睡眠中收集了近400毫焦耳的能量,这足以为一块电子表提供24小时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