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后唐宰相韦说 冒称孙子 弹劾 赐死”的相关试题
991/1000
单选题

拜偶像是大众心理的一个特征,社会学家韦伯说,“民众宗教为了取得期望的潜在影响,常常是直接依赖于拜偶像,因为它倾向于对民众的要求作出让步,而民众在任何地方都是希望魔术和偶像崇拜的。”拜偶像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它折射的是_______________,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在政治生活中,当人们对自己感到无力和无助时,他们就幻想非理性的奇迹。然而,这恰恰又会使他们陷入更深的无助与非理性期待之中。如果想要恢复失去的自信和理性,就必须拒绝这些陷阱和幻觉。
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

一个社会良知的丧失

B

一种集体无意识状态

C

一个社会理性的缺失

D

一种群体的盲目表达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5.8%
易错项:D
知识点:语句填空题
来源 【2014-青海-055】 展开解析
992/1000
单选题

研究人员指出,术语“生物降解”这个词的使用是不规范的。一些厂家说,这些产品如果在物理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则是可以降解的,它们一旦与其他物质混合,便会自然消失或者可以支持生物的成长。研究人员认为,真正的生物降解在需氧条件下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厌氧条件下它们则可以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然而,经他们试验的产品都不能降解,也不能达到上述标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生物降解”不是一个科学的术语

B

“生物降解”这个说法名不副实

C

“生物降解”在现实中不存在

D

“生物降解”这个术语的运用有语法错误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0.0%
易错项:D
知识点:词句理解题
来源 【2012-吉林甲级-032】 展开解析
993/1000
单选题

在哲学家看来,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语言代表物质的存在,代表人的存在。荷尔德林既是诗人,也是哲学家,他的名句“词语破碎处,无物可存在”通过海德格尔的阐释更加得到了升华,扩大了其影响力。在海德格尔看来,“语言乃是人的所有物”“唯有语言处,才有世界”“语言足以担保——也就是说,语言保证了人——作为历史性的人而存在的可能性”,语言“是那种拥有人之存在的最高可能性的本有事件”。所以,语言是人之存在的明证。难怪那么多哲学家都对语言研究感兴趣,甚至还有专门的语言哲学分支。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语言即是存在

B

哲学思想的传承

C

语言深刻影响哲学

D

哲学家对语言的看法

正确答案:C
正确率:33.7%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1-四川-026】 展开解析
994/1000
单选题

“简”是一种艺术风格,也是唐宋以来我国艺术(尤其是传统绘画)的一大审美追求。某位当代著名画家在谈到中西绘画艺术异同时曾说:“西洋画是加法,中国画是减法。”这与中西方民族文化的思维方式、思想积淀的差异有着很深的联系。“减法”之喻,颇为巧妙地点出了传统中国画在意象经营和意境创构上追求“简”的审美个性。在古代艺术家看来,“画以简贵为尚”。究其渊源,这种以“简”为贵的思想,在构成我国传统文化之骨干的禅、道、儒三家学说里已昭然可见。
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

唐宋时期绘画的主要艺术风格

B

中国传统绘画在意境创构上的特点

C

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的差异

D

传统文化对中国艺术尚“简”精神的影响

正确答案:D
正确率:93.8%
易错项:B
知识点:接语选择题
来源 【2019-四川下-026】 展开解析
995/1000
单选题

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个老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完全称职的,充其量只能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了。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

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

B

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

C

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

D

做好老师,要有引路意识

正确答案:A
正确率:73.2%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5-江苏B-008】 展开解析
996/1000
单选题

慈善是一种基于人性光辉的选择。这种人性光辉,总是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地普照。《孝经》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西方谚语也讲,“慈善始于家庭”。生活可以有“诗和远方”,慈善却不该有“灯下黑”。从身边的人开始理解慈善,从能做的事开始践行慈善,把慈心善行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使之成为公民的一种爱心表达、一种社会责任、一种生活方式,这才是慈善的意义所在。慈善作为一个人良知良能的体现,其最可贵的价值,不仅在于做了某件大事,更在于它充盈于身边的一件件小事。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慈善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B

慈善是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

C

中西方的慈善理念基本一致

D

慈善在中外经典中经常被提及

正确答案:A
正确率:92.9%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8-浙江A-116/浙江B-051】 展开解析
997/1000
单选题

过去的20年间,金砖国家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相对位置不约而同地发生了迅速而巨大的变化。需要强调的不仅是“迅速”和“巨大”,还应该注意“不约而同”,因为金砖国家的崛起各自遵循了相去甚远的发展战略,增长模式各不相同。除了时间的同步性之外,金砖国家的经济奇迹并无多少共同之处。如果说“金砖”奇迹的确能说明什么,恐怕最准确的结论应该是,这几个国家以自己的成功检验了“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一个古已有之的道理,证明新兴经济体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实现崛起,赶超西方世界。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金砖国家之间应建立稳固的磋商机制

B

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C

新兴经济体显示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实力

D

金砖国家之间在发展模式上差异很大

正确答案:D
正确率:24.1%
易错项:B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4-联考/广西-041】 展开解析
998/1000
单选题

自然界发生的绝大多数突变都是有害或中性的,通俗地说就是“毫无用处”,给生物体带来好处的突变极其罕见。但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由于不存在万能的上帝或者自以为是的精英,在每一个突变产生之时生物体都不知道这个突变有没有用,只有当它改变了生物体的表型特征之后,才会受到自然选择。当生物体,尤其是地球上最顽强的生物,身处困境时,它们会通过提高突变率,来增加有益突变出现的机会,也就是增加解决困难的几率。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

自然界的突变绝大多数都是“毫无用处”的

B

生物体会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产生适宜的突变

C

自然界因容忍不计其数的“毫无用处”的突变而丰富多彩

D

人类应该帮助自然界杜绝“毫无用处”的突变,从而丰富自然生态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8.2%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7-江西-030】 展开解析
999/1000
单选题

福格尔斯坦等人2015年1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人体组织的癌症风险差异可以用干细胞分裂时出现的错误,即所谓“坏运气”来进行解释,三分之二的癌症基因突变是“坏运气”的结果,另三分之一归因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科学》杂志配发的一篇评论文章说,预计有关癌症“坏运气”理论的争论还会持续下去。还有专家认为,这项研究并不意味着否认通过改善环境和生活方式预防癌症的重要性,英国癌症研究会就认为,42%的癌症病例可以预防。
与这段文字意思不相符的是:

A

“坏运气”这种解释并非哗众取宠,也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B

癌症患者放弃治疗是一种理性的行为

C

有关癌症“坏运气”理论学界褒贬不一,尚未有定论

D

癌症病例并非都不可预防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8.0%
易错项:A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7-江西-023】 展开解析
1000/1000
单选题

有研究团队让22名17岁至42岁的志愿者在两周内每晚照常使用电子设备,但在睡前佩戴三小时防蓝光眼镜,发现其晚间褪黑激素水平整体上升了大约58%,上升幅度甚至超过服用褪黑激素补充剂带来的变化。志愿者感觉睡眠质量改善,入睡更快,整体睡眠时间延长。研究者说,最大的蓝光光源是日光,但大部分基于LED灯的设备也会发出蓝光,“人造蓝光”会激活对褪黑激素有抑制作用的内在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从而干扰睡眠。该研究者建议睡前少用电子设备,或佩戴防蓝光眼镜。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

电子设备的蓝光会减少褪黑激素的分泌而促进睡眠

B

天然的日光并不会激活内在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C

睡前不佩戴防蓝光眼镜会使褪黑激素水平整体上升

D

提升褪黑激素水平有助于入睡更快和睡眠质量改善

正确答案:D
正确率:90.5%
易错项:A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0-联考/山西-012】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