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只有推动农业经营模式的变革,才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只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且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多元化产业,才能推动农业经营模式的变革。
由此可以推出:
如果实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就能实现整个国家现代化
只要推动农业经营模式的变革,就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除非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多元化产业,否则无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只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且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多元化产业,才能实现整个国家现代化
社会思潮是一面镜子,对社会思潮进行观察认识,可以帮助我们从社会的精神层面更加深入地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与变迁。中国在经济现代化的同时,也在经历一个文化现代化的过程。譬如,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新左派”等思潮无不突出而集中地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矛盾,反映了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在一个急剧变动的社会中的感受、经验以及他们的愿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社会应当包容多元思想
不同阶层的文化观念不同
社会的现代化离不开传统文化
研究社会思潮有助于理解社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
基本纲领
基本方针
基本原则
十二五期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产业结构调整与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要解决民生问题,需要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加大财政投入,并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只要加大财政投入就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不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就无法有效解决民生问题
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加大财政投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以下关于这一历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
正确
错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形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又指导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其中,邓小平理论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________解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的_______的回答;科学发展观是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_______总结。
奠基性 创造性 开拓性
奠基性 深刻性 科学性
根本性 全面性 实践性
根本性 先进性 时代性
国家大柄,莫重于兵,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起步之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的战略安排是:
到2035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到2040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到2049年全面实现国防和军队信息化
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公有制经济
民主协商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写进宪法的时间是:
1988年
1993年
1995年
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