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组织开展了一次大型马拉松赛事,排名前25%的参赛者将获得奖励。在比赛结束后,媒体对所有到达终点的参赛者进行了采访,结果有将近一半的受访者都说自己的排名在前25%。
下列情况如果属实,最有可能导致这一结果的是:
赛事组织者设定的奖品有很强的吸引
有大约50%的参赛者没有完成比赛
大多数参赛者并不以获得好的成绩为目标
有部分受访者没有如实报告自己的排名情况
5000多年前某地是大汶口文化,但在距今约4400年的时候,为龙山文化所替代。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两种文化的更迭?考古人员发现,在距今约4400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冷事件”,环境由原来的温暖湿润转变为寒冷干燥,植被大量减少,藻类、水生植物基本绝迹了,大汶口文化向南迁移,而龙山文化由北迁到此地。他们据此认为,距今4400年左右的极端气候变化,可能是导致这次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大汶口文化有不断向南方迁移的传统
龙山文化刚迁来时,人口较多,但之后逐渐减少,在距今约4000年的时候消失了
大汶口文化的族群以藻类和水生植物作为食物的主要来源
不同生存方式的族群对气候和环境都有相对稳定的需求
某商店搞店庆,购物满200元可以抽奖一次。一个袋中装有编号为0到9的十个完全相同的球。满足抽奖条件的顾客在袋中摸球,一共摸两次,每次摸出一个球(球放回),如果第一次摸出球的数字比第二次大,则可获奖,则某抽奖顾客获奖概率是:
5%
25%
45%
85%
5000多年前某地是大汶口文化,但在距今约4400年的时候,为龙山文化所替代。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两种文化的更迭?考古人员发现,在距今约4400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冷事件”,环境由原来的温暖湿润转变为寒冷干燥,植被大量减少,藻类、水生植物基本绝迹了,大汶口文化向南迁移,而龙山文化由北迁到此地。他们据此认为,距今4400年左右的极端气候变化,可能是导致这次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大汶口文化有不断向南方迁移的传统
龙山文化刚迁来时,人口较多,但之后逐渐减少,在距今约4000年的时候消失了
大汶口文化的族群以藻类和水生植物作为食物的主要来源
不同生存方式的族群对气候和环境都有相对稳定的需求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曾数次面临来自微生物的致命威胁。天花、梅毒、黑死病、流感、霍乱等流行病曾________人类社会数千年。每一次大流行后,它们都会突然________,所发生的一切都会烙印在我们的基因里。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荼毒 杳无音信
摧残 烟消云散
蹂躏 无影无踪
肆虐 销声匿迹
大多数老百姓反感官员讲官话套话,例如“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研究研究”等。如果不讲官话套话,一些官员就觉得无话可说或没有优越感。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有些老百姓去政府办事并不反感官员“亲自过问”
一听到官员讲“研究研究”,有些老百姓就反感
一讲“高度重视”,有些官员就会增强自身优越感
官员讲话如果滔滔不绝,一般都是在讲官话套话
在景区门票涨价广受质疑时,有些地方把景区的门票价格听证会当_______,但景区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不仅牵涉当地百姓的利益,还直接影响外地游客利益。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保护伞
护身符
挡箭牌
遮羞布
用公民的力量监督政府的服务,既能树立政府服务形象,提升文明档次。也能让普通老百姓真正领会文明的内涵。
如果上述判断是真,以下哪项判断也是真的:
利用公民的力量监督政府服务,对政府和公民都是有益的
利用公民的力量监督政府服务使政府受害,效果不好
利用公民的力量监督政府服务使公民自己累死自己,效果很差
利用公民的力量监督政府服务难以达到预定的目标,没有效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两句诗词,常被用来形容过去的一些昂贵商品现在变成了大众消费品。
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商品市场日益繁荣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大众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羌笛是一种源于古羌人的民族民间乐器,传说是秦汉之际游牧在西北高原的羌人所发明,故名羌笛。传入中原后,形制经过了改变。从南朝至唐宋的诗词中,经常能见到它的身影。羌笛既是唐诗中最常出现的意象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文化符号。林庚在《诗的活力与诗的新原质》中说:“只要碰见笛声,便似乎无往而不成为好句。”
这段文字没有介绍:
羌笛的文化属性
羌笛的乐器类属
羌笛的象征对象
羌笛名称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