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书香世家女演员与多才多艺男演员合作电视剧,男演员家乡两次获得影视奖项,社会职务”的相关试题
581/1000
单选题

公众对茅盾文学奖的关注表明,我们对原来意义上的文学已不熟悉,所以迫切地需要这样的奖项来让大家接触文学。这其实和每年我们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关注相类似,这种关注正是说明,我们对于文学的现状和作品越来越陌生。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公众对原来意义上的文学已不熟悉

B

公众对茅盾文学奖的关注前所未有

C

公众对于每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关注度高

D

我们对于文学的现状和作品缺乏了解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7.8%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09-广东-040】 展开解析
582/1000
单选题

某公司招聘甲、乙两种职位的人员共90人,甲、乙两种职位人员每月的工资分别为1500元和2500元。若甲职位的工资总支出是乙职位的40%,则乙职位的招聘人数比甲职位多:

A

24人

B

20人

C

18人

D

15人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1.1%
易错项:B
知识点:方程思想
来源 【2010-北京-085】 展开解析
583/1000
单选题

赵、钱、孙3人共同完成一项工程,赵、钱合作8天完成工程的40%,钱、孙合作2天完成工程的20%,然后3人合作3天完成剩余工程,3人工作效率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

孙、赵、钱

B

钱、赵、孙

C

赵、孙、钱

D

孙、钱、赵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6.2%
易错项:D
知识点:工程问题
来源 【2011-江苏C-028】 展开解析
584/1000
单选题

用2、3、4、5、6、7六个数字组成两个三位数,每个数字只用一次,这两个三位数的差最小是多少:

A

47

B

49

C

69

D

111

正确答案:A
正确率:12.5%
易错项:C
知识点:排列组合
来源 【2009-山东-114】 展开解析
材料

《流浪地球》以超过22亿的票房成为春节电影票房冠军。然而,在小说原著中,电影讲述的故事只是地球路过木星时的几小段文字而已。这样一部小说,也给了“中国科幻”一个宏阔的背景。人类带着地球在宇宙流浪,距离将以4.3光年为计、时间将以2500年为计,其间该有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有着无限可能性的故事,更是一个能够不断拓展想象力边界的舞台。从这个角度看,《流浪地球》开启的,可能将是一个新的电影世界。

在《流浪地球》这个电影世界中,我们还能看到许多熟悉的中国元素。不仅是地下的北京、冰封的上海,甚至是对“流浪”与“回家”这一组关系的理解,都充满了中国式的对家的向往、对故土的眷恋——面对危机的人类,竟然带着地球这个家园一起去往远方。这或许也是很多人对这样一部电影开启的世界更为期待的原因。我们期待能看到更多中国价值、东方理念,在人类想象力的疆域里延伸,在更为极端与特殊的情况下处理人类面临的永恒拷问。

一部成熟的电影,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源于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刘慈欣的《三体》等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带热了中国科幻文学;从《战狼II》到《无名之辈》等风格各异的电影作品,在抬高电影创作水准的同时,也一次次抬高中国电影票房——刚刚过去的春节档期,电影总票房已接近60亿。这些也反映着观众对中国科幻电影充满期待的文化与心理背景。

更重要的是,就像刘慈欣所说,今天的中国有着强烈的“未来感”,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让世界侧目,也打开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在这个春节假期,贵州山区的“中国天眼”,成为一个旅游热点,人们渴望在这里了解未知、聆听未来。这与一部“硬核科幻电影”成为热点话题一样,都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科学热情高涨的缩影。而中国科协的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8.47%,其中上海、北京两地的比例超过20%。可以说,今天的中国科幻文艺创作,既有改革开放40年科技巨大进步这一“巨人的肩膀”,又有着公众不断增强的科学向往这一“深厚的土壤”,中国的科幻人、电影人有能力、也有责任抓住机遇,为世界的科幻文艺创作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经验、中国故事,拓展人类对于未来的想象空间。

应该说,相对影视经典、科幻大片,《流浪地球》都还有一些差距。①但一部电影能成为公共话题、激发公共讨论,也意味着这部影片有讨论的价值,更意味着观众对中国科幻有着进一步的期待。②对于观众而言,对电影的评价,或许可以少一些哗众取宠、意气之争,多一些中肯建议、理性之言。③指出电影甚至原著的不足,也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鼓励,才能让我们的想象力跟着小说、跟着电影一起激荡,迎接中国科幻真正的春天。④

585/1000
单选题

以下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A

中国式科幻的发展亟待科学知识的普及来推动

B

培养年轻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的热情卓有成效

C

中国科幻电影的制作水平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D

中国科幻类文艺作品的创作遇到了最好的时代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6.2%
易错项:D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0-北京区级-054/北京乡镇-059】 展开解析
材料

历史的变局,往往隐藏于一些被史书一笔带过的细节中。

弓箭是人类最早发明的工具之一,它利用竹、木、牛角和兽筋的弹性,将箭矢投射到远处,以杀伤野兽和敌人。但只有经过多年严格训练才能百步穿杨,洞穿重甲则需要过人的臂力。中国人在春秋时开始大规模使用弩。弩利用机械,将拉弦和射击分解为各自独立的动作,于是使用者可以脚踏弩臂上弦,以腰力补充臂力的不足,之后精确瞄准。这种武器的广泛使用,使得秦汉两朝的农耕民族军队可以击败长于骑射的匈奴,迫使他们西迁,改变了欧洲历史;也使宋代在缺乏骑兵的劣势中,与北方游牧民族抗衡数百年,发展出辉煌的文明。

__________________。在史前时代,独木舟和木筏就已经帮助人类迁徙到大洋洲。在那之后,船使河流和海洋成为人类运输的快速通道。一辆八匹马拉的马车可以装载四吨货物。而八个人驾驶的船可以运二百吨货。船运给河流和海洋的沿岸带来了繁荣,人在水运的枢纽处聚集,形成城市,而城市甚至王朝也因此依赖于航运。中国南方的粮食通过河流只能运到开封,北宋不得不在这个危险的地域定都,最后付出惨重代价;南宋的泉州因为海运贸易而繁荣发达,也恰恰是泉州的失陷,让蒙古人获得了南宋的船队,南宋失去最后的抵抗机会;在元明清三个南北统一的朝代,又是航运使得南方粮食源源不断供应北方的都城,保持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与弩的发明一样,中国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曾经领先世界,但最终在西方的技术大跃进时代走向衰落。在公元2世纪就能造出十丈楼船的民族,到18世纪只能建造被西方人嘲笑的小船。技术衰落无疑是文明衰落最明显的表征。让中国人一直感到不甘甚至悲愤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中国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创造,却最终输掉了竞争?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给出了他的见解:“因为欧洲是如此吵闹不已打来打去的一盘散沙。”欧洲的吵闹,让轻视技术发展的国家不断被打败、淘汰;而追求步调一致的中国呢?乾隆十二年,清廷下了一条禁令,禁止福建的工匠建造一种“桅高篷大,利于走风”的新船,因为它速度太快,不利于水师稽查管理。船运维持了中国的大一统,也恰恰是大一统,使得中国的船运和国运走向衰败。

586/1000
单选题

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是:

A

小细节里的大变局

B

中国历史的是与非

C

冷兵器时代的对决

D

被重写的世界历史

正确答案:A
正确率:92.3%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8-北京-060】 展开解析
587/1000
单选题

一厂家生产销售某新型节能产品。产品生产成本是168元,销售定价为238元。一位买家向该厂家预订了120件产品,并提出产品销售价每降低2元,就多订购8件。则该厂家在这笔交易中能获得的最大利润是(   )元。

A

17920

B

13920

C

10000

D

8400

正确答案:C
正确率:57.1%
易错项:B
知识点:利润问题
来源 【2013-广东(三)-010】 展开解析
588/1000
单选题

一个工人锯一根22米长的木料,因木料两头损坏,他先将木料两头各锯下1米,然后锯了4次,锯成同样长的短木条,每根短木条长多少米:

A

5.25米

B

5米

C

4.2

D

4米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6.7%
易错项:B
知识点:计算问题(不要用)
来源 【2014-河北-055】 展开解析
589/1000
单选题

电视台  对于(   )相当于(   )对于  蚂蚁

A

电台  蟋蟀

B

电视  蚁巢

C

媒介  昆虫

D

网络  工蚁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9.1%
易错项:B
知识点:逻辑关系--全异
来源 【2017-吉林甲-087/吉林乙-075】 展开解析
590/1000
单选题

文化的基本使命是立人,通过文化的教化和积淀,有效地协调人与自然、社会及自我的关系,培养健全的、充分发展的社会的人。文化对于人的塑造体现在人的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等文化心态的确立以及人类社会人文氛围的形成上。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文化以道德、宗教、艺术、教育等各种生活内容存在,并通过家庭启蒙、社会心理、社会舆论等多种手段向整个社会和民族传播和教化,使社会形成一种文化的氛围,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这段文字主要阐述了文化具有:

A

塑造功能

B

濡化功能

C

调节功能

D

传播功能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9.5%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8-山东-011】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