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中科院植物所2020植物学考研真题名词解释第七题”的相关试题
71/1000
单选题

实践中发现,一种植物通常只能忍耐或吸收一种或两种重金属元素,对土壤中其他浓度较高的重金属则表现出某些中毒症状,这种现象限制了植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治理中的应用。而且植物是活的有机体,需要有适宜的生长条件,对土壤肥力、气候、水分、盐度、排水与灌溉系统等自然条件有一定要求,植物受病虫害袭击时会影响其修复能力。另外,植物根系一般较浅,对浅层土壤污染的修复最为有效,对深层土壤污染修复能力较差。
关于植物修复技术,这段文字没有提及:

A

可以修复的污染种类

B

影响修复效果的因素

C

适用的土壤范围

D

未来的应用前景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3.2%
易错项:A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16-河南-025】 展开解析
72/1000
单选题

不符合植物的自我保护机制的是:

A

西红柿散发龙葵素杀死周围有威胁的微生物

B

夹竹桃散发气味驱赶动物

C

含羞草在暴雨中蜷缩叶片

D

仙人掌的刺是为了减少水分

正确答案:C
正确率:32.1%
易错项:D
知识点:生物医学常识
来源 【2022-山东-007】 展开解析
73/1000
单选题

植物农药又称生物农药,是利用有毒植物中的多种杀虫成分,经过提炼后生产的农药。由于它们的杀虫有效成分为天然物质,因而施用后较易分解为无毒物质,对环境无污染。
下列对“植物农药”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提炼有毒植物中能有效杀虫的对环境无污染的无毒物质制造的

B

提炼有毒植物中多种杀虫有效的天然物制造的

C

利用多种有毒物质的杀虫成分,经过提炼后制造的

D

利用有毒植物中使害虫不能产生抗药性的多种杀虫成分,经提炼制造的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8.0%
易错项:A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08-甘肃-006】 展开解析
74/1000
单选题

一项研究发现,二氧化硅是一种植物容易吸收的硅元素形态,通过使用二氧化硅改善土壤,植物可沉淀出称为“植结石”的小颗粒。颗粒中含有的硅元素可减缓昆虫的发育,颗粒的石头质地还能磨损昆虫口器,从而降低植物的虫害程度。由此,有关研究人员建议,可以在那些农作物经常受昆虫侵害的地区土壤中加入这类硅元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建议:

A

各地区昆虫的耐药性及药物作用的敏感性都相同

B

受昆虫侵害严重的地区,土壤中普遍缺乏硅元素

C

农作物中的硅元素会对食用者的身体发育产生影响

D

富含硅元素的农作物的口感比普通农作物更好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8.6%
易错项:A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18-广州325-072】 展开解析
75/1000
单选题

距今3.5亿年前,地球进入了泥盆纪中晚期,古生物学家发现了许多那一时期的植物体化石,由于绝大多数化石只保存了植物体的一部分。因此,他们通常利用植物茎的直径来确定植物体高度。测定的结果表明:有大量的乔本植物其高度至少达到5米,因此他们推测当时可能出现了森林。
要得到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重要前提是:

A

在一些特定的植物中,植物茎的直径与植物本身的高度存在相关性

B

只有高大乔木(高度超过4米)才具备构成森林的基本条件

C

泥盆世纪中晚期,大气中二氧化碳相对浓度的变化几乎呈直线下降

D

这些化石都是生长中的植物被原位保存下来的,能揭示出植物的分布特征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2.6%
易错项:A
知识点:前提型
来源 【2019-新疆兵团-088】 展开解析
76/1000
单选题

如图为四种植物(甲、乙、丙、丁)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其中最适于在荫蔽条件下生长的植物是:

xingguang

A

B

C

D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2.0%
易错项:B
知识点:生物医学常识
来源 【2009-云南-098】 展开解析
77/1000
单选题

植物甾醇具有和胆固醇相似的化学结构,在人体小肠中能够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从而可以有效防治冠心病等疾病,是食品中天然存在的一种微活性成分。植物甾醇天然存在于水果、蔬菜、坚果及其他植物性食品中。
有些人因此推论:
①某人得冠心病是因为他不爱吃水果
②某人不得冠心病是因为他爱吃蔬菜
③吃啥补啥,只要多吃富含植物甾醇的食品就不得冠心病
④缺啥补啥,缺少植物甾醇就多吃水果、蔬菜等植物性食品
上述推论中错误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C
正确率:47.4%
易错项:D
知识点:日常结论
来源 【2012-福建915-100/河南915联考-100/重庆915联考-100】 展开解析
78/1000
单选题

大多数植物只能在0℃以上的环境中生长,到了0℃以下就会停止生长,甚至会被冻死。而某种植物却恰恰相反,不但不怕低温寒冷,相反只有在0℃以下才能生存。极地的岩石给这种植物提供了最佳的生长环境。
由此可以推出:

A

这种植物只能在极地的岩石上生长

B

一般植物生长的环境也适合这种植物的生长

C

这种植物在0℃以上环境无法生存

D

0℃以下只有这种植物可以生存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8.9%
易错项:B
知识点:日常结论
来源 【2010-上海-123】 展开解析
79/1000
单选题

尽管自20世纪70年代西方环境社会学诞生以来,已经形成新生态学范式、政治经济学范式和建构主义范式等三大主流范式,从各种视角出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解释西方环境问题的社会机制,但对于中国而言则由于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的深刻差异而可能南橘北枳。中国经验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在解释中国问题上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难度。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

中国的环境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面临巨大的挑战

B

多种学科的方法在中国环境问题的解释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C

西方环境社会学的三大主流范式得到深刻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D

中西方的环境问题相似性可减弱二者经验差异对学科解释的影响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6.7%
易错项:B
知识点:削弱反驳型
来源 【2014-新疆兵团-099/重庆下-094/黑龙江政法干警-099】 展开解析
80/1000
单选题

争议最大的问题是:植物如何做出这样的反应呢?人类和其他高级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和大脑整合来自其所处环境的信号,并做出反应。但植物没有神经系统,没有大脑,因此肯定是通过其他途径做到的。最有可能的解释是,它们的反应依靠某种激素和电子信号的接收、转换和反馈系统来协调。
从上文中可以推出,接下来,作者最可能表述的问题是:

A

动物如何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具体描述

B

动物和植物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不同

C

对外界刺激,植物依靠某种激素和电子信号协调做出反应的相关研究

D

相关科学家在植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1.1%
易错项:B
知识点:日常结论
来源 【2008-浙江-084】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