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中国科学院大学2020植物学考研试题名词解释第七题”的相关试题
61/1000
单选题

宋朝以前,中国人的烹饪方式主要是蒸、煮、烤,到了宋朝,炒菜开始大行其道。宋朝为什么流行炒菜?学界有三种解释。“铁锅论”者认为,铁锅始现于宋朝,有了铁锅才能炒菜;“劈柴论”者认为,蒸煮比煎炒耗费更多劈柴,宋朝劈柴比较稀缺,百姓只好改蒸煮为煎炒;“植物油论”者认为,宋朝植物油供应充足,用植物油炒菜才流行起来。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植物油论”者的观点?

A

早在战国时期,既能煮菜又能炒菜的铁锅就已经出现,传至宋朝并不奇怪

B

烧烤比蒸煮更耗费燃料,但宋朝人除了偏好炒菜之外,也十分热衷于烧烤

C

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典籍《齐民要术》中已载有胡椒油等植物油的榨取方法

D

宋朝的榨油工艺已经成熟,原材料种植面积大幅增加,植物油价格下降

正确答案:D
正确率:94.5%
易错项:C
知识点:加强支持型
来源 【2024-江苏B-099】 展开解析
材料

人们常说“万物有灵”,这里的物也包括植物。植物能与昆虫等生物进行各式各样的“互动”,有些互动似乎是通过声音来实现的。①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植物能对动物发出的声音做出反应。比如,当一些植物“听到”传粉昆虫发出的声音,就会增加花蜜中糖的浓度;有的植物会改变基因表达,从而对声音进行响应。与此同时,科学家还发现,一些植物会通过振动,发出超声波。比如,有研究人员通过连接在松树切片上的传感器,探测到松树切片发出的声音。②
此前还发现植物缺水或受伤时,颜色、气味、形状等表型会发生变化,尚未研究过的问题是:压力状态下的植物,能发出在空中传播的声音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生物学家利拉赫•韩达尼及其团队利用超声波传声器,记录了番茄和烟草这两种植物在健康与压力状态下发出的声音,对比发现,处于压力状态下的植物并不沉默,它们会发出气泡膜破裂般的声音,频率很高,超出人耳的听觉范围,这一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细胞》杂志上。
研究人员在安静的地下环境中创建了一个吸声室,采用两种方法,使植物处于压力状态:一是几天不浇水,使之缺水;一是剪断它们的茎部,使之受伤。在吸声室里,他们捕捉到植物发出类似气泡膜破裂的短促声响,音量与正常人的谈话相当,只是频率很高,人类无法直接听见。③
研究表明,缺水的番茄植株,每小时发出大约35次声响;受伤的番茄植株稍微安静,发出大约25次声响。烟草植株总体上比番茄植株安静,缺水状态下每小时发出大约11次声响,受伤状态下发出大约15次声响。水分充足、未经修剪的植物基本保持安静,每小时只发出1次声响。④
在记录下这些植物的声音后,研究人员训练了一种可以根据发出的声音,识别植物种类与状态的机器学习算法。这种机器学习模型能够区分番茄与烟草、识别植物的脱水与受损程度,准确率高达70%。目前研究人员尚未明确这些声音的产生机制,但是认为可能是由植物维管系统中气泡的形成和破裂造成的。
并非只有番茄和烟草这两种植物会“说话”。此前,该研究团队在进行初步调查时,曾经发现玉米、小麦、葡萄和仙人掌等许多植物,在压力状态下都会发出声音。这些声音是超声波,频率约在20~100千赫兹范围内,音调很高,通常超出人的听觉范围。不过,有些动物可能可以听到,比如蝙蝠、老鼠和飞蛾等,可能就生活在一个充满植物声音的世界里。
那么,这些声音是植物“有意”发出的吗?这是研究人员想要了解的另一个问题。目前,他们尚不清楚植物发出这些声音是否为了与其他生物进行交流,但是认为这些声音的存在,具有重大的生态和进化意义。无论植物是否有意发声,检测到植物的声音,都有可能助力农业发展。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通过接收来自农田或温室的某种特定声音,就可以判断作物是不是缺水了。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其他动物和植物对这些声音的反应,也在探索我们在自然环境中识别与解读这些声音的能力。

62/1000
单选题

关于科学家围绕植物发声的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缺水时烟草比番茄的发声反应更强烈

B

松树能够通过振动来发出超声波

C

植物开花时会向传粉昆虫发出声音信号

D

植物发声音量与受到的压力成反比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3.8%
易错项:C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4-国考副省级-054】 展开解析
63/1000
单选题

一座楼房有8层,分为4个单元,每个单元第一层和第八层各住2户,第二层到第七层各住3户,这座楼房一共可以住多少户:

A

88

B

90

C

94

D

96

正确答案:A
正确率:57.1%
易错项:C
知识点:其他数学问题
来源 【2009-黑龙江B-019】 展开解析
64/1000
单选题

①经过一系列鉴定,它被确认为是一个全新的物种——西藏披毛犀,距今370万年,是已知最早和最原始的披毛犀
②随着冰期在280万年前开始显现,西藏披毛犀开始离开高原地带,最后来到欧亚大陆形成了泥河湾披毛犀、托洛戈伊披毛犀及晚更新世的最后披毛犀
③经过一周的发掘,古生物学家意外地找到了一只犀牛的完整头骨、下颌骨和颈椎
④最后,这具犀牛头骨在中科院古脊椎所的实验室里被复原了出来
⑤这一发现证实了西藏披毛犀正是其他三种披毛犀的祖先
⑥在札达盆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考察队发现了一枚暴露在外的犀牛寰椎,然后是一排犀牛上颊齿列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⑥④③①⑤②

B

⑥③④①②⑤

C

②⑤⑥④③①

D

②③⑤⑥①④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6.3%
易错项:A
知识点:句子排序题
来源 【2019-浙江A-041/浙江B-101】 展开解析
65/1000
单选题

唐代是中国园艺起步的时代。唐以前不管是皇家园林还是寻常百姓,栽培树木草本多以实用为主。而到了唐代,人们栽培植物逐渐向观赏性发展,果实不堪食用的海棠便因此开始得到重视。到了宋代,海棠成为园林观赏植物中的明星,宋人常以海棠牡丹并论,在宋代花鸟画中便有以海棠为题的古画留传,而宋代之后,海棠已然是中国传统的名花,历代都不少见。中国人喜欢海棠,于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海棠植于庭院,正是应了“金玉满堂”的谐音。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

中国古典园艺史的发展脉络

B

海棠在中国古典园艺史上的地位变迁

C

海棠作为中国古典园林栽培植物的文化象征

D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后期的主要特征

正确答案:B
正确率:81.3%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1-山东-031】 展开解析
66/1000
单选题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2月28日通过了《食品安全法》,该法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这一制度强调了________的管理理念。

A

事先许可

B

随机抽检

C

预防在先

D

加大处罚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2.5%
易错项:B
知识点:政治理论
来源 【2009-北京社招-073】 展开解析
67/1000
单选题

8位大学生打算合资创业,在筹资阶段,有2名同学决定考研而退出,使得剩余同学每人需要再多筹资1万元;等到去注册时,又有2名同学因找到合适工作而退出,那么剩下的同学每人又得再多筹资几万元:

A

1

B

2

C

3

D

4

正确答案:B
正确率:49.4%
易错项:C
知识点:方程思想
来源 【2014-国考-070】 展开解析
68/1000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七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1月2日至3日在石家庄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将未来五年河北省的“双重任务”确定为:

A

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B

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

C

内部深化和外部拓展

D

加快发展和加速转型

正确答案:D
正确率:19.4%
易错项:B
知识点:政治理论
来源 【2010-河北-021】 展开解析
69/1000
单选题

科学不是宗教,宗教都主张信仰,所以主张信仰都不科学。
下列选项与题干的逻辑结构相符的是:

A

广东人不是北京人,北京人都说普通话,所以说普通话的都不是广东人

B

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都应受到社会的谴责,所以应受到社会谴责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C

不渴望成功的人都成不了领导,小王渴望成功,所以小王能成为领导

D

商品都有使用价值,空气有使用价值,所以空气也是商品

正确答案:A
正确率:93.1%
易错项:D
知识点:结构相似
来源 【2019-江西法检-102】 展开解析
70/1000
单选题

我们都知道很多植物的种子是靠动物来传播的,很多木本植物,喜欢利用鸟类来帮助它们传播种子。但对草本植物来说,有更适合它们的“工具人”——蚂蚁,而这些利用蚂蚁传播种子的植物有一个专有名词——蚁播植物。蚂蚁小,蚁播植物的种子也非常不起眼。原来,草本植物在种子上带了块营养丰富的“肉”,这个“肉”富含蚂蚁所需的油脂或者其他营养成分,而被叫做“油质体”。不管油质体种类是有多么丰富多彩,外形是有多么天差地别,但都逃不了两项原则:既要充当着诱惑蚂蚁的食物,还要作为蚂蚁叼着这些种子的抓手。
接下来最有可能讲的是:

A

蚂蚁如何处理蚁播植物

B

“油质体”如何充当着诱惑蚂蚁的食物

C

鸟类如何帮助木本植物传播它们的种子

D

草本植物的“油质体”被其他植物“偷食”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3.7%
易错项:A
知识点:接语选择题
来源 【2025-联考/安徽-069】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