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中国科学院大学2020植物学考研试题名词解释第七题”的相关试题
481/1000
单选题

下列对各种现象(行为)原理解释错误的是:

A

百炼成钢——经高温,铁中的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其含碳量降低

B

雨后彩虹——阳光射到空中接近球形的水滴,造成散射及干涉

C

热胀冷缩——分子空隙随温度升高而变大,随温度降低而缩小

D

煽风点火——扇动扇子使空气流通,为火焰燃烧补充氧气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0.6%
易错项:A
知识点:生活中的物理常识
来源 【2019-联考/福建-013】 展开解析
材料

从花粉到花生,让人类产生过敏变态反应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变态反应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变态反应”这一术语是儿科医生冯·皮尔凯和贝拉·锡克在20世纪首先提出的。几乎同一时期,“过敏症”使生理学家查尔士·里歇声名远播并荣膺1913年诺贝尔奖。此后多年,变态反应研究始终将过敏视为一种病态或障碍,极少有科学家探询究竟为何存在这种严重而有潜在危险的免疫反应,更不用说免疫系统为什么会以这种方式对貌似无害,却经常充当过敏原的物质作出反应。

20世纪60年代有关多细胞真核寄生物引发免疫反应的研究回答了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发现,人体如果受到蠕虫这种寄生虫的感染会导致高含量免疫球蛋白E的生成,而引起变态反应的正是这一抗体。从那时起,有种观点盛行不衰:在进化中,人体为抵御寄生虫,发生变态反应,却把免疫反应的目标弄错了。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玛吉·普罗菲特在1991年对变态反应作出了一种非主流理论解释。她推测,在进化中,变态反应的形成是为了启动免疫系统,保护我们不受环境毒素(例如有毒的植物化学物质和毒液)的伤害。过敏原在多数人看来是无害的,但有很多事实上就是毒素。所以,与其把变态反应看成对蠕虫目标锁定有误的反应,倒不如视之为一种有益的反应,目的在于防御环境中的有毒物质。

虽然“毒素假设”至今仍不受生物医学界重视,但是其仍有一定合理性。首先,流鼻涕等过敏症状可以理解为身体力求摆脱过敏原的一种尝试,类似于食物和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引起类似的驱逐反应。其次,变态反应往往发生在接触毒素后的几秒钟或几分钟内,与需要一定时间方才显现的蠕虫感染相比,有一定差异。此外,患有过敏症的人常对过敏原变得极度敏感,环境中稍有微量便立即反应。考虑到对细菌和病毒的免疫反应都不能如此灵敏,对蠕虫表现得如此敏感就不是那么令人信服了。最后,充当过敏原的物质多种多样。“蠕虫假设”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么多的物质都能造成变态反应,但“毒素假设”却预料到这些过敏原可能共同具有一种造成伤害的能力。“毒素假设”也无法直接解释面对环境中哪怕是微乎其微的过敏原,肌体为什么有时候会作出如此严重的、潜在致死的过敏反应。

过敏症的多数患者会发现,变态反应可能有益的说法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但是,反应的好处可能类似于疼痛的好处:疼痛固然给人带来不快,但这种不快会帮助我们避开损害我们肌体的环境原,从而使我们更有幸存的可能。

482/1000
单选题

“毒素假设”的缺陷在于无法解释:

A

一接触过敏原即发生变态反应

B

为何存在多种多样的过敏原

C

变态反应类似于驱逐反应

D

微量的过敏原会致死

正确答案:D
正确率:100.0%
易错项:统计中
知识点:说明文
来源 【2014-北京-054】 展开解析
483/1000
单选题

下列对有关气候效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A

阳伞效应是指由于天空中大块乌云的阻挡而削弱太阳短波辐射,使气温降低

B

热岛效应是指由于城市下垫面特性和人类活动影响,使市区的气温比郊区高

C

温室效应是指温室气体透过太阳长波辐射,大量吸收地面短波辐射,使气温升高

D

海洋沙漠化效应是指海洋因受周围陆地沙漠化的影响,失去了对气温的调节功能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4.2%
易错项:C
知识点:国情常识
来源 【2019-江苏A-015/江苏B-015】 展开解析
484/1000
单选题

立方体∶几何学

A

比重∶物理学

B

血液∶植物学

C

地质学∶化合物

D

基因∶历史学

正确答案:A
正确率:100.0%
易错项:统计中
知识点:对应关系-目的(不要用)
来源 【2009-广西-113】 展开解析
485/1000
单选题

老师在课堂上出了18道速算题,规定学生答对一题得6分,答错一题倒扣1分。一位学生全部做完,得了94分,他答对了多少道题?

A

12

B

14

C

16

D

17

正确答案:C
正确率:83.3%
易错项:B
知识点:方程思想
来源 【2015-黑龙江边远-058】 展开解析
486/1000
单选题

某部门有若干名干部和工勤人员。其中有多名干部是博士;并非所有的博士都是统计学专业毕业的;所有的男性都是统计学专业毕业的;由此可以推断该部门中:

A

有些男性不是博士

B

有些博士不是男性

C

有些男性是工勤人员

D

有些干部不是统计学专业毕业的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3.7%
易错项:D
知识点:直言命题
来源 【2023-广东县级-073】 展开解析
487/1000
单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

A

党的领导制度

B

协商民主制度

C

国家监察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正确答案:A
正确率:63.3%
易错项:D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来源 【2020-广东乡镇-015/广东县级-011】 展开解析
488/1000
单选题

根据统计结果,2006年至2016年,我国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为1.69万篇,占世界总数的12.8%,超过德国排在世界第3位;我国近两年间发表的论文得到大量引用,被引用次数进入本学科前1‰的国际热点论文为5篇,占世界总数的18.0%,世界排名首次达到第3位。此外,我国8个学科领域的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2位,包括农业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材料科学、数学、药学与毒物学、物理学。这表明,近年来我国科技论文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由此可以推出:

A

近两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明显实效

B

排名靠前的高被引论文占比和论文的国际影响力密切相关

C

我国农业科学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占世界总数超过12.8%

D

近两年间发表的被引用次数进入本学科前1‰的国际热点论文总数超过2000篇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0.4%
易错项:A
知识点:日常结论
来源 【2018-广西-093】 展开解析
489/1000
单选题

或许是深受农业文明影响的缘故,中国古典艺术始终缠绕着一种对花草植物的敏感。林徽因说:“惜花、解花太东方,亲昵自然,含着人性的细致是东方传统的情绪。”我们都会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但未必所有人都知道,所谓“蒹葭”,就是我们熟悉的芦苇。《诗经》里的世界,其实并不遥远。“参差荇菜”“南有乔木”“桃之夭夭”“彼黍离离”,这先秦时代的民歌,几乎首首离不开植物,一风一雨、一稼一穑,遍布着草木的声息,以至于《诗经》里的植物花卉,也成为一门学问,吸引一代代的学人研究考证。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A

中国古典艺术深受农业文明的影响

B

花草植物是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元素

C

先秦民歌以花草植物为最主要的描写对象

D

《诗经》为古代学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

正确答案:B
正确率:75.1%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0-四川上-038】 展开解析
490/1000
单选题

每种植物都有自己_______的气味。植物和动物也可以利用这些气味进行复杂的_______。比如花的香气可以吸引授粉者,果实的香气也可以吸引采摘者,这些都有利于种群的______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独特  交际  壮大

B

特有  对话  延续

C

独到  沟通  发展

D

特殊  交流  繁衍

正确答案:D
正确率:65.4%
易错项:B
知识点:修饰关系,主谓宾关系
来源 【2019-河北县级-039/河北乡镇-039】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