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中国国家地理 2001年 古格文明 文章数量 答案”的相关试题
材料

2006年全国共有生产力促进中心1331家,比上年增加61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全国分布广泛,但地区分布不均,四川、山西、黑龙江、广西、福建等地较多,分别为136,99,96,94,83家。边远省份数量较少,如海南省仅有一家。云南、西藏、青海各2家。

截止2006年底,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128家,占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9.6%,其中陕西省最多,有11家,占本省中心总数的23.4%。辽宁、山东、江苏三地各有9家,并列位居第二,分别占本省中心总数的25%,13.6%,17%。

2006年,根据对123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调查,其在岗职工总数为16927人。其中,35岁以下有7025人,占总人数的41.5%。比上年略有增加;35~50岁有7708人,占总人数的45.5%,比上年略有减少;50岁以上在岗职工所占比例与上年基本一致。

在16927名在岗职工中,有8299人具有大学或大学以上学历,占总数的49.0%。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为4295人,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数为5114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在岗职工占55.6%。

891/1000
单选题

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最多的三个省份的中心数量占全国总数的比重是:

A

19.7%

B

22.7%

C

23.0%

D

24.9%

正确答案:D
正确率:75.0%
易错项:B
知识点:现期比重计算和变形
来源 【2009-联考/福建913-112】 展开解析
892/1000
单选题

中国在脱贫、减贫事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智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其他国家的脱贫、减贫事业提供经验参考。但在国际经验交流过程中,要________考虑并尊重不同国家的特殊性,意识到中国制度并不具有广泛的________,尽量避免“抄作业”等不当话语的出现。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时刻  可移植性

B

充分  可复制性

C

尽量  可扩展性

D

始终  可普及性

正确答案:B
正确率:91.0%
易错项:D
知识点:解释关系
来源 【2022-联考/广西-018】 展开解析
893/1000
单选题

长期以来,中国周边各个区域对中国有不同的认识,而这可能恰恰是很多面使中国自我认识更加准确的镜子。与这些曾经与中国亲密接触、看上去有些接近的文明体比较起来,那个长期以来当作比较镜像的西方,似乎只是一面朦胧含糊的铜镜。虽然看得见整体中国文化的轮廓,却看不清具体文化中国的细节。所以,如果我们转身面向这个周边,套一句经济学界常用的术语,也许它将成为学术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因为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我以为引出的学术史变化,有可能是对语言工具的重新重视、对域外新数据的重新重视。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

中国应该多研究周边地区的文化

B

通过对周边地区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

C

中国应该重新重视语言工具和域外新资料

D

中国需要加强自我认识

正确答案:B
正确率:56.8%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10-黑龙江-006】 展开解析
894/1000
单选题

1981年当全世界认为野生朱鹮已经灭绝时,在中国又重新发现7只野生朱鹮,现在国内朱鹮数量已达1617只。目前全世界的朱鹮都是由当年的7只繁育而来。由于近亲繁殖严重,朱鹮成为世界濒危鸟类中遗传多样性最低的物种。这会导致种群抗病率降低、患病致死率上升,尤其是抵抗禽流感等致命性疾病能力极低。
由此可以推出:

A

近亲繁殖不利于物种进化,将遭到自然的淘汰

B

遗传多样性对于朱鹮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

C

朱鹮数量有明显上升,其灭绝风险进一步减小

D

想要拯救朱鹮,务必要发展人工培育和养殖技术

正确答案:B
正确率:65.5%
易错项:A
知识点:日常结论
来源 【2015-黑龙江-107/黑龙江公检法-093】 展开解析
895/1000
单选题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广泛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
这体现了管理学中的∶

A

能级原理

B

动力原理

C

控制性原理

D

整分合原理

正确答案:A
正确率:29.1%
易错项:D
知识点:行政管理
来源 【2022-青海-011】 展开解析
材料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各地区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根据中央的精神和要求,山东省聊城市_______________。

建设生态文明市,在理念和内涵上都与过去提出的建设生态市有所不同。生态市建设主要涉及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重点是控制污染、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而生态文明市建设则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需要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近年来建设生态市的实践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仅仅通过生态市建设还不能完全解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实现从传统的征服自然观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转变,实现从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模式转变。适应建设生态文明市的要求,聊城市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发展生态经济。立足本地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服务业。在生态工业方面,按照做大、做强、做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大力抓好节能减排,培植一批大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在生态农业方面,推行蔬菜大棚轮作制,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在服务业方面,以旅游度假和商贸物流为重点,着力抓好水中古城的保护性开发、马颊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和煤炭、化肥、有色金属、农副产品等大型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的建设。

改善生态环境。下大力气抓好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近年来,全市160多万亩沙荒地得到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28.13%,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7.2%,城区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91.8%。

培育生态文化。倡导崇尚简朴节约、使用绿色产品、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态生活方式,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在城市建设中注意突出文化个性、提高文化品位,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人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认真解决就业、教育、收入分配、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等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008年,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大幅增长,其中环境保护支出增长230.8%,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增长35%,教育支出增长19.9%,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1.8%。

896/1000
单选题

说明方法的使用会使文章生动真实,令人信服,本文采用的方法有:

A

举例子           列数字    下定义    作比较

B

分类别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C

分类别           下定义    作比较    列数字

D

举例子           作比较    下定义    分类别

正确答案:B
正确率:0.0%
易错项:D
知识点:议论文
来源 【2009-吉林甲级-027】 展开解析
材料

xingguang

xingguang

897/1000
单选题

2017年进口额排前三的国家或地区进口额之和是:

A

44498亿元

B

43689亿元

C

43889亿元

D

45689亿元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7.8%
易错项:C
知识点:简单加减
来源 【2018-江西-126】 展开解析
898/1000
单选题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蓝天保卫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B

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C

生态环境安全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D

地方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0.3%
易错项:A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来源 【2019-联考/安徽-003】 展开解析
899/1000
单选题

酒主要以液态形式存在。在古代缺乏严密容器的条件下是很难_______保存的,因此出土的古酒就十分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长期    罕见

B

完好    珍贵

C

妥善    难得

D

大量    稀少

正确答案:A
正确率:41.3%
易错项:D
知识点:轻重
来源 【2011-联考/福建-002】 展开解析
900/1000
单选题

当前,我国高校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分布_______现象。无论是高校总量,还是重点大学数量、一般高校数量、民办高校数量,各个省区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
在空格处选填最恰当的字是:

A

不均衡

B

不平衡

C

不公平

D

不平均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6.1%
易错项:B
知识点:解释关系
来源 【2011-广东-021】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