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000道有关“两人吵架时,钢琴声断断续续像破碎的心事,和解时弦乐慢慢变暖,就像歌词里“泪水”不只是难过,”的相关试题
541/1000
单选题

某公司招聘员工,来应聘的男女人数比时18:17,最后被录取的有280人,其中男女人数比是3:4,未被录取的男女人数比是6:5。同来应聘的共有多少人?

A

630

B

720

C

1050

D

1400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4.9%
易错项:B
知识点:其他数学问题
来源 【2024-浙江A-064】 展开解析
542/1000
单选题

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甲、乙、丙、丁4人相遇,他们分别掌握英语、俄语、德语、汉语四种语言中的两种,其中有3人会说英语,但没有一种语言是4人都会的,并且知道:
(1)没有人既会汉语又会俄语;
(2)甲会汉语,而乙不会,但他们可以用另一种语言交谈;
(3)丙不会德语,甲和丁交谈时,需要丙为他们做翻译;
(4)乙、丙、丁不会同一种语言。
4人分别会的两种语言是:

A

甲会英语和汉语,乙会英语和俄语,丙会英语和德语,丁会俄语和德语

B

甲会英语和德语,乙会英语和汉语,丙会英语和俄语,丁会俄语和德语

C

甲会英语和汉语,乙会英语和德语,丙会英语和俄语,丁会俄语和德语

D

甲会英语和德语,乙会英语和俄语,丙会俄语和德语,丁会英语和汉语

正确答案:C
正确率:78.0%
易错项:A
知识点:朴素逻辑
来源 【2016-江西法检-105】 展开解析
材料

①老鼠生性胆小机警,我们常用“胆小如鼠”来形容一个人懦弱怕事。老鼠怕猫更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对冤家也常被搬上屏幕,例如《猫和老鼠》和《黑猫警长》。
②那么,老鼠有没有不怕猫的时候呢?
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当老鼠感染一种名叫刚地弓形虫的寄生虫的时候。1908年,细菌学家查尔斯·尼科尔在突尼斯的刚地疏趾鼠体内发现了这种只有几个微米大小的细胞内寄生原虫。随着研究深入,人们发现,弓形虫只在家猫和虎、狮等猫科动物体内进行有性生殖,其无性繁殖则可以发生在几乎所有温血动物(比如老鼠)的有核细胞中。
④值得一提的是,弓形虫的感染通常比较温和。在免疫力正常的动物体内,弓形虫以一种叫做组织包囊的形式存在于动物大脑或肌肉中,呈慢性感染。只有当动物免疫力低下时,弓形虫感染才会引起严重的临床后果,比如脑炎、视网膜脉络膜炎等。
⑤慢性感染并不表示弓形虫对动物没有影响,何况它感染的部位是大脑。早在2014年,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教授迈克·艾森团队就发现,慢性感染弓形虫的小鼠对猫尿液的畏惧程度降低了。研究人员将小鼠体内的弓形虫完全清除后,这种变化并没有发生反转。通俗地讲,老鼠胆子变大了,不再害怕猫留下的痕迹和气味,而且“一时感染,终生受用”。
⑥2020年1月,日内瓦大学医学院多米尼克·索达提——法威尔教授团队发表论文称,慢性感染弓形虫的小鼠,不只是针对猫的胆子变大,面对其他捕食者时胆子也会变大。
⑦“我们发现感染弓形虫的小鼠的恐惧感丧失不仅仅是针对猫的,”科研人员表示,“这些小鼠思维活跃,四处游走探索”。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建立了弓形虫慢性感染的小鼠模型,惊奇地发现,在慢性感染状态下,小鼠的焦虑水平降低了,更喜欢探索未知的东西。
⑧难道小鼠的胆子真的变大了?研究人员检测了小鼠对不同动物尿液的恐惧程度,发现弓形虫慢性感染的小鼠对猫尿液的恐惧程度明显降低,也不惧怕狐狸和豚鼠的尿液。就算附近放置的是处于麻醉状态的活的大鼠,小鼠依然来去自如。这和未感染组小鼠的小心翼翼形成鲜明对比。
⑨研究人员进而发现,弓形虫感染的小鼠,其行为变化程度与其脑组织中的包囊数量呈一定的相关性,弓形虫感染量越大,小鼠的探索性行为就越明显。通过转录组学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弓形虫慢性感染的小鼠,脑组织中炎性因子的转录水平发生了明显变化,并且与脑组织中包囊的数量和行为的变化程度具有相关性。科研人员推测,弓形虫慢性感染会引起动物脑组织持续性的炎症反应,炎性因子的释放会影响神经细胞的功能,最终导致动物的“勇敢”行为。
⑩安徽医科大学一位病原生物学教授说,弓形虫感染引起动物行为的变化可以拉近猎物和捕食者之间的空间距离,有利于虫体的扩散传播;老鼠不怕猫则更有助于弓形虫在猫体内的有性生殖,促进弓形虫的进化以及对环境的适应。动物实验研究有助于揭示人体“慢性无症状感染”相关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543/1000
单选题

实验人员在复现文中所讲的实验时,不小心打翻鼠笼,导致两组小鼠混淆。以下最有可能已经受到弓形虫感染的是:

A

一只凑到研究人员面前嗅来嗅去的小鼠

B

一只在墙边不停嗅着自己尿液气味的小鼠

C

一只不停撕咬其他几只同伴的小鼠

D

一只移动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同伴的小鼠

正确答案:A
正确率:82.3%
易错项:B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
来源 【2022-国考副省级-059】 展开解析
544/1000
单选题

休谟的实践推理理论,是否具有实践推理能力对回答智能机器是否具有道德权利和道德地位等问题具有启发性。因为,根据休谟的理论,人类、非人类的智能机器都能够进行实践推理,尽管智能机器的信念和欲望相较于人类的非常有限,它们的实践推理能力也相对有限。但是,如果智能机器能够像人一样具有道德情感或自利概念等,那么它们也能做出像人一样的实践推理,拥有像人一样的道德权利和道德地位。
以下选项最准确地概括了上述论证的基本结构的是______项。

A

甲和丙之间存在相关性,因为,有甲;若甲,则乙,若乙则丙

B

乙和丙之间存在相关性,因为,有乙;若甲,则乙且丙

C

甲和丙之间存在相关性,因为,有甲;若甲,则乙且丙

D

乙和丙之间存在相关性,因为,有乙;若甲,则乙,若乙则丙

正确答案:B
正确率:34.5%
易错项:C
知识点:朴素逻辑
来源 【2023-上海A-086】 展开解析
545/1000
单选题

均热板是一个内壁具有微细结构的真空腔体,通常由铜制成。当热量由热源传导至蒸发区时,腔体里的冷却液吸收热能且体积迅速膨胀,气相的冷却介质迅速充满整个腔体,当气相介质接触到一个比较冷的区域时便会产生凝结的现象。借由凝结的现象释放出在蒸发时累积的热量,凝结后的冷却液会借由微结构的毛细管道再回到蒸发热源处,从而起到散热作用。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均热板适合手机这样小体积需快速散高热的场合

B

均热板在工作中涉及到物理中的汽化现象

C

均热板在工作中涉及到物理中的液化现象

D

均热板在工作中不涉及到物理中的热对流现象

正确答案:D
正确率:58.3%
易错项:A
知识点:热学
来源 【2023-上海A-064】 展开解析
546/1000
单选题

甲、乙、丙三人同时从起点出发,匀速跑向100米外的终点,并在到达终点后立刻匀速返回起点。甲第一个到达终点时,乙和丙分别距离终点20米和36米。问当丙到达终点时,乙距离起点多少米?

A

60

B

64

C

75

D

80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9.0%
易错项:B
知识点:行程问题
来源 【2015-山西-056/四川上-049】 展开解析
547/1000
单选题

有的摄影者对“后期”的重视几乎超过前期拍摄,作品全都美得不行。当“美”________的时候,应该是有问题了。就像舞台上极为相似的明星一样,迷信“后期”只会消除自我,这样的作品创作,只是数量的________而已,创造者的个性被模糊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千篇一律  叠加

B

俯仰可拾  堆砌

C

不胜枚举  积累

D

一成不变  提升

正确答案:B
正确率:28.7%
易错项:A
知识点:修饰关系,解释关系
来源 【2019-联考/福建-035】 展开解析
548/1000
单选题

两个水桶共盛40斤水,如果把第一桶里的8斤水倒入第二个水桶里,两个水桶里的水就一样多,第二桶水重多少斤:

A

21

B

18

C

12

D

10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0.0%
易错项:B
知识点:计算问题(不要用)
来源 【2010-河北-033】 展开解析
549/1000
单选题

做同一种零件,赵师傅3小时做15个,钱师傅4小时做21个,孙师傅5小时做27个,李师傅6小时做31个,则(   )的工作效率最高。

A

赵师傅

B

钱师傅

C

孙师傅

D

李师傅

正确答案:C
正确率:69.6%
易错项:B
知识点:工程问题
来源 【2014-广东乡镇-041】 展开解析
550/1000
单选题

经常听到国内许多专门家痛心疾首地抱怨各种走俏的传媒作品严重缺乏学术上的准确性和严肃性;但是专家学者们却往往又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表述得过分艰涩干瘪而少趣味,使少数同行之外再不会有什么别的人愿意皱着眉头去读完它们。学术探索的过程本来应该是充满奇光异彩的。趣味从我们的学术著作中脱逸的现象,很可能表明一部分徒有其表的“学术著作”本身其实并不真正地具备“学术”一词所必须含有的基本品格。但确实也存在另一种情形,即作者缺乏下述这种充分意识:他应当尽可能地让读者与他共享的,乃是科学探索中的乐趣与喜悦,而不只是其中的艰辛与酸楚。
这段文字意在:

A

分析传媒作品与学术著作受众规模差异的原因

B

鼓励学术著作向走俏的传媒作品借鉴表达

C

批判趣味已经从大多数学术著作中脱逸的现状

D

提倡撰写学术著作应将趣味性与学术性并重

正确答案:D
正确率:84.6%
易错项:C
知识点:中心理解题
来源 【2024-深圳-085】 展开解析
会员充值
下载APP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客服电话
15686428673

返回顶部